张发奎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
3.7折
¥
6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何晓帆
出版社中国文史
ISBN9787503497971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1201794487
上书时间2024-06-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何晓帆著的《张发奎传》将为你讲述张发奎的传奇一生,一个曾在“北伐”与“抗日”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的故事。
本书是对张发奎不平凡的一生事业做一个最完备的记录,同时又是对张将军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
书中所记录的史实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一部具体而微的北伐、抗日、国共战争史,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与参加粤军
第二章 在广东的军伍生涯
第三章 北伐中的“铁军”
第四章 卷入政治风暴中的军人
第五章 亦敌亦友:与桂系的关系
第六章 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
第七章 第四战区与越南
第八章 桂柳会战
第九章 抗战胜利和广州行营
第十章 离开内地寓居香港的日子
内容摘要
张发奎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抗日战场上,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部参加了多次战役,英勇果敢,是国民党军中难得的军事人才。何晓帆著的《张发奎传》用十章的篇幅为读者讲述一个曾在北伐与抗日战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的故事。作品史料真实确凿,文笔细腻生
动,情节描述详细具体,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精彩内容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与参加粤军县城求学的农家子弟
广东省北部有一个县叫始兴,这里四面群山环绕,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状,县城一带是粤北最大的小平原。浈江、墨江、澄江几条河流,自南而北,穿过峡谷,流人小平原,其纵横交错的支流,滋润着全县大部分肥沃的田地,使这个小小的山区县赢得“粤北粮仓”的美誉。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春,置始兴县,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因此地是古代岭南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历代屯兵、储粮的需要,在始兴小平原主要村落逐步建立了储粮、屯兵的营所。久而久之,沿河流两岸,每隔三五里,或依山傍水,或隔河相对,形成了一个个小村落。
始兴县住的都是客家人,全县人口约十万人。
千百年来,“客家”因从北方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南下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予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同时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客家人信奉勤俭,习惯于维持天足,妇女从不缠脚,因为女人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客家人注重知识及教育,读书人是不下地干活的,而是待在家里,养育孩子,因此客家人可以客居世界各地而不忘本,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出生于粤北始兴县清化乡矮岭村(今隘子镇彩岭村)。张氏一族是来自河南中州的客家人,清化乡的张氏宗族声称自己系唐朝宰相、始兴伯张九龄的后裔。
彩岭是一个非常贫瘠的村庄,那里居住着一百余户张氏宗亲。张发奎的祖先都是农民,祖父是贫民,有四个儿子,全部务农。由于祖父勤奋操劳,后家境渐有改善。张发奎的父亲张居之排行老二,在二十出头的时候,放弃农耕,投奔一位叔父到始兴县城,在县衙门充任一名刑房小吏。张父为人仗义执言,喜欢帮助弱势群体,常常代人撰写诉状。
据张发奎回忆,父亲曾经沉迷于鸦片烟十多年。一天早上,他起身后把烟榻、烟管和其他烟具搬到院子里付之一炬,对于抽鸦片成瘾的人来说,这样做是很难熬的。尔后,当他烟瘾发作时,就给儿子几个铜板去买米酒,就靠这样,他戒除了烟瘾。
父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的坚毅也影响了张发奎,从军几十年,他没有沾染任何恶习。
张母是一名目不识丁的农妇,笃信佛教,在特定日子就要戒荤茹素,她带着张发奎姐弟在乡间生
活,和善慈祥,每当张发奎调皮挨父亲打的时候,她只是心疼却不敢吭声。
九岁时,张发奎入了私塾,开始接受教育,全家也搬到了始兴县城居住。十一岁,进入始兴县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