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99 5.6折 55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曼菱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4554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1201907785

上书时间2024-06-1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目前的教育,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都饱受诟病。那么何为真正的教育?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在物质、经济都匮乏的情况下,三所性格完全不同的学校,是如何缔造了这么一个星光熠熠的校园?是如何培养出了如此多的人文、史哲、科技等各界的大师?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世界上第一个合成出人工胰岛素的邹承鲁,“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等等。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杨振宁认为,西南联大的本科教育比当今美国最著名大学还要好。为什么会这样?看完本书,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作者简介
张曼菱,云南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成名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改编为电影《青春祭》。1998年回云南工作,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传播工作。创作有小说《唱着来唱着去》,散文集《北大才女》,回忆录《中国布衣》《北大回忆》,评论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史话《西南联大行思录》等。制作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 

目录
序:从“传说”到寻觅
第一章  南迁
  散漫北大——敏捷清华——南开校殇——书生应变——父女逃
  逸——姚家胡同吊——“移栽桢干质”——“气节”说——驻衡
  湘——“参军”与长沙大辩论——留学者归来——教授当家——
  “祖国的花朵”——“游子身上衣”——少年眼中的祖国——运
  送设备——步行团——“民气”——花篮佳话——望断云山
第二章  山城
  借住校长楼——“陋室”——女生开旅店——“第二故乡”——
  “蓝帕帕”——山水人情——云南的蓝天——“无取、无求、无损”
  ——云南人的脾气——法官怕教授——《翠堤春晓》的由来——南
  屏大戏院——“宜结良缘”——巾帼慕英雄——牢实的人们——革
  命姻缘——潇湘韵事——联大学生办教育——流亡者的家——周
  家大院与“雷稀饭”——“南渡”忧愤——歌德的精灵——为云
  南做水利——制冰——新校舍——“吃饭原理”——“煤油箱子大
  学”——茶馆学风——“三剑客”——记账与放炮——洗床单和刻
  蜡版——跑警报——“记得少年春衫薄”——杨武之:父训与《群论》
  ——闻一多:“诗化家庭”——朱自清:赶马人的披风——贺麟:
  总是在争论——杨振宁:黑屋里听故事——赵忠尧:“中和肥皂”
  ——闻一多:制印——费孝通:假奶粉一梅贻琦夫人:“定胜糕”
  ——王力夫人:为“白药大王”织毛衣——芮沐夫人:卖掉家传金
  器——一个群体的后面——联大学生盖房子——中国乡绅——“最
  真挚的朋友”
第三章  弦诵:教授“立”校
  教授是学术的核心
  相互敬重——互借文稿——“图书、机械、设备都有”——吴大
  猷造光谱仪——胡适寄书——“思想上的马帮”——“怪人沈有
  鼎”——刘文典骂人
  教授树立学风
  大师上基础课——师生互教——名教授带队考察——潘光旦调查
  土家族——老师身教言教——“零分”与拳师——“老师本身就
  像一本教科书”——“读书要有兴趣”——创造的冲动与享受的
  冲动——书桌上的公式——“要看到世界”——中美教育比较
  教授发现人才并决定培养方式
  人生的扭转——“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到老师家去上课
  教授引导学生志向
  “科学救国”——“校花”学地质——研究植物最好的地方——
  校园情调——训导长查良钊
  教授传授学术和对民族的热情
  那个笔记本——教授按自己的理解讲课——“百年陈酒”——叶公
  超上语音课——吴宓讲英国文学史——钱穆讲中国史——罗膺中讲
  杜诗——马约翰教女生体育
  教授关怀社会
  李继侗考察荒地——人口普查与大理演讲——张奚若逸事
  教授指导社团
  闻一多指导新诗社——美术社画挑夫——吴宓组建“石社”
第四章  弦诵:“无为而治”
  完善的流程
  “教授治校”——刘文典被解聘——校长管教学——淘汰率高——
  梅贻琦风范——课程设置——国文课是必修的——“一年级不分

内容摘要
本书是张曼菱十余年来年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本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精彩内容
一位哲人说:“人生就是选择。”在“国难”面前,很多人的选择,最终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选择。
1937年夏天,“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对中国发动了大举进攻。
然而,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眼中,这反而是“好事”。闻一多在信中对妻子就说过这样的意思:“七七事变”意味着中国的全面抗战必须爆发了,那种苟延的耻辱局面从此结束。是生还是死,已经不容再回避。
入侵者自北而入,随着北平古都的沦陷,机关、学校、各类事业与团体开始撤离,形成滚滚巨流。在中国大地上,你可以称为“逃难”。然而,这些人不仅仅是在逃,他们带走了大量的设施、书籍以及一切为民族复兴所必需
的物资与人才。他们是怀着在另一条战线上献身的斗争意志离去的。
人们暂时地让出了自己的家园国土,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这个民族生存的信念和力量。
国家还在。人民在,信念在。
这就是“南迁”。
在这滚滚的巨流中,北大、清华、南开是一群特殊的团体。
这三校,本来就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领军团队。他们直接受到最高层的关照与指挥。三位校长与蒋介石及高层人物都关系密切。三位校长之间有着亲密的学缘关系,感情、信念牢不可破。
日寇入侵前夕,这三所最高学府都正在进入它们的黄金时段,不仅有着卓越的领导人,体制已臻完整,校风各自鲜明。其勃勃生机,可谓后世无及。
在西南联大校歌里,将三校南迁的过程列为:“辞宫阙”“驻衡湘”“在山城”。
这样划分是有其历史内涵的。这是一个地理转移的过程,一个空间与时间的路线;而在这窘迫的过程中,完成了这群学人在观念、精神和相互关系上的磨合认同;完成了他们在国难面前的精神转变与文化抵抗的准备,从而为下面的八年坚守,打下了一个充分坚实的基础。
国难逼迫中国高层知识界走出象牙塔,踏上重归民间的文化之旅。当史家陈寅恪怀着丧父失家的哀痛,随学校来到滇南重镇蒙自时,他写下了“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可待来生”这样悲观的诗句。这里面既有国力战况现实悬殊的原因,也有作为一个近代世家所承受的历史悲凉感
,和陈先生在撤离时丧失典籍、眼疾危重的沉痛悲愤。
而南迁,终于没有变成“南渡”。
陈寅恪过悲的预感并没有成为现实。20世纪在中国发生的战难,最后以国际性的大胜利为结局。后人于是把光复后的返乡,按陈先生的诗句称为“北归”。
抗日战争,一面是遍及北中国的南迁,一面是中国正在走进时代大潮流,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和对古老资源的整合,终于与世界上最强大最优秀的国家并肩为反抗法西斯而战斗,直到最后胜利。中国,因为将士与人民的英勇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