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16 5.7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思旭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59408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01249626

上书时间2024-06-1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思旭,男,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法化理论、韵律句法学等。主持国家级、校级课题多项,在国内《世界汉语教学》《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汉语学习》,澳门《粤语研究》,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中国语文法研究》等语言学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完成体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理论、方法和语料
  第五节  书稿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补语“完”的内部划分规律
  第一节  动结式“V单+完”的含义
  一  动结式的含义
  二  动结式“V单+完”
  第二节  “完1”“完2”“完3”的划分
  一  补语语义指向的复杂性
  二  “完1”“完2”“完3”划分的依据
  第三节  “完1”“完2”“完3”的分布规律
  一  “完1”存在的句法环境
  二  “完2”存在的句法环境
  三  “完3”存在的句法环境
  第四节  三个“完”与“V单”的融合度等级
  一  语义关联与融合度
  二  历时角度的印证
第二章  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
  第一节  “有界”“无界”理论阐释
  一  “有界”与“无界”
  二  “界性”的意象图示分析
  三  “有界”与“离散”的共性
  第二节  动词有界化的手段及其完句作用
  一  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二  有界成分的完句作用
  第三节  “完1”“完2”“完3”的有界化作用
  一  “完1”对“V单”的有界化
  二  “完2”对“V单”及“宾语”的双重有界化
  三  “完3”对主语的有界化
  四  “有指”“无指”对宾语的“界性”影响
第三章  补语“完1”与“了1”“过1”功能同一性
  第一节  “了1”“过1”新释
  一  “了1”的双重作用
  二  “过1”是补语动词
  第二节  单事件中都对动词有界化
  一  “了1”的有界化作用  
  二  “过1”的有界化作用  
  三  “完1”的有界化作用  _
  第三节  双事件中都对前一动词有界化
  一  “了1”“过1”“完1”的互换
  二  三者互换的深层次动因
  三  三者互换的限制条件
  第四节  都只表“体”而不表“时”  
  一  “体”与“时”的区别
  二  “了1”“过1”“完1”只表“体”  
第四章  补语“完”的认知语义分析
  第一节  三个“完”对“V单”的语义选择
  一  “完1”“完2”与“V单”的搭配
  二“完3”与“瞬间动词”搭配的认知解释
  三  “完”与“V”搭配的词典统计
  第二节  三个“完”的自动义和使动义差异
  一  表达使动的两种手段
  二  语义指向与使动义
  三  “完2”使动义的形式验证
  第三节  “V单+完”的否定特性及解释
  一  定量/非定量、离散量/连续量
  二  “不”与“没”否定的区别
  三  动补结构的否定与一般动词否定的差别
  四  “V单”为非自主动词时否定词的选择
第五章  补语“完”的词汇化倾向
  第一节  “词”“短语”划界难的历史成因
  一  “双音化”与“词”“短语”划界难之关系
  二  句法成分词法化
  三  历时事实的印证
  第二节  动补结构:“词”还是“短语”
  一  “词”与“短语”的区分方法
  二  动补结构是“词”与“短语”的讨论  
  第三节  “V单+完”是词、短语、短语词
  一  “V单+完”的动态性
  二  “V单+完”词汇化倾向及动因
  第四节  “短语词”的认知解释
第六章  补语“完”的虚化
  第一节  完成体标记“了”的虚化过程
  第二节  “完1”的虚化方向
  第三节  “完l”向体标记虚化的依据
  第四节  “完2”与“V单”的融合
  一  体标记不能词汇化的原因
  二“完2”词汇化的可能性
  三  “完2”词汇化为类词缀
  四  从韵律词看“V单+完2”的词汇化  
第七章  完成体的历时演变与方言变异
  第一节  “完成”义动词的历时沿革过程
  第二节  补语“完”的产生及其语法化历程
  一  补语“完”的历时产生过程
  二  补语“完”的进一步语法化及动因
  第三节  现代汉语“完成”义补语的语法化
  一  现代汉语“完成”义虚化动词
  二  “完成”义动词语法化的动因
  第四节  完成体与完成体构式的方言类型学
  一  完成体的跨方言考察
  二  完成体构式的跨方言考察
第八章  完成体构式中的“异构同义”现象
  第一节  汉语中的完成体构式
  第二节  完成体构式与“异构同义”  
  第三节  从“V+0+完”到“V+完+O”  
  第四节  “V+O+完”格式的逐渐消失
第九章  体貌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体貌”的含义及分合
  第二节  “体貌”的层级性
  第三节  “体貌”与“时制”的差异
  第四节  “体貌”研究现状
第十章  “完成”在情状体中的地位
  第一节  情状的含义及分类
  第二节  情状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及转化
  第三节  动结式的情状类型与后置核心
  第四节  句子的情状类型对补语虚化的影响
  第五节  完成在情状体中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完成”在阶段体中的地位
  第一节  阶段体的含义及分类
  第二节  完成体与结果体的区别
  第三节  结果补语的易虚化性
  第四节  动结式的句法语义双核心
  第五节  动结式与“时间顺序原则”  
第十二章  “完成”在视点体中的地位
  第一节  完整体与非完整体
  第二节  完成、完整与“有界”“无界” 
  第三节  完成体与事件
  第四节  完成的编码方式
第十三章  三层级体貌之间的关联
  第一节  三层级体貌之间的区别
  第二节  三层级体貌中补语的虚化等级
  第三节  三层级体貌之间搭配的语义限制
  第四节  体貌系统中的终止点类型
  第五节  体貌与主观性、主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李思旭编写的《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试图运用多种理论,如认知语言学理论、语法化理论、
语言类型学理论、韵律句法学理论等,全方位透视现代汉语完成体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变过程。具体探讨了补语“完”的内部划分、分布规律、语义指向、融合度等级、有界化差异等。对汉语史上的“完成”义动词或助词的历时沿革过程、完成体构式的历时衍生
过程,以及汉语完成体和完成体构式的方言共性与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完成在汉语体貌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