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地生长的艺术(浙江衢州余东农民画发展纪实)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0.87
4.2折
¥
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郑晓林|责编:郭哲渊//徐寒冰
出版社浙江人美
ISBN978753409716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202995024
上书时间2024-06-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最初的“垦荒牛”
余统德的故事
郑根良的故事
郑华土的故事
毛老虎的故事
第二章 坚实的成长足迹
播种者
农民画的老师们
以“户县农民画”为师
坚守与探求
第三章 农民画的重整旗鼓
文化站站长郑利民
向“秀洲农民画”取经
一场愉快的现场交流
文化活动中心的故事
第四章 阳光和雨露
春风化雨沃大地
夯土施肥牵人心
光合作用显担当
根须培植有作为
第五章 农民画的创作井喷
宝刀未老的“垦荒牛”
老骥伏枥的画家们
异军突起的毛老虎
守中求变的郑利民
不断开拓的生力军
第六章 农民画的大家庭
余春良余良珠那两家
余统德余统善那两家
郑根良郑位良那两家
周文斌和他的余雅珍
第七章 农民画家的励志故事
苦难涅槃的吕卸良
身残志坚的余永红
从保姆到书画家的毛美仙
“新乡人”安冉
第八章 农民画的专业风暴
行政条线的鼎力支持
专业机构的有效推进
“九华立春祭”开始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与余东农民画的成熟
第九章 梦想花开的时刻
“种文化”与进京展
作为当代艺术的中国农民画
农民画的“小康之路”
未来向我们招手
尾声 新的画卷
后记
内容摘要
《从大地生长的艺术》为余东村农民绘者书写了集体传记。它把一片片散落的个人记忆,缀成一份珍贵的集体记忆,从而揭示新农村文艺的如歌史记。它的叙述关联着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也淬炼着
我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生
活现实和大地情怀。
精彩内容
余统德的故事1950年,余统德就出生
在余东村,余姓是这个村里的大姓,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几代了,余统德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我爷爷的爷爷都是在余东村的,但对前辈记得最牢的,当然就是我的父亲了”。
余统德的父亲叫余三古,是余东村远近闻名的手艺人,做得一手好的篾匠活,号称“衢州西门外第一
把篾刀”,什么竹桶、水桶、饭桶,统统不在话下。
编器具,有时还要编进暗“八仙图”,远近百姓个个喜欢;编篾席,更是要插进各种各样的图画来。你想一想,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睡在荷叶摇曳、荷花茂盛图案的篾席上,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余统
德时常看到父亲眯着眼睛,看着手里的篾席、篾桶,那种陶醉的神情,成为小统德“什么才是人生最大快乐”的最初定义。
余三古的篾匠手艺在农村节日里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都要扎龙灯、画龙头,余三古既是组织者,更是技术总监,忙前忙后要忙上好一阵子,这时候要是有人再请他做篾活,不管出的是什么好价钱,他肯定不会去的。在余三古看来,扎龙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农村人朴实,对天与地都有自觉的敬畏感。
当欢快的锣鼓在村头村尾惊天动地响起来的时候,小统德最为快乐的事情就是跟着哥哥跑前跑后。
清脆的笑声在冬天空旷的田野上,传得很远很远。
余家兄弟四人,三个人都是做篾匠的,就是老三余统德没有学来这个手艺,究其原因,是他小时候身体不是太好,一是个头比较小,再是当时腿脚有些不便(后来活蹦乱跳,那是后话了)。看着大人、哥哥都忙活的时候,小统德便有些无聊,就跟在后面描描画画。
篾匠的活干不了,那么在水碓春米,给大人帮帮忙,还是可以的。许多年之后,余统德画了一幅非常精彩的《水碓图》,便是在这个时候种下的生活经验。当有人问起这幅图画何以如此生动,劳动气息这么浓重时,余统德会说:“这些都是印在我的脑子里的,我闭着眼睛都能把它们画出来。”就在余统德14岁的时候,有天晚饭之后,父亲余三古照例与孩子们说说家常事,跟老二余统善交代第二天的活计,嘱咐一些需要顾及的地方,然后,余三古就回房间睡觉了,就像无数个安静的夜晚一
样。但是,余家兄弟永远都会记住这个“但是”之后的场景:就在第二天一早,他们发现,他们敬爱的父亲、他们生活和艺术的指路人却躺在床上,毫无征
兆地永远离开了他们!余家兄弟的天塌了下来。父亲壮年早逝,给他们兄弟
留下了吃用一生的好手艺,给余统德遗传了许多无师自通的艺术细胞。
少年丧父,余统德是不幸的;但人生的路上,一
直有好老师的辅导和指引,余统德又是幸运的。
喜爱画画的小统德,从小学到初中,班主任都是美术老师。“我实在是太幸运了!”余统德经常会这么说。
P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