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杰/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杰/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44 2.0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汪林|责编:李兵兵//索南卓玛

出版社青海人民

ISBN9787225060385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1064214

上书时间2024-06-1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引子
一、“秋生”
二、欢庆胜利
三、的好孩子
四、“服兵役为第一志愿”
五、书写新的历史
六、海岛施工
七、紧张的冬训
八、劳动争先锋
九、用伟大的思想武装头脑
十、发出时代的光和热
十一、学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
十二、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三、苦练敌本领
十四、奔赴抗洪前线
十五、在养伤的日子里
十六、不知疲倦的人
十七、摆正利益关系
十八、艰苦朴素是模范
十九、一切从实战出发
二十、在民兵班
二十一、我们的好教员
二十二、“快闪开——”
二十三、悲痛的时刻
二十四、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二十五、永远年轻的战士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系《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丛书之一,记述了革命英雄王杰的动人故事。1961年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
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一次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4日,王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
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精彩内容
 一、“秋生”“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几声凄厉惊恐的喊叫划破了华堌村宁静而燥热的天空,只有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立时骚乱起来,早有准备的村民们扶老
携幼,肩挑背扛着值钱的物件,牵着牛羊、赶着鸡鸭向村北方向跑去,一时间,整个村子里,人喊马叫,鸡飞狗跳,甚至连树上的知了都悲鸣着逃离了华堌村……村北的王儒堂顾不得家中的东西,半搀半拉着
快要临产的妻子张氏,随着人流跑出村子。他们蹬过万福河,沿着大堤没命地奔跑,一会儿工夫,逃命的村民已无影无踪,把王儒堂夫妇甩在了最后,急得两口子直喘粗气,张氏痛苦地说:“我再也跑不动了!”王儒堂只好搀扶着她,钻进河堤下面的高梁地。
张氏痛苦地呻吟着,汗水像雨淋过的一样湿透了全身的衣裳。
王儒堂手足无措地问妻子:“你是不是要生了?”张氏只是喊着肚子疼
,晕倒在地里。
王儒堂急中生智,擗了一抱高粱叶,铺在地上,又脱下自己的上衣铺在上面,还没等他把妻子抱上这产床,孩子就出生了。
初生婴儿那尖厉的哭声,向是对这个黑暗世界发出的怒吼,这怒吼,在原野的上空回荡……离高梁地不远的济商公路上,日本侵略者的马队扬长而过,掀起的黄土
遮天蔽日……这是1942年的秋天,高粱、玉米、大豆已经成熟了。
盘踞在山东省金乡县城的日本鬼子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扫荡,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距离县城只有6里路的华堌村深受其害,自1938年5月日军占领金乡后,无论冬夏,只要听说鬼子出城了,华堌村的老百姓就把“跑反”当成了家常便饭。这种动荡的岁月什么时候是个头呀……王儒堂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心疼地抱起啼哭的孩子,这时他才发现刚出生的婴儿是个男孩。王儒堂不由得惊喜交加,我们王家正缺个男孩啊!
原来,王儒堂家是华堌村的大户,全家8口人,父母、大哥大嫂,还有一个未成婚的弟弟,此时,王儒堂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他们全家种着二十多亩盐碱地,虽说不是特别富有,但一家人勤劳俭朴,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如
果没有日本鬼子的侵扰,他们的生活会过得安宁而又富足。
孩子出生在“跑反”的路上、即将收获的高粱地里,王儒堂便给孩子取了个乳名——“秋生”。
“秋生”便是后来的王杰。
这一年的春节,王儒堂家过得格外喜庆,全家人围着小王杰格外开心。
爷爷拿出两块银圆,作为压岁钱塞进孙子胖乎乎的小手里,奶奶把亲手缝制的红绿蓑衣鸳鸯棉裤、虎头凤帽给孙子穿戴上。看那油黑发亮的头发,白白胖胖的圆脸蛋,浓眉下一
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给全家老少带来了希望,幸福洋溢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脸上。
大嫂抱着侄儿不肯撒手,她讷讷地对丈夫王廉堂说:“咱要有个小子就好了!”王廉堂望着虎头虎脑的孩子也动了心。作为王家老大的王廉堂膝下有两个女儿,但至今也没有儿子,按当地的风俗长支不能绝嗣。
王廉堂于是和二弟王儒堂商量着要把王杰过继给他。
王儒堂是位受传统思想熏陶较重,又十分通情达理的汉子,他爽快地答应了大哥的要求,把大哥大嫂高兴得几天合不拢嘴。
王杰一岁多的时候,正式过继给伯父王廉堂。
伯父、伯母把王杰视为己出,疼爱有加,不仅给小王杰吃好的穿好的,还教给他读书识字。王杰年龄稍大点,伯父便开始教他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和一些做人的道理,手把手地教他握毛笔,写大字。
伯父给他讲流传于金乡的民间故事“鸡黍之约”。说东汉时候,金乡范庄有个叫范式的学生,他和河南汝南的张劭一块在京城的太学读书,两人情同手足,结为生死之交。两人学成后,各自回乡,分别时,范式说:“两年后,我将去府上拜望您父母。”张劭回答说:“到时,我一定杀鸡煮黍,等待兄长。”两人于是约定了日期。
P9-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