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民国江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2.19
2.9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未鸣,韩淑芳 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3715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998870
上书时间2024-06-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目录
我所认识的杜月笙
杜月笙和“天下第一堂会”
抗战时期杜月笙在香港
王亚樵与杜月笙的一次较量
王亚樵其人其事
黄振世与杜月笙渔界争霸
旧上海的大赌窟——回力球场
浪迹街头的艺人——老北京的街头巷尾之一
旧社会的女说唱艺人
旧天津的混混儿
旧天津乞丐种种
闲话“洪帮”
话说青红帮
西康雅属的袍哥
张作霖与东北绿林
迷信诈财的“江相派”
仇瞎子易卜星相的骗术
闯关走私记
川江烟毒走私见闻
闯江湖在青岛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摘自《纵横》杂志,内容主要选取了有关旧社会江湖的文章。选取的文章内容有关于杜月笙如何崛起的,有关于王亚樵和杜月笙冲突的,有关于街头流浪艺人的,有关于青红帮的,有关于袍哥的,还有关于旧社会说唱艺人和街头混混的等等。
精彩内容
我所认识的杜月笙马赓伯口述张松美整理我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新闻报》从事新闻摄影始,至今已有60余个春秋。由于职业关系,在旧上海,我曾接触过一些达官贵人、豪富巨贾、海上闻人、大亨名士等。
曾经横行“十里洋场”,势力超过黄金荣、称霸上海滩,名震中外的大亨杜月笙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是上海浦东人。早在青少年时代,便从长辈们的口中知道了杜月笙这个名字;再几经社会上小市民的口头渲染,更给杜月笙添上了传奇的色彩,从而也使我对其增加了神秘感。但是,自从杜月笙成了《新闻报》的董事,我与之接触的机会多起来之后,我的神秘感也就不攻即破、
自行消失了。
杜月笙年少失学,胸无点墨。自从他跻身上海黑社会头子,成了举足轻重的闻人大亨之后,便拉拢新闻界人士,为自己大造声势和舆论。各家报馆都希望这位大亨能作为自己的靠山,因而竞相为其吹嘘。
创办于1893年的《新闻报》,其发行量当时居全国各报之首。自从杜月笙发迹后,《新闻报》便一再刊登文章,为杜月笙发起举办的各类慈善事业进行鼓吹,将杜说成是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闻人,极尽歌功颂德、美化粉饰之能事。精明干练、老谋深算、附庸风雅的杜月笙摇身一
变,竟也成了《新闻报》的董事之一。
除了杜月笙外,《新闻报》的董事还有:金融界的巨擎虞洽卿,以及王晓籁、钱新之、秦润卿、史赓、汪伯奇、汪仲韦等人。其中汪伯奇是《新闻报》第二代总经理,其弟汪仲韦任协理(副总经理);史赓是报业托拉斯掌握者之一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之子。从1929年起,当《新闻报》转入中国资本家手中后,史量才曾一度取得该报70%以上的股票。
《新闻报》召开的董事会,是一年一度的例会。这样,杜月笙照例每年都要来新闻报馆开会。他每次都是乘坐英国的“别克”轿车前来。当轿车疾驰至报馆门前要然停下后,随身的保镖便一手紧扣左轮手枪的扳机,一手迅速
地拉开车门。杜月笙尾随保镖,敏捷地猫腰钻出轿车。他右手攥根“司的克”,左手提起长袍,疾步走进报馆大门。汪伯奇总经理等人忙迎上前去,陪同杜月笙登上二楼,来到董事长室。
这间董事长室估计30平方米左右。室中央放置一张椭圆形的台子,周围排着一圈座椅。杜月笙一走进去,便与等候在那里的诸位董事拱一拱手,接着就寒暄起来。那些董事对杜月笙笑容可掬,还有少数人甚至显得诚惶诚恐。
他们张口闭口,一口一声“镛老”。杜月笙也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淡淡地说上几句,然后莞尔一笑,算是答礼。
记得第一次见到杜月笙时,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便仔细地打量了他:40有余年纪,中等身材,佝偻着背脊,平顶头,双颊瘦削,额骨隆起,面庞清癯而猥琐,眉头颦蹙,目光锐利,身着长袍马褂。唯有当他沾沾自喜或与人答礼时,那漠无表情的脸上才露出一点笑意。
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