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北到南看建筑
  • 从北到南看建筑
  • 从北到南看建筑
  • 从北到南看建筑
  • 从北到南看建筑
  • 从北到南看建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北到南看建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26 3.8折 88 全新

库存3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天华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01617777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31367328

上书时间2024-06-1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天华,甲申岁尾生,196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后又师从有名园林家陈从周教授研读古典园林,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退休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主任。主要从事园林美学、建筑美学、中西建筑文化的研究,著作有《园林美学》《旅游美学》《巧构奇筑》《华夏园林》《中西建筑艺术比较》等十数种。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宫殿坛庙
第二章 佛寺道观
第三章 佛塔种种 
第四章 园林巧构
第五章 古桥奇趣
第六章 巧筑拾遗

内容摘要
《从北到南看建筑》是一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建筑美学作品。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之一。它既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实用设施,又是巨大的艺术作品。中国古建筑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有近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历史,这是世界建筑文化中独一无二的,也是一个奇迹。这些散布在祖国大地上的古代巧构奇筑都是中华民族用木与石携程的历史,是古代文明的见证。本书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历史,内容涵盖宫殿庙坛建筑、佛寺佛塔艺术、古典园林、古代桥梁等建筑类型,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带领读者畅游神州大地,告诉读者怎样欣赏中国各类古建,展示中国古建的奥妙与美妙。作者刘天华老师博闻强识,带领读者们游览穿梭于历史空间和建筑空间,从美学角度介绍建筑。本书亦是一部文采斐然的建筑美学入门读物。

主编推荐
知识点全面——建筑美学、历史、地理、古典文学等知识范围一一涵盖。语言优美——作品中结合古典诗词对巧构奇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文笔细腻优美,对细节描写体察入微,对宏观环境叙述流畅磅礴。地理范围广——涵盖了几乎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古代建筑,从北京到西藏,通过建筑勾勒出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风貌。四色全彩——配合文物实物照片插图,内文版式舒朗、典雅、优美,突出重点文物,阅读感受很好舒适。

精彩内容
 翻开世界建筑史,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古建筑——那些仅仅满足人类最基本生活要求
的棚屋或民居,并没有留下多少记载。相反地,作为各地区、各民族建筑文化代表的倒是那些为数不多、也并不实用的宫殿、
神庙和其他服务于精神生
活的建筑类型。美国文化史学家卡佐在《奇事再探》中说:“在特定的时期和地方,有才能又有精力的人们都会各自建造大型永久的建筑来部分表现他们的文化。”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必然要为统治者所攫取,他们对建筑文化的贡献就只能通过那些为统治者服务的大型永久性建筑表现出来。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代表建筑文化的大型建筑的种类自然也
不同。如果说西方建筑史实际上是一部以神庙、教堂为主的宗教建筑的历史,那么中国建筑史便是一
部以皇城、宫殿和礼制建筑为中心的历史。因此,要探究中国建筑文化中的奇观,首先便要谈谈宫殿和坛庙。宫殿是天子住的,坛庙是祭拜天地用的,在古代,它们都是体现天人关系的特殊建筑。
高台上的伟构宫殿是我国古建筑中最
重要、最庞大的体系。宫殿直接为最高统治者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能得到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所以往往能够集中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最高建筑艺术和技术水准。然而,由于我国古建筑采用的木结构系统比较容易损坏,而皇城宫殿又是朝代更替时军事斗争或权力斗争的主要攻击目标,宫殿造得快也毁得快。像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后一
把火将覆压数百里的宫殿烧个精光的毁坏事件,历史上是屡有发生的。因此,那些曾经光辉灿烂的历代皇宫都已化作过眼云烟
,留至今日的,唯有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让人略感欣慰的是,在古代许多历史与文学作品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有关宫室的资料,与我国其他类别的古建筑相比,这些文学记载称得上详细。另外,地面上的建筑毁
坏了,但地下尚有遗迹可发掘。近几十年来古建筑史的研究,使人们对秦汉以来重要的宫殿建筑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有些还绘制出了复原图。所
有这些,都是我们宫殿探奇的重要依据。
“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这是古代历史学家对先秦宫殿的评语。今天,习惯了传统的沿水平方向建造建筑群体的我们,已很难想象古代高台建筑的模样了。就是西方人,在看遍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以后,也得出了“我们占领着空间,他们占据着地面”的片面结论。其实,我国古代建筑,也曾经经历过向高空发展的时代,而且起步要比西方早得多。在建筑文化初创阶段的商代和周代,几乎所有为统治者服务的“高级”建筑均建在高台上。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