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十六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0.01
5.6折
¥
72
全新
库存316件
作者曹林
出版社北大
ISBN978730130289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201946172
上书时间2024-06-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理论解读+思维训练+实战要素+案例分析立体全景式呈现融媒体时代时评写作方法
目录
目 录
自序 评论写作不仅是新闻职业的核心资本
第一讲 评论写作的知识准备
一、评论员需要养成自虐的习惯
二、请在精神上做好进入评论课的准备
三、寻找简单并怀疑它,寻找复杂并使之有序
四、随时记下碎片想法并培养专注力、深思力
五、养成建立自己资料库的习惯
六、习惯去跟人对话,而不是独自冥想
七、给自己创造公开表达的机会
八、培养“有证据”的质疑精神
九、慢一拍的能力
十、培养看数据来源的习惯
十一、别只寻找认同,兼听相反观点
十二、意识到局限性,避免走向极端
十三、对微妙变化的敏感
附:我和“求稳心态”的战斗 李菡
第二讲 跨越评论写作的心理障碍
一、评论写作心理障碍的几种症状
二、如何打破心理障碍,培养“想”的习惯
三、想法不是瞎想——思想中的“他者想象”
四、想法多了,评论自然就有了——评论的“养题意识”
五、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一步
六、学会看新闻后面的网友评论
七、一定要把想法写出来——跨越从“想”到“写”的障碍
八、在开放的平台上自由驰骋
第三讲 评论专业主义的内涵
一、同学们对评论的感性直观描述
二、评论专业主义之一:强大的内心
三、评论专业主义之二:对专业问题的敬畏
四、评论专业主义之三:历史主义意识
五、评论专业主义之四:程序主义意识
六、评论专业主义之五:超越泛道德化本能
第四讲 评论写作的表达效率
一、直话直说,不要绕来绕去
二、用收敛思维避免读者阅读“走神”
三、宁要片面的深刻,也不要肤浅的全面
四、亮点和论点体现在标题上 106
五、要有标题意识,但不可成为“标题党”
六、有冲突性的开头
七、结尾需要首尾呼应
八、事与理融合,不能“两张皮”
九、尽可能简短和直接的逻辑线
十、论点偏离由头,会让人感觉“扯远了”
第五讲 评论写作的抓手与钩子
一、评论的抓手
二、构思的过程要学会做减法
三、养成“先有标题再下笔写作”的习惯
四、标题要有感性的钩子
五、结构要简单清楚,别绕来绕去
六、开头不能只是由头和叙事
七、评论写作需要会讲故事
八、结尾不需要硬装建议性
九、应试评论的写作注意事项
第六讲 评论写作的语言和语态
一、警惕“政治八股”,避免空话
二、破除“罐头思维”,远离套话
三、别让正确的废话浪费评论资源
四、拒绝卖弄,拒绝掉书袋
五、好好说人话,别硬凑排比句
六、网络脏语言污染的不仅仅是语言
七、没文化却总爱装的标志就是满口金句
八、请文艺腔离评论远一点
九、避免战斗式战争式文风
十、“最美、最帅、最牛”之类的词语省着点用
十一、慎用标签化全称词语
十二、不知所云的翻译体请从汉语中走开
十三、评论文采可以这样加持
第七讲 评论写作的构思
一、构思不是胡思乱想,要有信息和观点综述
二、从既有评论中寻找灵感和问题意识
三、在“专业增量”中寻找评论的附加值
四、如何把自己调整进入最佳写作状态
五、找到一个靶子,用辩论姿态激活评论细胞
六、跳出评论的“性冷淡状态”
七、学会寻找评论的基准线
第八讲 评论写作的选题
一、跳出互联网依赖,看到选题盲区
二、选题要精准,抓住评论点
三、跳出伪问题陷阱,死磕真问题
四、有些热点忍着不评论就是理性
五、别无聊到从炮轰脑残言论中找快感
六、对极端个案不要过度阐释
七、评论选题要有大关怀和大格局
八、日常生活中获得选题的本能嗅觉
第九讲 评论写作的论点与角度
一、先定位角度再构思论点
二、在缺席和盲区中找到角度
三、好的角度在于多问一句“为什么”
四、在新闻的联系中寻找靓亮的论点
五、从自己习惯代入的身份中跳出来——让脑袋质疑屁股
六、看到别人的框架,构思自己的框架
七、逆向思维是需要训练的
八、钉住一个专业的视角并死磕
九、评论要防范“天使角度”和“圣母角度”
十、评论写偏,多是违反了批评的次序
附:你最缺的是失意时的那个吻 曹林
在耳光与亲吻中与孩子渐行渐远 曹林
白天不懂夜的黑 王昱
别让孩子在喜怒两极中战战兢兢 王昱
第十讲 评论写作中的事实
一、把事实从抽象事物中解放出来
二、你看云时热切,你看我时眼盲
三、如果纯粹从理论推导,狗屎都可以吃
四、评论永远不能跑在新闻事实的前面
五、别给“假新闻”找“真问题”的台阶
六、一事当前先问真假——辨别假新闻的几个技巧
七、学会质疑新闻的判断,多问一句“为什么”
八、直观事实与法律事实
九、准确的报道本身是它自己的最佳社论
第十一讲 评论写作的论证与论据
一、不要把论辩对象简化为傻子
二、避免“强为一方说话”的硬论证
三、论证不能脱离评论的基准线
四、告别“官宣”语言,不要直接奔向结论
五、警惕漂亮的修辞,克制巧言令色
六、远离教条思维——总有一个教条让你停止思考
七、充分的论据——有一分论据说一分理
八、论证的一些基本原则
附: 以屠呦呦贬低黄晓明是脑子进了多少水 曹林
第十二讲 评论写作的论证与结构
一、跳出道德判断陷阱,让评论有话可说
二、善用案例,避免一条新闻杠到底
三、吸取俞敏洪教训,避免案例中的反向论证
四、论证需要学会呼应,用呼应提高论证黏度
五、论证不能扯得太远,善用典型论据
六、在抽象与形象的阶梯上游刃有余
七、逻辑链条千万不能超过三个层次
第十三讲 评论写作的理性与思维
一、从“全面看问题”的思维巫术中跳出来
二、尊重真相,抵制简单化思维的诱惑
三、标签化思维泛滥与评论的退化
四、脑残病因在于脑补思维
五、评论要有“同情的理解”的思维
六、带毒新闻大行其道,评论要有杀毒思维
七、克制正义感的“静静思维”
八、时评写作中常用的几种思维
九、警惕闭合思维
第十四讲 评论写作中的因果判断
一、防范假性因果的新闻诱惑
二、简单的单一归因,粗暴却无力
三、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四、相关性与因果性
五、避免过度阐释特殊个案中的因果关联
六、跳出逻辑上的“幸存者偏差”
七、关于因果的一些错觉
附:关于性侵,几种不要脸的逻辑 曹林
老虎咬人事件归因中种种喷子逻辑 曹林
第十五讲 评论写作的逻辑
一、流氓逻辑
二、站队逻辑
三、“脑残粉”逻辑
四、意图伦理逻辑
五、个案统计
六、不当类比
七、以喻代证
八、滑坡谬误
九、偷换概念
十、诉诸权威
十一、虚假两难
十二、以人为据的谬误
十三、复杂问题谬误
十四、稻草人谬误
十五、“鸡汤”逻辑
十六、话题漂移
十七、同义反复
十八、俗语谬误
十九、诉诸无知的谬误
第十六讲 融媒体时代坚守评论的传统基因
一、时效压迫下守住事实这个评论生命
二、避免被网痞和爆款逻辑干扰
三、教育的“蓝翔化”和新闻的“民工化”
四、警惕“一句一段”带节奏的新媒体评论文风
五、没有交互性,则没有融媒体评论
六、理想能让我走得更远更出类拔萃
七、到传统评论岗位完成自己的代表作
后记 笛卡儿在怀疑前心里装着一个大千世界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曹林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时评界,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教授新闻评论课,既有资深的业界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心得,这使得本书在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同时,也具备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梳理。在力求跳脱教材式的传统结构的同时,本书尝试从融媒体时代语境出发,呈现时评写作的新特点与内在规律,传达理性、有效、负责任的时评写作理念。
《时评写作十六讲》由十六讲组成,每一讲都涉及时评写作理论讲解与思维训练、新时评写作案例分析,以及时评写作专题训练建议与学生习作点评等。对于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系学生的专业提升,以及各类考试中的评论写作水平的提高,本书可视为是一本“时评写作实战指南”,与此同时,本书更致力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的评论素养。
精彩内容
跳出伪问题陷阱,死磕真问题只有当拥有选题敏感时,才会关注那些真问题,而不会被伪问题牵着鼻子走。比如关于剩女剩男的问题,我写过这样一条微博:“剩女是伪问题,剩男才是真问题。其实,剩男也是伪问题,农村剩男才是真问题——农村光棍那是实实在在地剩下,甚至剩一辈子。甚至农村剩男也是伪问题,穷,才是真问题——哪有什么农村剩男,还不是因为穷。只要有钱,长得再丑,年龄再大,缺陷缺点再多,也不叫剩,那叫钻石王老五。这个定律只适用于男人,剩,就是穷。”当具备这种真伪问题的判断时,才不会跟着网友一起喊“老人变坏,坏人变老”,而会思考,为什么老人在今天会变坏?哪些人在骂老人?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传统媒体上老人的形象那么好,而在今天新媒体上却成了“老东西”?再继续深入思考,便会意识到话语权失衡,老人在新媒体上缺席,缺席的群体必然被妖魔化和污名化,缺席必然挨骂。这才真问题。
先入为主地判断,很容易掉进伪问题的陷阱。这要求评论员要有独立判断的意识,而不能跟着记者预设的立场走。记者写新闻时,为了弄一个大新闻,往往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用观念强做新闻,然后误导受众。比如下面这条新闻:某年《南方日报》发布了广东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50.3%的受访者表示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是医生,位列“最期待”职业榜首。有意思的是,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高考状元中,无一人选择医学专业。有至少20%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
新闻的标题是《高考状元无一人选择医学专业》,这就不是客观的事实判断,而有着明显的价值判断和观点倾向,预设这个立场后,再加上一些对部分医疗行业人士的采访,说这个行业有多苦多委屈,还常常遭遇医闹威胁,收入又低。这种诱导式采访和信息关联,形成了强相关效应,很容易在“行业很累很委屈”与“没有高考状元报考”之间,形成一种指向明显的逻辑链。
当很多评论员掉进这个逻辑陷阱时,有一篇评论很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伪问题,这篇评论追问,“状元”不报考医学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作者说:“事实上,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个结论是十分不靠谱的。以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我们学校的医学属于强势学科,每年招收医学生的分数都是非常高的,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它可是八年制,会让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但该专业在很多省份的分数线都是第一,高过热门且强势的工科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所以,仅仅是几个‘状元’没有报考而已,要说医学专业被冷落了,还真有些危言耸听。”作者用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就把伪问题戳破了。
这篇评论继续论证:“回归到该新闻报道,不得不说,该调查所呈现的一些数据,不但没有说明医学被冷落了,反倒还让我们看到医疗行业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糟糕,或者至少说它是正常的。比如,‘至少20%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一个数据啊!反过来看,那可是有将近80%的医学院毕业生在从事医疗行业啊!这不知道比其他专业好到哪里去了。就像我们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后从事媒体行业的学生,毫不夸张地说,20%都不到。”作者思维很敏锐,从20%看到了数据的另一面,竟然有80%的学生坚守自己的专业,这个比例其实是很大的。
评论进一步指出,“伪问题”背后是一种“真情绪”,“‘超七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明显只是一种情绪表达,根本不足以说明医学不讨人喜欢。而假如我们留意这种情绪的话,其实它存在于各行各业,比如媒体人不想让子女学新闻;律师不愿意让子女学法学;教师不愿意子女以后做教师;甚至官员还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后从政呢……但这些话,又有多少是真心话呢?恐怕只有农民不想让自己的子女以后继续种地吧。”这是非常有力的论证。
接着看另外一个案例。媒体曝出一条新闻,称南方某大学教授建议,取消女生第一节课,7点到9点用来化妆。那位教授是这么说的:“女生应有充裕的时间来打扮自己,能跟上10点的第二节课就好了,从7点到9点的时间应该用来化妆,然后再优雅地进入学堂,于是男生因为美的感动和鼓励,就会赢得奋斗的动力了。”这番言论不仅引发网友热议,更是引起了多名女权主义者的抗议。一个女权主义者评论说:“化妆,或说过度的身体投资,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本应反思;而为鼓励男生而化妆而迟一小时上课,女生和家长都不会同意。但愿你是开玩笑。”其实,“取消女生第一节课,7点到9点用来化妆”本就是一个玩笑,反讽一些女孩子早上第一节课迟到太久,姗姗来迟。对于这样一个玩笑,一本正经地去评论,上纲上线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真成了大笑话。
再看这条新闻《东华男生千米跑后晕倒,抢救无效离世》,这一事件不仅让家长忧心忡忡,更是为学校敲响了警钟。长跑该不该在高校中取消?孩子们应该如何加强锻炼,才能避免这样令人惋惜的事件再次发生?对于高校长跑及体测,你怎么看?——对于媒体设置的上述种种伪问题,一位评论作者反讽说:“嗯,应该取消。另外,幼儿园竟然发生老师虐童事件,建议取消幼儿园;高校经常有学生自杀,建议取消高等教育。”一个男生千米跑后晕倒,应该反思的是这个学生的体质问题,而不应该去反思长跑的体制问题。
评论员尤其要防范网络情绪所制造的一些伪问题,一些新闻扎堆发生,很容易对公众形成一种误导。比如下面这两条新闻:“10月26日中午,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家园门口,一位年轻姑娘走下台阶来到路口,人行道绿灯亮起,所有车都停下等候,姑娘趁此时穿过马路。突然,一辆奥迪车从后方高速冲出,没有任何减速迹象,瞬间撞毁了前方多辆车,并压住了这位过路的姑娘。”“北京的哥李师傅按照交通规则停在停车线内等待红灯转绿,此时一辆装满石料的大货车为了避让另一辆忽然压实线并线的小轿车向右急转弯,结果发生侧翻,货车连同成吨的巨石正好压在李师傅的车上,在距家仅10分钟车程的地方,李师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网友归因说:几起车祸有个共性,不守规矩的活着,守规矩的却死了。很多人惊呼,还有没有天理,这让守规则的人情何以堪?法律为什么保护不了守规矩的人?让我们这些守规矩的人如何有规则自信?——这些判断很有带节奏的能力,用坏逻辑设置了坏议题和伪问题。“守规矩的却死了”,把问题归于“守规矩”,完全是搅乱人心和颠倒是非。真正的矛头指向应该是那些违反规则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守规则,制造了惨烈的车祸。正确的反思姿态应该是:你们看,那些不守规则的人在制造着多少罪恶和悲剧,牵连了多少无辜者。车祸跟“守规矩”没有关系,不是“守规矩”导致了死亡,而是别人的“不守规矩”。
人们不要被那些因果错乱的坏逻辑所误导,不要被“守规则的人死了”这样的坏命题所污染,而去怀疑和动摇自己的规则信仰,变成那种“守规矩会吃亏”歪理的信徒。不要因为世事太过复杂,而背叛了你的单纯、正义和善良。
个案只能动摇那些原本就不够坚固的东西,所以滋生了“守规则的人死了”这样的坏议题,不仅是一种社会情绪,更说明很多人骨子里对规则缺乏坚定信仰,并没有把规则当成一种内心认同的律令,而是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规则。规则对自己有好处,那就遵守,没有好处的时候,那就不遵守;今天有好处,就变成一个规则支持者,明天没好处了,就完全抛到脑后。
在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下,当然容易处于摇摆之中,随时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改变,随时被一些新闻中呈现的个案所干扰——看到新闻说“有人扶摔倒的老太太被讹”后,立刻惊呼和撒娇“以后谁还敢做好人”,而不会把“做好人”当成一个做人原则;看到新闻说“守规矩的人被车撞死了”,就感慨地说“以后谁还敢守规矩啊,你看,不守规矩的却活下来了”;看到新闻说在某海难中“听老师话的学生被淹死了,而不听话的却没事”,就反思“以后还要不要听老师话了”。或者,是一种“比烂”的心态,我守规则,其他人却不守,我不是吃很大的亏了?
其实,即使从“好处”的角度看,遵守规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比如,遵守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绝大多数时候能让自己更安全,也让别人安全,但不排除在极少数情况下,当有人不守规则时,你遵守规则却遭无妄之灾。但这只是个案,不能因个案统计而怀疑规则的必要;更重要的是,问题不是守规则造成的,而是恰恰相反。然而,容易被个案干扰的规则实用主义者,看不到这些方面,用一种根深蒂固的“害怕吃亏”的心态,对那些“守规则吃亏”的新闻格外敏感。
再举另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关于罗尔事件引发的讨论。用力过猛的网络募捐和用力过猛的网络感动引发质疑后,变成了用力过猛的网络愤怒。看到一篇反思这一事件的评论,一看标题就让人很反感——《低智商的善良,不如高智商的冷漠》,嘲讽那些善良的捐款者。我喜欢另一篇文章的标题所表达的善意——《你被罗尔的话打动了,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是啊,感到羞耻的应该是说谎者,而不是被悲情的故事所感动的人,悲悯和同情是人之常情,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保持着这种悲悯感,而不能因为一些欺骗就失去悲悯和同情的能力。
《低智商的善良,不如高智商的冷漠》,这是一个“三观”不正的坏命题。面对复杂的世事,我们固然需要判断力,爱心拒绝被消费,但不是让你对苦难无所作为、无动于衷,不是让你失去同情悲悯之心。在罗尔事件中,应该批判的是说谎者,而不是把矛头指向人们单纯的善良。欺骗应受惩罚,不能因为欺骗就为自己的冷漠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善良的能力。罗尔事件带来的应该是理性,而不是冷漠。
舆论场常常情绪化地生产一些有着强烈诱惑的伪问题,这正是评论员这一职业必须存在的理由——死磕真问题,捍卫这个社会的“三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