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河日上
  • 江河日上
  • 江河日上
  • 江河日上
  • 江河日上
  • 江河日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河日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72 2.3折 59 全新

库存7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化平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23103227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906865

上书时间2024-06-1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辽宁庄河人,先后在宣传、商务、金融等多个领域工作过。近年创作了环保反腐题材长篇小说《江河日上》,同名电视连续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另外创作有历史题材小说《戚家军绝唱之大雪满弓刀》《大唐死间》《出生入死》以及环保反腐题材小说《山色有无中》等多部作品

目录
01  神秘雨衣人  001
02  消失的副市长  017
03  王武之死  034
04  临危受命  051
05  夜市冲突  069
06  妥善迁址  084
07  填埋场污染  098
08  金属中毒  117
09  百亿项目  132
10  腹背受敌  147
11  追杀  167
12  巧化危机  183
13  环保公司  208
14  水质监测  219
15  名门望族  235
16  神秘女子  261
17  永失吾爱  270
18  垃圾迁移  289
19  处分名单  307
20  血染江水  323
21  眼见未必为实  341
22  桃色新闻  359
23  潜逃  379
24  天降100万  405
25  六价铬中毒  422
26  化工产业园  431
27  重要线索  448
28  监控录像  464
29  残酷真相  482
30  致良知  499
31  幕后黑手  512

内容摘要
每一起污染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变坏的灵魂。
齐江市刚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被媒体曝光,随即又爆发大案——主管生态环境的副市长王武突然“投江自杀”。
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关键时刻林寒江临危受命、空降齐江,一举击破数起污染案件,民心大振。
然而正本清源,道阻且长。
越往深挖,阻力越大;越往前行,真相越迷离。
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接连遭遇变故……迷雾重重,孤舟难行。
凭着一腔孤勇,他是否能够扛住压力、力挽狂澜?
手握“尚方宝剑”,他能否揪出污染背后的黑暗势力,还齐江人民一片碧水蓝天?

精彩内容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齐江,一条闪着银色光芒的气势磅礴的大江,从遥远的天边蜿蜒而来,劈开夏商两周的山石,冲刷汉唐明清的泥土,大自然的山石土岸向不可阻挡的齐江弯腰膜拜,听任她在中国的版图上冲出一道波澜壮阔的轨迹。千里齐江从一个天尽头流向另一个天尽头,最后东流入海结束她的征程。江风掺杂着千百年流传的齐江曲酒的香气,湿润又凛冽,送走一代又一代江畔行人,无数古人颂扬这条大江的诗篇,遗落在倾斜的酒壶、摇曳的江月之中。齐江的豪迈,就在于她自带醉意。微醺的齐江早就懒得去看历史上竞相渡江的金戈铁马与艨艟巨舰,南下北上征战不已的岁月,在她蒙眬的睡眼里随着浩荡江水沉浮东去。
逝者如斯,一条让人敬畏的大江不仅要奔腾不息,更要宠辱不惊。
01神秘雨衣人春节前夕,齐江之上,一轮朝日映照江面,微波荡漾,江水平缓东去,在冬日的清晨里泛着薄薄的雾气。远处的城市轮廓在薄雾里若隐若现,一艘渔船静待江面,站在舷边的渔民将渔网撒出一个漂亮的圆,慢慢落入水中。渔民对自己的撒网技术非常满意,眼神中满是期待,舷旁的水面漂过几尾肚皮翻白的鱼,渔民皱了皱眉头,不免有些晦气,他朝手心吐口唾沫,站到舷边开始收网。网很沉,渔民使出浑身力气,看来这一网收获颇丰。渔网一点点近了,渔民开始兴奋起来,手中的力道也加了几分。渔网终于上了船,几十条齐江名产鲢鱼滚落在船舱。渔民一脸笑容,满脸皱纹一起舞动起来,但是很快他的笑容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只见几十条鱼毫无活气地躺在那里,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都是将死未死奄奄一息。渔民俯身仔细察看,却发现网中死鱼和随网带上来的江水都像打翻了墨汁一样泛着黑色,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怪味。渔民腿一软,瘫坐在船舷上。渔船下面,一大团黑色的江水正在扩散蔓延,犹如一头狰狞的怪兽肆意游荡……H省齐江市,一个位居齐江中游的经济大市。
齐江市蓝天宾馆,国家生态环境督察组驻地。一个宾馆女服务员胆怯地捂着鼻子,站得远远地指着走廊上的一个黑色塑料袋。督察组的一名男组员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去解袋子。
“看清楚是谁扔的吗?”女服务员一脸惊恐地使劲摇头。
男组员一边解袋子,一边让同事去查看监控录像,打开袋子,竟然是半袋子死鱼!死鱼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在场的人不约而同都捂住了鼻子。细嗅之下,那种臭味并不是腐烂的臭味,更像是某种化学废料的味道。
监控视频显示在宾馆后厨门边隐约闪过一个裹在塑料雨衣里的人,看不清楚他的面目。这个“雨衣人”随着送菜的车辆一起从后门进入宾馆,躲过了宾馆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将死鱼袋子扔在了走廊上,而死鱼袋子的位置又恰恰是监控死角。
“这个人有很强的反侦察经验!”反复查看监控录像的几个组员得出一致意见。
就在此时,另一个组员匆匆地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王组长呢?有大事发生了!”生态环境督察组组长王宬是一个年约六旬的精瘦老头,满头银发,曾经在多个省份进行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在他手中被问责处分的干部不计其数。一些被他处理过的干部偷摸送他一个外号“宁撞阎王,莫遇老王”!此时,他正查看那一段视频,眉头紧锁。
王宬问:“那封信里写了什么?”方才那个拿信的组员有些紧张地把信递给王宬:“这是署名为‘迟到’的那个举报人第三封信了,与前两封信不同的是,这次举报信里不仅有详细的齐江市污染案件信息,还直接指出了这三次案件都和一只隐藏在齐江市领导层的大老虎有关。”王宬面色沉重,把举报信后面的署名仔细看了好几遍:“这个‘迟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从他前两次举报的问题来看,消息来源确实很准,看来是一个了解齐江市底细的人啊。你们查过举报人的情况了吗?”组员有些无可奈何地说:“我查过了,姓名和地址都是假的,属于匿名举报,但是污染问题都是真的,看来他不想和我们正面接触。”王宬攥着举报信在屋子里踱步:“迟到,迟到,他选择这个化名是什么意思?”组员:“是不是蕴藏着这个意思——‘正义可以迟到,但不会缺席’?”王宬:“信到了我们手里,死鱼同时也扔在我们眼皮底下,这也太巧合了吧。看来,送鱼的人和那个‘迟到’很可能是一个人。如果是这样,他的署名就不是这种寓意了,应该是抱怨我们行动迟缓!”一个组员赞同王宬的分析:“估计这个‘迟到’接连写了两封举报信,但是看到我们两个月迟迟没有动作,以为我们无动于衷,所以他把一袋子死鱼扔在我们面前,看看我们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王宬:“从举报线索来看,这个‘迟到’掌握了不少齐江市内幕,不仅知道我们的住处,而且提供的案件线索准确,最为重要的是举报信中指出暗藏的大老虎名字和中纪委移交给我们的线索一致,看来这里面问题不少啊!”几个组员忧心忡忡,有人说:“看来齐江市的干部队伍被腐蚀得很厉害,如果我们把案件披露,肯定又要倒下一大批干部。”王宬叹息:“污染和腐败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破坏环境,一个伤害民心,最后受伤的都是国家和百姓。”他又问,“那袋子死鱼 去检验没?看看是什么污染源,我们不能弄错了目标。”一个组员回答说,已经将样品送去省里进行检验。
组员请示下一步行动,王宬想了想说:“是时候摊牌了,我们要和齐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亮亮底牌,否则他们会心存侥幸,齐江市的百姓也会对我们失去信心。”“污水横流,终归还是要有中流砥柱!看看我们扔出的炸弹,在齐江市是引发地震还是海啸。”随着王宬的话音刚落,整个督察组的人齐刷刷站起来,个个神情严肃,他们知道,一场大战要来临了。
齐江市政府礼堂,台下黑压压坐满了齐江市的领导干部,会场气氛压抑凝重。国家环保督察组正在向齐江市市政府反馈督察意见,督察组组长王宬神情凝重,指出齐江市在生态环境工作中存在六大问题:一、治理黑臭水体措施不力,每天超过20万吨污水直排齐江,其中有部分违规审批的涉污企业,竟然排放工业污水,致使齐江流域保护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造成跨省污染;二、盲目追求GDP数据,突破环境底线屡屡上马一些工业和化工项目,先后在齐江沿岸建设石化、水泥、冶炼等多个项目;三、“退耕还湿”工作弄虚作假,虚报工作成果,违规在湿地区域建设旅游和娱乐场所;四、整治雾霾污染滞后,“蓝天工程”落而不实,违规注册10吨以下燃煤锅炉145台;五、垃圾分类工作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形成社会联动氛围,全市最大的长兴垃圾处理厂常年超负荷运行,垃圾渗滤液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累计渗滤液污染超过75万立方米;六、齐江市凤山县金矿将尾矿矿渣违规填埋,污染数百户村民饮用水水源,致使在环保督察期间和国庆节期间两次群体进京上访,分别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国家信访局点名批评。
除了这六大问题之外,环保督察组还向齐江市移交了421个具体问题,要求齐江市限时办理解决,数量占到H省环保案件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会议结束时,整个大礼堂一片沉默,连退场的干部们都是垂头丧气的模样。市委书记廖宇正和市长李子平等几个领导对视一眼,却都没有说话,大家都心知肚明,齐江市肯定要“火”了,而且这把“火”来势凶猛。国字脸的廖宇正眉头紧锁,花白的头发下一个显眼的“川”字深深地刻在额头上。李子平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染过的头发乌黑浓密,整齐地向后边倒去,他看着比廖宇正年轻不少,其实两人年岁相当。
王宬把市委书记廖宇正和纪委书记严哲单独留下,向他俩通报督察过程中了解到的腐败问题线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是中纪委移交过来的,涉及齐江市一位重量级的领导干部,督察组经过详细调查以后,已经将调查情况递交到H省纪委。王宬的通报简短精要,并没有提及涉案人员的姓名,但是已经在廖宇正和严哲心里激起惊天巨浪,两人面面相觑,没有料到“大老虎”真的就隐藏在自己身边。
廖宇正想到一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白白净净的严哲想到的是自己纪检部门的失察之责,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是震惊与苦涩。
会场外的领导们围在一起,揣测王宬单独会见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的意图,常务副市长刘耕野有些幸灾乐祸:“‘王阎王’直接把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找去了,肯定是涉及腐败案件。看这架势,涉及的人级别还不低呢!”刘耕野的话无异于再次扔出一枚炸弹,这些市领导人的面色难看,交头接耳猜测了起来。
李子平使劲咳了一声,制止住大家的议论:“老刘,你别在这里危言耸听,妄加揣测,大家还是赶紧回去按照督察组的反馈意见,研究怎么整改落实吧。”一群人各自阴沉着脸散去。
王宬约谈廖宇正和严哲,心里最忐忑的却是主管生态环境的副市长王武。王武在座位上坐立不安,偷偷环顾左右,似乎每一个人都在窃窃私语议论他。虽是冬天,王武依然感觉到一滴冷汗正从自己的耳后慢慢滚落,那种冰凉的感觉从他的发际一直滚过脖颈,最后没入后背,像是一条蛇钻了进来。王武长得像一尊佛,方面大耳一脸福相。此时,福相却成苦相,王武已经预感到大事不妙,他听到了传闻,由他审批的电解锰加工厂造成江水污染,有人把死鱼扔到了督察组面前,据说还有暗藏猛料的举报信。王武作为市政府领导班子里唯一一位在齐江市工作超过二十年的人,齐江市的每一桩生态环境问题他都心中有数,有的是他的责任,有的是历任领导留下的问题,没有别人比他更了解这笔烂账了。自从督察组进驻齐江市以后,王武每天都在惴惴不安地盘算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警告、记过他都可以接受,只要不是免职或者更严厉的处分。一想到这里,王武就偷偷念几句佛号。作为齐江市土生土长的副市长,王武在工作上一直很强势,市委书记廖宇正和市长李子平也比较尊重这个“地头蛇”,与其说尊重不如说是忌惮,因为王武是齐江市本土官员的代表,是与齐江市其他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们分庭抗礼的旗帜性人物。据说,市长李子平多次与王武发生龃龉,对他意见很大,曾在市委常委会上抱怨王武负责的工作领域“水泼不进”。
王武低着头匆匆离去,有人向他打招呼,他也视而未见,神不守舍地离开了会场。
第二天,国内各大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齐江市的生态环境问题,齐江市从H省的领头羊一 子褪去光环,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齐江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指手画脚讨论环保的百姓,他们不仅咒骂被污染的环境,更关心污染背后的黑幕什么时候揭开。
放在火炉上煎烤的齐江市祸不单行,通过环保督察组移交的线索,又一个地雷在齐江炸响了——齐江市生态环境局和下属分局爆发腐败窝案,市局一、二把手因为收受企业贿赂相继被纪委留置调查,据说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齐江市生态环境局与各县区分局涉案人员近30人。
市委书记廖宇正听到纪委书记严哲的汇报后,气得把手里的文件都撇了一地,拍桌子大骂:“齐江的水被他们弄黑了,齐江市的脸也被他们丢尽了!给我严查,一个腐败分子也不能放过!”纪委书记严哲赞同地说:“现在我们确实需要快刀斩乱麻,既要给督察组一个交代,也要给齐江市老百姓一个交代,否则现在从机关到社会,以讹传讹,谣言满天飞,对我们的队伍形象和工作都造成不利影响,急需我们展示决心和重塑形象。”廖宇正慢慢冷静下来,说:“你说得很对,腐败毕竟是一小撮分子,并不代表我们齐江市所有的干部都烂掉了。我们还是要相信大家、依靠大家,要正本清源,重塑形象,一手抓治污,一手抓治人,两手都要硬、都要赢!”严哲又向廖宇正建议,最好抓紧时间将涉及腐败的干部在齐江市层面进行处理,如果转交到省纪委甚至中纪委,那样就很被动了。廖宇正虽然深感为难,但还是同意了这个建议,他一方面想降低对齐江市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他的晋级呼声越来越高,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廖宇正心里决定了,他要和市长李子平一起去会会那个“宁撞阎王,莫遇老王”的王宬,只要能减小负面影响,弯腰求情也是值得的。
出乎廖宇正意料,李子平并不同意去向王宬求情。在市委大门口,廖宇正和李子平险些因为此事发生争执。
李子平:“廖书记,我们这样贸然去找他们,影响不太好吧?尤其督察组长是那个‘王阎王’,我怕求情不成还要惹一身骚。”廖宇正:“事到如今,我们只能豁出脸去,求督察组暂时不要上报,暂缓向社会公开,最好争取由齐江市纪委先行处理,这样才能争取一些主动权。”李子平一脸为难,明显不太支持去找督察组求情:“廖书记,这些事情和你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是查人还是向社会公开,我们都不能横加干涉,现在这样去找他们是违反规定的。”廖宇正皱皱眉头,压住心中的不满,他对自己这个搭档的想法很是了解,李子平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明哲保身,擅长躲避责任,大难临头首先要撇清与自己的关系。廖宇正有点不高兴地说:“老李,这个时候不是撇清自己的时候,不能为了划清界限而损害齐江大局。那么多干部腐败掉了,那么多生态问题摆在那里,咱俩作为主要领导能脱得了干系吗,还能独善其身吗?我们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李子平使劲摇头,并不认可廖宇正的说法:“越是这样,我觉得咱们越是不能掺和进去,否则就会变成他们口中的官官相护,地方保护主义。谁的孩子谁来抱,谁的责任谁去扛。”李子平这么说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些消息,觉得督察组掌握的那些猛料和自己关系不大。
李子平的态度让廖宇正更加生气,说话声调都拔高了:“老李,我看你是还没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这个炸弹如果炸响了,齐江市就会被炸个面目全非,咱俩作为主要领导能逃脱问责?我们的前途还能一帆风顺?”廖宇正知道李子平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所以直截了当点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见廖宇正急火攻心,按捺不住情绪,李子平也开始有些迟疑,他试图缓和气氛:“廖书记,我们这样去求情能管用吗?你不是不知道,那个王宬是个软硬不吃的‘鬼见愁’,这样去求情只怕会适得其反啊!”廖宇正叹了一口气:“我何尝不知道这个王宬铁面无私,不近人情,但总要去争取一下,死马权当活马医了。不仅督察组要去,省委我们也要主动去做深刻检讨!”李子平阴沉着脸,最后还是妥协了:“好吧,廖书记,你我现在是一条绳上的,不,一条船上的人,我陪你走一趟就是了。不过我有话在先,那个‘王阎王’要是翻脸了,我也没什么办法。”与黑云压城的齐江市相比,数千公里之外的广州市却是阳光明媚。此时,在广州市举办的“绿色发展·环境经济学”论坛上,H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林寒江正在演讲,四十出头的林寒江短发白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略有些书卷气,看似有点懒洋洋的眼神偶尔闪过一丝精光,透露出内心的倔强和果敢。
此时,林寒江镜片后的眼神,正配合着他演讲的内容越来越明亮——“我们很多人对‘人定胜天’这句话有误解,都把这四个字当作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金科玉律,其实是错误的。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天伦》:‘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在这篇文章中,荀子说的天,是自然规律的意思。天与人的关系:一是顺应天,即顺应自然规律,不与天争;二是制天,就是利用自然规律,改造条件。以唯物主义观点看,‘人定胜天’是不可能的,只能顺其势而利用、改造。‘人定胜天’的现代意义,首先是掌握自然规律;其次,使人类脱离动物低层次生存,使人类和自然的互动不再是一种低层次的被动,变成掌握‘道’——也就是自然规律的精髓。掌握自然规律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让自然与人类都向有益的方向发展,这是更高层次的‘人定胜天’。人类历史整个就是顺应规律、改造自然的历史……”台下响起一阵掌声,林寒江借机会喝口水,他注意到台下原来有些昏昏欲睡的人,大部分都被他的讲话唤醒,专心聆听他的发言,不禁有些小得意。
会议大厅最后一排是媒体席,一个三十出头的白衣女子站在记者们的身后,认真听着林寒江的每一句话,表情时而赞许时而摇头,她不时低头看看手表,显然还有要事在身。一旁的助手提醒她:“苏总,广州项目方的李总要去机场给您送行,我们要是去晚了,不太礼貌吧……”被称为“苏总”的白衣女子看了一下时间:“再听三十分钟,我们准时出发。”“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这种报复是很强烈的,往往会让我们人类付出惨重代价。”林寒江引用完恩格斯的话,点开身后屏幕上的PPT文件,展示“世界十大污染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包括切尔诺贝利核污染、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印度博帕尔工业化学事件等,触目惊心的图片和血淋淋的伤亡数字让台下所有人都清醒了过来,专心听他的讲话。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还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但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文明衰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齐江市的生态环境督察组驻地蓝天宾馆,廖宇正和李子平正不停地向王宬检讨。
廖宇正:“王组长,齐江市的生态环境工作出现这么多问题,还牵扯到这么多领导干部,我身为齐江市委的班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几天我心里愧痛交加,一直在反思。”李子平在旁边连连点头:“是是是,我这个市长也要反省。”王宬看了二人一眼,对这两人联袂来访的目的心知肚明,故意不作声。
李子平殷勤地给王宬倒上一茶,王宬语气冷冰冰地说:“我们还是节省点时间吧,书记和市长两位主官携手前来,到底意欲何为?”廖宇正身体前倾靠近王宬:“能不能请王组长暂缓将齐江市的情况上报省里和部里,给我们齐江市一个主动改错的机会。我们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对腐败问题的处理意见,集中力量解决污染问题,确保在短期内有所改观。”王宬看了廖宇正一眼,没有回答。廖宇正继续说,“齐江市的环境问题已经在全国公开通报,如果再有腐败问题被披露,将会给齐江乃至全省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还请王组长考虑我们的难处,看能否给我们一次改正的机会?”李子平在旁边随声附和道:“请王组长放心,污染问题我们会限期整改,腐败干部我们会严肃处理!请王组长相信我们齐江市委、市政府,我们一定不会让督察组失望的。”王宬摸着自己的银发,有些嘲讽地看着二人:“督察组来齐江市两个多月,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情况,如果齐江市的生态环境工作在二位的领导下能够团结一致,尽心尽力,我想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也不会牵扯进去这么多干部。”王宬话里有话,暗指二人面和心不和,致使生态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都出现了问题,这让廖宇正和李子平两人羞愧难当。
廖宇正一个劲儿地自我批评:“王组长批评得是,齐江市出了这么多问题,我这个班长难辞其咎。但还是想请王组长暂缓上报,给我们齐江市一个主动改错的机会,我们保证痛定思痛,抓紧整改,严肃处理后续问题,绝不会徇私枉法。”王宬哈哈一笑,有些自嘲地说:“书记、市长你们来之前,肯定也掂量过我的外号。‘宁撞阎王,莫遇老王’嘛,我都和阎王爷齐名了,哈哈,受之有愧啊。”廖宇正和李子平对视一眼,都是满脸尴尬。王宬继续说:“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你们齐江市主动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先行处理腐败干部,确实可以争取主动,但是这样做,又置我们督察组于何地?置中央派督察组的意义于何地?为什么在我们来之前你们不知道主动呢?板子打到身上才想起改正错误?”廖宇正和李子平都是一脸羞愧,一时间无言以对。
王宬:“不瞒二位,齐江市的情况我们已经通报给省委和部里了。至于省里是直接办案还是移交给你们齐江市纪委,我不便过问。什么时候向社会公布,这要部里统一决定,我无权干涉。我们都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请二位理解。”王宬的话冷冰冰的,廖宇正难掩失望,表情有些发僵。李子平又给王宬倒茶水王宬推开茶杯:“实不相瞒,我这组前一个督察的省,出面向我求情的是省委书记和省长,我也是这般答复的。我奉劝二位领导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这上面,有这精力和时间还是赶紧研究一下防污治污的具体措施吧。明天我们督察组就要启程转战下一个省,我还有要务在身,就不奉陪了。”王宬下了逐客令,说完起身离去,把两人晾在了那里。
廖宇正一脸铁青,李子平见王宬走了,气得自己一口喝干了那杯推来让去的茶:“书记,我说不该来吧,这个‘王阎王’真的是油盐不进,谁来求情也没用。”廖宇正有些沮丧,叹了口气:“你以为我想低声下气求人啊,还不是为了齐江市的名誉和形象?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暴风雨和口水唾沫吧。”他似乎觉得这话并不能缓解自己的担忧,又补充道,“你我这条船,说不定也抗不过这场暴风雨……”李子平举着茶杯,一脸错愕地愣在那里:“书记,有这么严重吗?”廖宇正满脸忧虑,说道:“接下来,只怕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政治生态,我们都将成为省里乃至全国的负面典型。齐江市,马上就要破鼓万人捶了……”身在广州的林寒江已经讲完环境的重要性,正在讲解他的专题“环境经济学”,演讲的内容包括全球背景下的环境经济分析、空间维度的环境经济分析、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等。台下有一个政府官员模样的人主动举手提问:“林副厅长,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具体包括哪些措施?”林寒江回答他:“经济手段不倡导单独运用,在环境管理中它是与行政的、法律的、教育的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税收、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污染者与被污染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和诱导经济单位和个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符合国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征收资源税、排污收费、事故性排污罚款、实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奖励、提供建造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他看着那个官员,笑道,“如果您是主政一方的大员,经济手段运用好了,不仅可以预防环境污染,还能给您增加财政收入。如果您能少看一会儿手机,也许就能获得环境财政双丰收!”听众一阵大笑。
站在记者身后的白衣女子摇头,似乎并不赞成林寒江的调侃:“林寒江,你总是喜欢逞口舌之快,得罪人于无形之中,早晚要吃亏的。”她脱众而出,举手提问,“请问,从我们企业经营者最关心的角度,政府应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林寒江猛然见到这位白衣女子,眼神一亮,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