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拜德雅人文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品味/拜德雅人文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74 3.1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蓝 江 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8058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30683109

上书时间2024-06-1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阿甘本美学—哲学研究的一部新作。共分五章:科学与快感、真与美、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溢出的知识、超越认识主体。第一章中,阿甘本辨析了“品味”(gusto)一词的词源,并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了品味在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中的演进,由此探讨认知的快感。第二章中,阿甘本的视角回到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即“真”与“美”上面。在这里,真实与美感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第三章中,阿甘本重新思考知识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认知真实的基础上,美感的培育问题。第四章中,阿甘本思考了当下知识的泛滥和深度的匮乏问题,由此又回到第一章中提出的问题:在认知过程中,如何享受知识带来的快感?第五章中,阿甘本提出,若要获得更真实和美好的知识人生,则需要将认知这个行动内化为本己的活动,由此超越狭隘的自我主体,将自身放到更为真切的认知体验之中,这才是美学和美育的根本路线。本书以阿甘本擅长的散文短章写就,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颇为生动、有趣。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1942—),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古典学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现在在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巴黎的哲学国际学院以及欧洲高等学院同时担任教职。他早年求学于罗马,后辗转于法国的莱托、英国的伦敦,并在著名的瓦堡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一部《神圣人:主权权力与赤裸生命》让他在思想界声名鹊起,迄今为止,他已经围绕“神圣人”系列出版了9部著作(其中著名的包括《王国与荣耀》《语言的圣礼》《例外状态》《高的贫困》《身体之用》等)。在这些著作中,阿甘本依循着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轨迹,探索了从古希腊和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政治权力及其治理术是如何在政治生活中展开的,又是如何将我们的生命分割为政治生命和赤裸生命的。他的其他著作还包括《诗的终结》、《宁芙》、《潜能》等。

目录
总序 重拾拜德雅之学
译者序 作为爱-智慧(哲学)的品味
1 科学与快感
2 真与美
3 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
4 溢出的知识
5 超越认识主体
附录1 词语与声音
附录2 姿势

内容摘要
本书是阿甘本美学—哲学研究的一部新作。共分五章:科学与快感、真与美、享受的知识与认识的快感、溢出的知识、超越认识主体。第一章中,阿甘本辨析了“品味”(gusto)一词的词源,并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了品味在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中的演进,由此探讨认知的快感。第二章中,阿甘本的视角回到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即“真”与“美”上面。在这里,真实与美感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第三章中,阿甘本重新思考知识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认知真实的基础上,美感的培育问题。第四章中,阿甘本思考了当下知识的泛滥和深度的匮乏问题,由此又回到第一章中提出的问题:在认知过程中,如何享受知识带来的快感?第五章中,阿甘本提出,若要获得更真实和美好的知识人生,则需要将认知这个行动内化为本己的活动,由此超越狭隘的自我主体,将自身放到更为真切的认知体验之中,这才是美学和美育的根本路线。
本书以阿甘本擅长的散文短章写就,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颇为生动、有趣。

精彩内容
与赋予视觉和听觉的优先地位不同,西方文化传统将品味划为所有感觉中最低端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快感将人与其他动物统一起来(《尼各马可伦理学》1118a)。在人们看来,我们不能在这种感觉中找到“任何道德”。即使在黑格尔的《美学》(1817—1829)中,品味也对立于两种“推想的”(teoretici)感觉,即视觉与听觉,因为“一件艺术作品本身不可能被品味,因为品味不能脱离其对象而自由和独立存在,而要用真正实践的方式来对待它,消解它和消耗它”。另一方面,在古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衍生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汇,在词源学和语义学上也与品
味领域密切相关,这个品味领域决定了认识活动:“智慧之人以此来源于品味(sapiensdictusasapore),这正是因为品味可以用来辨识不同食物的味道(sapore),于是,一个智慧之人可以辨识不同的对象及其动因,因为他十
分明确地分辨每一对象,可以用真理的直觉来判断它们。
”我们听到12世纪的塞维利亚的伊索多雷(IsodorodiSiviglia)曾如是说。同样,年轻的古典学家尼采曾在1872年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讲座课程中提到,“贤人”(saggio)关联于占希腊单词sophos:“在词源学上,它关系到品味(sapio)的词族,sapiens就是品味之人:saphs就是可以品味到的东西。我们谈到艺术中的品
味: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品味的形象得到大幅度的扩展。
在西西弗斯(Sisyphos)那里,品味的形式大大增强,便成为一种强品味(积极品味),甚至SUCus也属于这个词族。”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作者已经开始区分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将对美的判断和享受作为一种特殊关注。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品味”一
词采用了隐喻上的对立和附属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表明这种享有美的对象的特殊认识形式,以及判断美的特殊快感形式。在《判断力批判》(Criticadelgiudizio,1790)的第一页,康德就用他那常用的穿透力将品味描述为认识与快感的交错。在对品味的判断的讨论中,康德写道:尽管[这些判断]对认识事物毫无助益,不过它们仍然属于认识的能力,证明了这种能力与快感之间的直接关联……[这种关联]正好是判断力原则中的难题。
于是,品味问题彻底地呈现为“另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无法考察其判断,相反,它享有这种判断;或者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对我们尚不了解的规则的迅速而细致的应用”)和“另一种快感”(用来认识和判断的快感,正如
暗含在孟德斯鸠的“快感的节拍”[mesureduplaisir]的定义中的东西)的问题:快感的认识,事实上或者说认识的快感(如果在这两个表达中,在所有格上给出的是一个主观的,而不仅仅是客观的值)。
从亚历山大·哥特里布·鲍姆加登(AlexanderGottliebBaumgarten)开始,现代美学已经变成了对“另一种认识”的特质的研究,并确定了这种“认识”独立于理智认识(即感性认识[cognitiosensitiva]独立于逻辑[logica];或独立于“概念”的“直观”)。通过这种方式,美学确定了这是同一个灵智学(gnoseologico)过程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