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1.83 3.5折 89.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博,叶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77201993

出版时间2024-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8元

货号1203181721

上书时间2024-06-1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彭博,1988年生,博士,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人文、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已发表CSSCI索引论文15篇,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

目录
目录

1概述(1)

1.1数字人文(2)

1.2知识图谱(18)

1.3文化遗产信息资源(25)

2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特征分析(42)

2.1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特点(43)

2.2数字人文视角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析中的优势(45)

2.3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析框架(48)

2.4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特征分析实验(49)

3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抽取(69)

3.1基于关键词抽取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命名实体识别(69)

3.2多知识库融合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实体关系抽取(80)

3.3面向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特征的知识抽取模型(86)

3.4绘画类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抽取实验(89)

4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111)

4.1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框架(111)

4.2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本体构建——以绘画为例(116)

4.3基于本体与语义的文化遗产知识融合(122)

4.4基于知识融合的文化遗产知识图谱生成(129)

4.5绘画类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实验(133)

5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应用(145)

5.1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图谱应用场景分析(145)

5.2融合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发现(147)

5.3主题—知识图谱关联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推荐(164)

5.4湖北省博物馆网站绘画类文化遗产知识标引实验(169)

5.5故宫博物院网站绘画类文化遗产知识发现实验(172)

5.6百科网站绘画类文化遗产知识推荐实验(183)

后记(187)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为开放领域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知识图构建与应用研究,从基础理论、模型构建、方法实现以及实践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互联网中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的文化遗产时代分布从东晋至清朝,横贯中国历史一千五百余年,作为分析对象能够全面展现不同时期文化遗产的特点。本书旨在从两方面改进现有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管理现状,一是提出一种面向开放领域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知识图谱构建框架,为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二是构建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充分解析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为受众提供更为精确与便捷的文化遗产知识服务,更好的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

主编推荐
数字人文是人文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市面同类图书有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存储以及数字化融合服务的相关研究,也有针对数字人文的方法论述。但将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于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处理与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尚无相关图书,本书侧重于数字人文方法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属于该方向的前沿探究。

精彩内容
1概述“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类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华夏儿女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随着“文博热”到来,各类型媒体上有关文化遗产的报道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中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话题与讨论日渐增多,数字出版与数据库的推广使得与文化遗产有关的研究成果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与更新颖的形式公布,这些处于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以快速扩张的态势在受众间广泛传播。但历史文化知识存在理解门槛,大量的文化遗产信息资源需要有历史知识的积淀才能被充分解读。绝大多数受众通常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如何直观全面地揭示信息资源中蕴含的文化遗产知识,帮助受众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之处,是推广历史文化遗产知识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面对的问题。
数字人文的发展为人文社科类信息资源中的知识发现和利用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法,在鼓励研究人员使用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的同时,强调保持人文研究中对于事物共同性总结及特殊性分析的能力,从内容角度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引导,通过局部特征的分析进行人文社科类信息资源特征的总结,而后使用数字化技术的统计与计算能力对结果进行分析与完善,依据信息资源结构特征选择能够最大程度揭示其内容的数字化技术方法,提供人文社科类信息资源利用的新路径。
1.1数字人文数字人文通常意义上被视为数字化技术在人文社科信息资源研究中的深层次应用,从人文视角出发,使用经过筛选的数字化方法进行分析,获取通用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研究结果。国外学者认为,数字人文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人文计算领域,其开创性工作被认为是1946年耶稣会学者罗伯托·布萨(RobertoBusa)对中世纪时期哲学以及神学作品《托马斯·阿奎那》文集的索引编制,以及英国教授约瑟芬·迈尔斯(JosephineMiles)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文体定量研究项目,首先是关于“浪漫主义诗人偏爱的形容词”,其次是关于“1640年、1740年和1840年诗歌的短语形式”。前者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传统人文研究对象的分析工作中,后者试图通过量化方式对比不同人文研究对象的特点与异同。这些研究与人文研究的数字化工作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针对内容使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不仅仅是将人文作品进行简单的数字化转换与展示。“数字人文”一词最早是由《数字人文指南》(ACompaniontoDigitalHumanities)一书的三位编辑约翰·温斯沃斯(JohnUnsworth)、苏珊·施莱布曼(SusanSchreibman)和雷·西门子(RaySiemens)提出的。他们试图阻止人们将该领域称为“纯粹的数字化”,同时也为了区分“当代人文方法研究数字对象”与数字人文学科所使用的“数字技术研究传统人文对象”。人文领域内计算系统的使用和计算介质的研究,更普遍地被称为“计算转向”。
1.1.1“远读”有关理论学者弗兰科·莫莱蒂(FrancoMoretti)2000年在其论文《世界文学猜想》(ConjecturesonWorldLiteratures)中提出“远读”(distantreading)这一概念之后,远读成为一种人文学科的新研究方法,在国外的人文研究,尤其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莫莱蒂认为对世界文学的有关研究由于涉及大量的文本范围和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习惯的不同,对所有文本进行精读显然不是人类可以胜任的工作。研究人员需要对这样大范围的研究对象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进而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进行文学评论式的解读,很显然上述工作使用计算机完成才更为合理。早期研究中,莫莱蒂在《世界文学猜想》一文中提出的“远读”理论的内容与定量分析无关,并不涉及计算机技术,其主张“少即是多”,即在没有直接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下,利用二手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这种考察分析方法是一种牺牲细节的研究方式,至于牺牲的多少则由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决定。
从表1.1不难看出,莫莱蒂对于“远读”的解释的变化正是“远读”从原有概念发展为数字人文有关概念的变化过程,即从生物进化知识起步,采用空间地理分析、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手段,最终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
“远读”概念的解释来源时间本书认为“远读”的概念经历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莫莱蒂所认为的“远读”概念是通过整合资料,使用统计、个人总结等方式对大量文学文本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从而揭示这些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侧重于对文本集合已总结特征的汇总与描述。而数字人文学者们所进行的“远读”研究则是在这一思想影响的基础上,直接使用计算机技术读取文本内容进行基于文本的统计分析,从而进行文本特征的分析,其侧重点在于对文本集合内在特征的揭示。“远读”概念的核心在于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其研究过程都是超越文本内容的微观描述,分析的来源是经过统计分析后的文本,分析手段是各种能够对文本进行总结概括与特征揭示的方法,尽管过程采用自动方法,但对于结果的分析与意义的解读都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还有学者指出,即便是分析单篇文档所包含的文本特征(如字、词出现频率等),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如针对特定类型内容进行提取,数据量也会大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因此,“远读”概念对单篇文档也是适用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