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37 3.6折 59 全新

库存4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朴宰莲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9840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31463439

上书时间2024-06-14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亲密关系该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韩国主要网络书店Yes24、韩国大型连锁书店教保文库年度选书!
◆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常常一不小心,扭曲成对亲近之人脱口而出的伤人话。
◆跟随本书,认识自己为何总说出难听的话,了解伤人话背后自己的真实需求。
◆阻碍对话的6种自动思维:判断、指责、强迫、比较……◆影响交流的11种认知偏差:二分法思维——“二极管”、选择性提取——只听得到想听到的、个人化——那句话一定是在针对我……◆作者韩国专业心理咨询师朴宰莲为现代、三星、SK、斗山和乐天等大型企业举办多场演讲及研讨会。
◆资深译者谢恭霓倾情翻译,尽显原文字里行间温暖与耐心的力量。
◆在倾听和回应他人时,即使是说话方式的微小变化,也足以改变彼此的关系。
◆翻开本书,获得真诚又顺耳的说话方式!

作者简介
【韩】朴宰莲(박재연)
韩国汉阳大学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硕士。曾为社会工作者、单亲家庭、父母和教师举办讲座,后成立瑞普人类研究所(Replus Human Research Institute),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通过对话搭建健康的互动关系。朴宰莲已为现代、三星、SK、斗山和乐天等大型企业,医院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以及IT公司和初创公司举办多场演讲及研讨会。
曾出版《言语是完成事情的专享方法》等帮助人们构建健康对话的书籍,并捐出部分作品版税,用于保护遭受家庭虐待的儿童。

译者简介:
谢恭霓,韩语资深译者,韩国东国大学文艺创作专业博士,译有《鹿川有许多粪》《奉俊昊的全部瞬间》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让关系产生隔阂的对话因素
自动思维 聊得越多越容易争吵  003
认知偏差 在同样的情况下,不同的判断会造成思维的差异  017
核心信念 塑造性格的刻板思维  029
第二章:沟通式对话:建立幸福关系的对话方式及其要素
……
第三章:回应对方的倾听练习
第四章:表达自己内心的练习
第五章:维持健康关系的分享练习

内容摘要
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常常一不小心,扭曲成了对亲近之人脱口而出的伤人话。
我说出口的话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我对你发火是因为你不在意我。 →我想要归属感。
你再用这样的方式说话,我们就算了吧。 →我希望被她理解和公平地对待。
你为什么要左右我的生活? →我希望母亲尊重我的选择。
要不是你没出息,我至于为你这么操心吗? →我想保护孩子,不希望孩子受伤。
跟随本书,认识自己为何总说出难听的话,了解伤人话背后自己的真实需求,原来,我们有办法让亲密关系变得舒适又幸福。

主编推荐
◆ 亲密关系该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
◆ 韩国主要网络书店Yes24、韩国大型连锁书店教保文库年度选书!
◆ 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常常一不小心,扭曲成对亲近之人脱口而出的伤人话。
◆ 跟随本书,认识自己为何总说出难听的话,了解伤人话背后自己的真实需求。 
◆ 阻碍对话的6种自动思维:判断、指责、强迫、比较……
◆ 影响交流的11种认知偏差:二分法思维——“二极管”、选择性提取——只听得到想听到的、个人化——那句话一定是在针对我……
◆ 作者韩国专业心理咨询师朴宰莲为现代、三星、SK、斗山和乐天等大型企业举办多场演讲及研讨会。
◆ 资深译者谢恭霓倾情翻译,尽显原文字里行间温暖与耐心的力量。
◆ 在倾听和回应他人时,即使是说话方式的微小变化,也足以改变彼此的关系。
◆ 翻开本书,获得真诚又顺耳的说话方式!

精彩内容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前言节选)我刚上小学时,父亲每次在打了我之后,到了晚上又会觉得对不起深爱的女儿,内心十分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对不起”,只是会问一句:“你还好吗?”我回避父亲的视线,回答说:“还好。”即使心里很想大喊“我不好,我觉得很痛”,却因为害怕表达真实的自己,所以说了谎。
我在演讲和著作中讲过很多次,我是因为自身的童年经历而开始关注“人际关系内在的暴力性”,从而对决定一段关系的“对话”产生了兴趣。
何为表达?何为倾听?
有时候,我们很想正确表达,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与倾听,就算心里明白,也很难真正做到,于是经常会伤害到对方,导致与珍视之人的关系出现隔阂。
对话是表达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可以展现出我们的人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对话态度。我们是既能够培养,也能够破坏自己的品格的。
学习对话,并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改变我们的人品。对方不会突然认真听我们说话,讨厌我们的人也不会突然开始喜欢我们。但是,我们看待对方的视线会发生改变,变得更加理解对方。我们还可以鼓起勇气,通过对话的技巧与方式使状况完全发生改变。
“成功”对话的两个前提条件只要开始对话,每次都会事与愿违,心里感到不适,事后还觉得后悔。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请务必记住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
现代人似乎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死。为了未来可以拥有更成功、更安全的生活,大家现在必须积极地做准备。所以,我们会推迟陪伴深爱的家人和朋友的时间,认为与子女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不必着急。我们似乎永远不会死,会一直活下去,这种观念在争吵中也有所体现。就算是面对深爱的家人和朋友,我们在发怒时也会拼命地互相攻击,坚持认为自己没错,甚至挥起拳头,刻意说出最能戳痛对方内心的话来。我们总认为,以后会有和解、道歉的时间。
但是,我们总有死去的一天,而且时间未知。所以,活着等同于死去。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上,却也距离死亡近了一天。
我们早晨说出口的一句狠话,可能会成为深爱的父母这辈子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求得他们的原谅。我们不断推迟陪孩子的时间,错过了小小的幸福,今天却可能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最后时光,我们闭上眼睛的瞬间,可能再也无法为孩子留下片刻的记忆。
只要记住“我们总有死去的一天”,就会意识到那段记忆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明智地选择如何表达与倾听。
第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言行。
早晨睁开眼睛,我们会习惯性地思考“今天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今天想做什么”。如果只集中于“应该做什么”,就算完成了那件事,也很难发现那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即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却很难确认那件事满足了自己的欲求。这种义务性的生活态度,会让我们逐渐忘记自己具备选择的力量。
对话也是一样。人们总是把“对不起”当成一种义务,把“谢谢”当成一种形式,甚至“我爱你”也只是一种习惯。
比如,对方说“今天很累”,可是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次这句话,不想再听到了。于是,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回答:“真能抱怨啊。”或者:“只有你一个人累吗?”我们未经过认真思考,不自觉中说出口的话,构成了我们的对话,最终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这种回答在对方给予的刺激与我们展示给对方的反应之间没有任何空间,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回应。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将一起练习在心灵空间中暂时停顿、呼吸、保持好奇心,然后选择自己的言行。只要认识到我们的反应会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品质,这就足以成为我们重新学习对话的理由。

媒体评论
◆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和丰富的例子,这本书帮助读者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有多少人际关系被文字打乱了,并帮助读者意识到,即使是说话方式的微小变化,也足以改变你们的关系。
——News N Book,韩国图书出版新闻网站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要说好却并不容易。你一定有过在与对方交谈遇到麻烦的时候,那是因为你的意图被误解了。这本书揭示了说话者该如何准确地向他人表达他们的意图。
——孙敏奎,韩国图书网站Yes24人文类书评人

◆我同作者学习了两年的沟通方法,并从中得到了成长。
——朴永万,韩国商工会议所会长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想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的人。
——韩国读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