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风流纷繁事(中国历代文人群像上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千古风流纷繁事(中国历代文人群像上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36 4.0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李楠//张蕊

出版社中国文史

ISBN9787520504959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201809037

上书时间2024-06-18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士概说
  第一节  走近中国古代文人
    古代文人的出现
    古代文人与文人集团
    古代文人与文学流派
  第二节  古代文人的前途与命运
    古代文人的游说人仕之路
    文人的归隐之路
    科举对古代文人的影响
    礼贤下士与文人命运
    文字狱:古代文人的灾难
  第三节  古代士人的构成及其分化
    古代士人的构成
    古代士人的等级分化
  第四节  士人阶层的产生与士人特性
    士人阶层的产生
    士人阶层的独立性与主体意识
    士人的自我意识与使命感
第二章  中国古代士人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春秋战国土人的形成与分化
    士人的出现背景
    从上层走向民间
    战国时期士人的类分
    知识官僚的出现
    等级制与士的分化
    学术流派的处世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人集团
  第二节  秦汉士人的重新定位与发展
    变乱中的转折
    文臣的基本定位
    东汉后期士人的觉醒
  第三节  魏晋士人与名士风流
    建安名士
    竹林共游
    江左名士与江左十贤
  第四节  唐宋时期士人的生存与发展
    唐代文人的主要特征
    社会变革对下层士人的冲击
    唐宋下层士人的生存困惑
    下层士人的游历生活
    宋代下层士人的游学生活
  第五节  明清士人的趣味流变
    士人形象的变化
    士人在叙事小说中的退席
    清初士人的西学风尚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著名文士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著名文士
    老子
    左丘明
    孔子

内容摘要
 李楠、张蕊编著的《千古风流纷繁事(中国历代文人群像上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详实、全面地记录了历代知名的文人名士,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
经历以及鲜为人知的故事,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他们。本书的编写,以史实为主,其材料基本来源于正史,有少量兼采别史的记载,每位文人名士独立成章,即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又不乏神奇的趣闻以及生动的情节。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士概说第一节 走近中国古代文人古代文人的出现在西周末期以前,中国文人并不存在,存在的是掌握文化知识的官员,通称为文官。这些文官是夏、商、西周王朝官府中官员的一部分,按孟子所
讲是“仕者世禄”,因而他们的文化知识属于王朝官府并为王朝官府所用。从最早的甲骨文资料中,能看到文官的许多称谓,诸如“巫”“卜”“多卜”“贞人”“乍册”“史”以及“大史”“小史”“东史”“两史”等,这些都是不同的官名,分掌不同的职责。甲骨文中的“巫”字,是两个“工”字以直角交叉重叠,《说文解字》解释说,“工”与“矩”相通,“巫”即是操“矩”测天地的人。
既然能操“矩”测天地,也就具有一定的技能和解释天地鬼神的知识。至于“卜”“祝”“贞人”等都与天地鬼神相联系,与“巫”同类。与“巫”的职能同等重要的还有“史”,“史”字是手中执一
“中”,“中”为笔,表示记载。
由此可见西周末期以前王朝官府中文官所具有的两个特性。首先,“巫”“史”与天地鬼神具有同构性,也就是说没有鬼神也就不会有“巫”“史”。在迄今挖掘出的许多考古遗址中,敬鬼神事比比皆是。《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侍神,先鬼而后礼。”在整个殷商时代,王朝官府都相应地存在着一大群“巫”“史”文官。这些文官与鬼神相通,是鬼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因而也就掌握着文化知识。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年代,有了知识就有了权力,所以“巫”“史”就有了第二个同构性,即与官的同构性。如夏朝的官名太史(掌管记事)、羲和(掌管历法)、瞽(掌管祭祀
)等。商代的文官大体分为两类,一为“巫”,二为“史”,掌管着记事、占卜、祭祀、辞告鬼神的事务。西周的文官大体也与夏、商相同。因而,西周末期以前的文官具有的这两个特性,决定了他们只是王朝官府中的官员。他们手中的技能和知识是官员的职能,他们终身被王朝官府所豢养,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人群体。
自夏、商直到西周末期,这批被王朝官府豢养的文官,终于走到了他们世袭世禄的终点,遇到了乱世。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对这乱世的起因,总结为“王道衰微”,如“昭王之时,王道微缺”;穆王在位,“王道衰微”;“懿王之时,王室遂衰”。到了周夷王时,四方诸侯有的来朝,夷王朝不敢坐受朝拜,要“下堂而见诸侯”。这种诸侯强大、王室衰微的局面,成了天下大乱的主因。
在夷王之后,出现个厉王,就是《国语》中记载的那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能使“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残暴厉王。厉王之后,虽有宣王中兴,但紧接着又来了一位为宠美人而戏诸侯的昏君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