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其实很简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险其实很简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15 3.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旭|责编:杜辉

出版社中国商业

ISBN9787520826082

出版时间2023-09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3123623

上书时间2024-06-1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险学专业,中国高级寿险管理师,某人寿保险公司产品专家、资深培训师,原深蓝保外部专家团成员,喜马拉雅《保险公司不会教你的保险课》主理人,AACTP培训管理师,NLP专业执行师。本人在保险行业从业15年,对行业现状及问题有深入洞见,帮助数百个家庭厘清保障需求,避开销售套路,用合理的花费,做最合适的保障。

目录
上篇  来,一起重新认识风险和保险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懂点儿保险
    你买的保险不一定“保险”
    保险业一开始就跑偏了
    懂点儿保险,才能保护自己
  第二章  风险管理和保险产品并不神秘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买保险
    买保险本质上是消费
    买保险≠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方案因人而异
    认清保险产品的分类和作用
    如何评估风险,选择保险,框定预算
下篇  揭秘各类保险产品的销售包装套路
  第三章  重疾险的包装套路
    “储蓄型重疾险”是彻头彻尾的伪概念
    “储蓄型重疾险”的真相
    不该买“储蓄型重疾险”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储蓄型重疾险”能忽悠到现在
    科学配置重疾险的思路
    被忽略的好产品:一年期重疾险
    要品牌还是要性价比
    “返还型重疾险”如何碰瓷养老
    无须过度关注轻症和中症
  第四章  意外险和医疗险的包装套路
    “百万身价”类产品的真相
    “返本型医疗险”的真相
    被冤枉了的两全保险
  第五章  买保险既是消费,也能“储蓄”
    现金价值:消费者“存”在保险公司的钱
    现金价值的计算逻辑
    其实退保并没有经济损失
  第六章  年金保险与万能保险的包装套路
    “返还时间早”“返还比例高”不一定是好事
    “年金+万能”真的能二次增值吗
    “快速返本年金+万能”的收益不一定更高
    保证利率高的“万能账户”就一定好吗
    要先关注年金本身而不是“万能账户”
    初始费用高的“万能账户”真的是坑吗
    “万能账户”的演变过程
    万能保险彻底“理财化”后的恶果
    万能保险的风险
    万能保险持续受到监管
    万能保险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增额终身寿险的秘密
    万物皆可“增额终身寿”
    增额类产品的价值
    增额类产品和年金的区别
  第八章  选择“百万医疗”险的注意事项
    注意可报销的项目和免责条款
    “百万医疗”的续保问题
    建议人手一份“惠民保”
  第九章  选择保险产品的其他注意事项
    不要轻信保险公司的奖项
    增值服务是锦上添花
    到底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买错了保险,要退保重新买吗
    保险经纪人不一定客观中立
附录  保险配置方案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一线城市初入社会的应届生
  案例二:四线城市的国企小两口
  案例三:一线城市打拼的夫妻俩
  案例四:三线城市的体制内家庭
  案例五:一线城市的单身贵族
  案例六:省会城市的单身白领
  案例七:四线城市的夫妻店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的定位是科普书和工具书,阅读本书你会真正理解风险管理,厘清保障需
求,看懂保险产品,识别销
售套路,用最合理的花费,做最合适的保障。在本书的附录部分还列举了5个不同类型家庭保险配置的真实案例,如果你只想知道自己的保险应该怎么买,可以直接从这里找和自己情况类似的案例抄作业。本书作者舍弃晦涩的学术语言,行文言简
意赅、通俗易懂,方便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你买的保险不一定“保险”其实作为一位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买保险专门买一本书来自学相关知识,通过专业中介来选择合适
的产品,并支付相应的报酬,是更有效率的一种方式,也更符合商业逻辑。
但是,在内地保险业(下文简称“保险业”)目前的行业生态下,消费者接触到的中介就是业务员,而长期
以来,业务员接受的培训更偏重于产品包装和销售技巧,风险管理和保险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极其粗浅,即使是业绩优秀的业务员,多数也只是一名销售高手,而不是合格的风险管理师。他们知道保险的重要性,但不理解风险管理的底层逻辑,更不具备风险管理思维,最多只能让你下定决心买一点儿保险,不至于在风险中“裸奔”,却不能给你一个专业的风险管理规划,一旦真正遭遇风险,从保险中获得的赔付很可能远不足以应对将要面临的经济困境。
重疾险的销售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场景。业务员跟消费者沟通重疾风险理念的时候,一般会按照这样的逻辑:万一不幸患了重疾,除了看得见的医疗费用支出等显性支出,还会涉及长期康复费用的支出、未来收入的损
失以及现有债务负担等隐陛支出。如今,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医疗费用,但解决不了隐性支出,这部分费用需要通过重疾险来覆盖;再加上现在重疾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所以即便已经买了百万医疗险,重疾险也一定不能少,保额最好达到年收入的5~10倍。
这个逻辑本身问题不大,重疾险确实非常重要,但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买不了那么高的保额,因为太贵了。
有多贵呢?我随机挑选了市场上的一些重疾险,列在下表中供你了解。这些产品中有大公司的,有中小公司的,有中资公司的,也有中外合资公司的,应该具备一定代表性。
要说明一点,这些产品
的保险责任不尽相同,不能仅凭价格判断好坏,这里也
没有褒贬的意思,只是客观
展示产品价格。
可以看到,按照保额是年收入的5倍计算,如果年收入10万元,即使是买最便宜的一款产品,每年也要拿出9845元才能买到50万元保额,如果是你的话,舍得吗?
这时候,业务员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都是“如果觉得保费贵,也可以先少买一
点,比如先买上30万元。因为风险无处不在,咱们要确保自己先有重疾保障,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再逐步加保,提升保额”。从销售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消费者已经认同重疾险很重要,价格方面也有了退路,再被一个业务高手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不断引发情感共鸣的话,很可能就愿意签单了。
但是,这个方案存在严重的隐患:在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保费也在随着年龄增长,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变差,购买重疾险还可能受限,以后能否加得起、能否加得了,都是未知数。而且我们知道,50万元都不一定足够
支付重疾所需的费用,何况是30万元甚至更低的保额,即使现在签了单,万一还没来得及加保就得了重疾,怎么办呢?“专业风险管理规划”怎么能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呢?
我曾经假扮消费者问过很多业务员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复大多是“您现在还年轻,短时间内得重疾的概率不大,而且事业处在上升期
,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逐步增加保额,但现在不能一点儿保障都没有”。
好了,“风险无处不在”是你说的,“重疾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也是你说的,“短时间内得重疾的概率不大”还是你说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此,不管业务员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归根到底还是基于产品本身的销
售思维,跟风险管理规划完全不沾边。
事实上,多年以来,虽然整个保险市场的重疾险保费规模一直都在提升,但多数保险公司历年在重疾险上的件均赔付连20万元都不到。我查询了各家保险公司近三年的理赔年报,从年报中体现重疾险件均赔付的保险公司当中,随机挑选了25家的数据,展示在下表中供你了解,同样没有褒贬的意思,只是客观展示。
P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