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五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五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8.96 6.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鼓应|责编:刘浜江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2943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841989

上书时间2024-06-1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一、道教义理的当代视角
《史记·封禅书》导论[法]Edouard Chavannes(沙畹)  张粲、吕鹏志译
《列仙传·赤松子》校释[法] Max Kaltenmark(康德谟)  张粲、吕鹏志译
《紫阳真人内传》解题[法] Isabelle Robinet(贺碧来)  吕鹏志、张粲译
源流贯通的道教核心教义论纲    卢国龙
论江南文脉中的元代老学思想发展的新理路
---以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为例   孙亦平
道教南宗“隐修观”考论   盖建民
内外之间与古今之际---信仰的义理建构与道教的文化价值   程乐松
刍议道教教义的传承、创新之维   章伟文
神者为生主,生者动用之质:卢重玄的“神道”论   强昱
近代城市发展中的道教变革---以上海城隍庙为例的讨论   王闯
二、儒道思想研究
关于《老子》之“无”的哲学猜想[德]Günter Wohlfart(君特·沃尔法特)
崔翔译
荀子的思想体系新探   吴展良
简本《文子》的文本特征---以书题、分篇、分章为中心   裴健智
张载的理论建构及其道家观念丛   陈鼓应
论“常名”   苟东锋
“道”论与“刑名”之治---《黄老帛书》的政治理论与形上奠基   马卓文
三、书评
重新振响宏阔悠远之菿汉天声---试评孟琢博士新著《齐物论释疏证》   李智福

内容摘要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五辑)以“道教义理的当代视角”为主题,反思、探讨道家道教思想的当代价值,收录了卢国龙《贯通源流的道教核心教义》、强昱《神为生之主,生者动用之资:卢重玄的“神识”论》、章伟文《刍议道教教义的传承、创新之维》、尹志华《论道教身体观的二重性》、王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道教变革》、陈鼓应《张载的理论建构及其道家观念丛》等13篇论文,从不同侧面探讨道教义理与当下的思想世界、现实生
活的关联,并在当代视角之下重新考察道家道教经典。此外,为推介海内外道家与道教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特别刊出3篇译稿和1篇书评。

精彩内容
 编者的话道家的哲思世界与道教的信仰生活是道家文化中各擅胜场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家文化研究》自创刊以来,一直十分重视道教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与新问题,并将之推荐给学界高贤。呈现给读者的这一辑以“道教义理的当代视角”为专题形成组稿,主题横跨道教研究的各个领域,也涵盖了早期汉学中关于道教信仰的奠基性研究,形成了横向跨越中外、纵向跨越学科形成史的研究图景。在展现道教义理研究广度的同时,凸显道教义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理论关切。不妨说,作为一个独立学术研究领域的道教,其使命从来就是以学术性的诠释和建构充分激发道教信仰的当代文化价值。期
待这样的学术性专题可以进一步提示道教研究在道家文化传承和当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凸显道教义理研究的潜力与方法论空间。
此外,本辑还汇聚了许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其主题覆盖了从早期道家文献的文本研究到儒道互动的巨大跨度,这也充分说明了道家不仅是由一组思想经典及其诠释构成的单一的思想线索,还是一个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多元视角展开的思想和文化视野,更可以是一个联结不同思想元素和历史语境的核心线索。人文学术研究的进步原不在问题的解决,而是反思带来的、不断生
发的理论挑战。正是秉持这一态度,《道家文化研究》将视野、方法与论点作为学术研究价值的核心元素,以专号、专题和专论的多种形式来不断拓宽学术空间,以道家之名为中国哲学与思想研究提供源源不绝的活力。
本辑的主题及组稿方向得到了陈鼓应先生始终如一
的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本辑的编辑工作不仅得到了全体作者和译者的热情帮助,也得到了编委会的悉心指导,更凝聚了出版社和本刊编辑部各位同仁的细致工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