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黑雪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77 4.9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内蒙古翻译家协会|责编:陈晓帆//袁艺方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04490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883360

上书时间2024-06-1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黑雪? 【001】
陈萨日娜 著 陈萨日娜 译
母亲的眼睛? 【017】
高?乔拉布杰 著 韩淑梅 译
伊茹恒? 【031】
敖登格日勒 著 哈森 译
乡神? 【043】
汗达 著 哈斯格日乐 译
怜子之情? 【065】
准噶尔?巴图查干 著 马英 译
嘎嘎额吉? 【071】
额日敦其木格 著 包国美 译
拉布杰铺子? 【099】
辉腾布拉格 著 S?哈斯 译
紫石之痛? 【111】
乌日娜 著 哈斯格日乐 译
阴霾下的小草? 【125】
敖?娜日格乐 著 照日格图 译
珊瑚戒指? 【151】
莫?浩斯巴雅尔 著 赵朝霞 译
借来的生活? 【159】
王满都呼 著 赵朝霞 译
佛佑之乡? 【185】
吉?清河乐 著 海风 译

内容摘要
该书精选蒙古族作家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代表作,包括《黑雪》《母亲的眼睛》《伊茹恒》《嘎嘎额吉》等十篇翻译成汉文集结推出,视角独特,语言朴实流畅,情感淳朴真挚,在不长的篇幅里,或塑造一个人物,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回眸一段历史,反映了草原民族的现实生活或某些历史记忆,文笔和思想情感都比较质朴,展现独特的民族风貌。

精彩内容
黑雪陈萨日娜?著陈萨日娜?译心里堵得慌,总觉得要发生什么。是因为太热吗?我漠然环视了一下屋内。我租的是一个月二百块钱的用简易板材隔开的一间房。屋子的总面积不过十几平米。我们用工地上捡来的木板把这屋子隔成两个部分。里面的七八平方米充当卧室,外面的三四平方米成了厨房。哈日浩特的初冬寒冷得无情,但是我们不缺煤。熊熊燃烧的铁炉像个永远吃不饱的野兽般吞噬着黑色的固体,散发出烧灼般的热度,也排解出很多没有烧尽的黑灰色的煤灰。孩子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呼德买给他的五毛钱的塑料水枪。刚刚因为用它喷得满屋子水,被我打出来的几滴眼泪还挂在他脸上。我凑近儿子亲了亲他毛茸茸的额头才发现那里不只有泪水,还有汗水。孩子满脸、满身都是汗水,枕巾已经湿透了。我跑过去开了门。一股刺骨的寒流伴着参差不齐的煤味瞬间闯进了屋子。我忙又关上了门。我也不敢灭掉炉子。这间房是用石头砌成的。石屋徘徊在外边的寒冷和煤块的热度之间,热就热得猖狂,冷就冷得彻底。如果灭掉炉子,明早的我们很有可能成为冰雕了。
隔壁屋里传来巴图雷鸣般的打鼾声。他昨天捡煤的时候腿受伤了,所以今晚没出去捡煤。他那破烂不堪的三轮车停在我们门前狭窄的胡同里,一副进退两难的样子。月光被煤屑过滤了,光线里多了几分忧郁,洒向大地的时候也洒下了很多煤屑。我看了看手机,已经十一点了。这会儿呼德和哥哥他们也该在汗流浃背地捡煤了。
隔壁的手机响了,虽然没有盖过巴图的打鼾声,但是在这冷漠的夜里显得有点慌乱。巴图的打鼾声没有中断。手机铃声倔强地急促地响。四十秒钟后传出巴图迷迷糊糊的懒散的声音:“嗯?”过了五秒,巴图的声音突然变得清醒、变得激动起来,估计身子这会儿也坐正了:“什么?你说什么?苏和被煤埋了?啊?啊?我的天啊!我的佛祖啊!”紧接着隔壁屋子的门被莽撞地推开了。那辆进退两难的三轮车发出了足以让整个夜色都战栗的声音。冰冷的夜晚突然就喧闹了。月亮像听不得喧闹的神经衰弱的老人一样躲进了云层背后。巴图的三轮车呼啸着呻吟着驶出了胡同,驶出了这条街。
三轮车的呻吟声辗压着我的神经驶过去了。我的心里始终不能平静下来。我精神恍惚地坐了一会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巴图歇斯底里的喊叫总是在耳边回响:“苏和被煤埋了?苏和被煤埋了?苏和被煤埋了……”我站起来。我又坐回去。我给炉子添煤。我掀开儿子的被子。儿子身上的汗水渐渐地蒸发了。我身上的汗水却越来越多,好像儿子身上的汗水都移到了我身上。
不知时间过了多久。巴图的三轮车踩踏着整个哈日浩特的夜空喧嚣又无措地驶进了胡同里。我飞快地跑出去。月光投在巴图那张煤炭般黑色的脸上,悲凉已经淹没了他那双忧郁的眼睛。我向前走去,心在怦怦怦乱跳,弄得我的脚步也变得深浅不一。我害怕走近车厢,害怕看到残酷的可怕的东西,但还是不由自主颤颤巍巍地一步一步靠近。巴图大步向前拦在我面前,用大巴掌蒙住了我的眼睛:“回屋去!”他的声音在颤抖。一滴温热的泪水滴进我的头发里。我的心在那一刻突然停止了。生命真的有这么脆弱吗?昨天下午他还那么天真无邪地向我笑,跟我耍嘴皮子。还用那双纯真得有点傻气的眼睛看着我说,将来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媳妇。可是现在他却无声无息地躺在这冰凉的月色下……接着又传来一阵三轮车声,但是感觉那是在天上飘的,就像雷声,很远很远的雷声。呼德和哥哥回来了。他们跳下三轮车的时候冰冻的大地发出咚咚的响声。那琴、海日汗、朝鲁、胡布秦……胡同里住着的人接二连三地回来了。只有呼和夫妇没有回来。不过也没有人注意他们。他们围着三轮车默默地站着,一时谁也不说话,谁也不动弹。昏暗的月色给每个人的脸上罩上了一层苍白的阴沉和无奈的肃穆,还有寒冷的悲哀。没有人注意我的伤悲,也没有人拦住我。我走向前,看到了车上的一幕。全身的血液一下子都涌到了脑袋里。耳朵一阵轰鸣,眼前一片漆黑——车上,苏和那稚嫩的脸哪里去了?或者他们都弄错了,这不是苏和。苏和有一张怎么晒都晒不黑的黄色的脸,可是如今那张脸上全是血!鲜红的血跟漆黑的煤屑掺杂在一起变成了黑褐色的让人眩晕的东西……“啊——啊——”我尖叫,我哭号!刺骨的寒流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惊慌失措了。天空中飘来几朵孤独的乌云,洒下几片零零碎碎的雪花。雪花飘舞着、哀鸣着,缓缓地落在苏和僵硬的尸体上。那雪花是煤色的。
太阳慢吞吞地从东方露出了脑袋,又怕着凉似的拽一层厚云,将自己裹住。苏和的阿爸来了。他是个身材高大、颧骨很高、脸色黝黑的驼背老人,乍一看像去了皮的晒干了的桦树。他头戴一顶毡帽子、身穿一件自己炼制的羊皮袄。老人裹着护膝的膝盖在靠近三轮车的时候抽筋了,一个踉跄摔了下去。哥哥和呼德赶忙去扶。老人倔强地推开他们,自己缓缓地却坚定地站起来。老人是开着四轮车来的。那琴和巴图小心翼翼地将苏和抬上四轮车。苏和的脸清洗过后用干净的白布盖上了。衣服还没有换,双手像放不下什么似的僵硬地垂着,掌心微张着。粗糙的掌纹和坚硬的指甲缝里全是洗不掉的煤屑。老人上了驾驶座,弄了半天未能启动车子。他的双手一个劲儿地颤抖,喉咙里像住进了猪崽一样哗哗响。巴图把老人扶下来的时候我才清晰地看见老人满眼满脸的泪水和鼻涕。巴图像跟谁较劲儿似的,咬牙切齿地使劲摇着摇把子启动了车。哥哥和呼德也上了车。
我目送着他们离去,耳朵突然听不见任何喧闹了。四轮车从我面前驶过,然后那琴的破三轮车也从我面前驶过,我却听不到那些声音了,整个世界好像都寂寞了静止了。眼泪又开始滑落下来。
屋里传来儿子哇哇大哭的声音。我机械地折回屋里。儿子似乎是被噩梦惊醒了。睁大着眼睛一个劲儿地哭。我抱住儿子,找玩具给他玩。他一把抓住呼德放在炕上的捡煤时带在额头上的照明灯,使劲扔在地上。儿子似乎解恨了,呵呵呵地笑起来。小家伙的梦境难道跟这个照明灯有关吗?跟照明灯有关就跟捡煤有关。老人们常说小孩和狗能感知鬼魂。他真的感知到了什么吗?所以梦见了吗?我皱着眉头,胡思乱想。那琴的老婆乌日娜抱着孩子进来了。乌日娜有着一张小麦色的瓜子脸,小巧的鼻子上有几颗小米粒大的雀斑。平时,她那细小的眼睛总是微眯着,像在笑。可现在,她的眼神飘忽不定,脸色变得灰白。一头乌黑的长发凌乱地搭在肩上。
平常男人们不在屋子里,女人们也不愿待在那狭小的空间。
我给乌日娜倒了一杯奶茶。她像害怕被别人抢走似的,一把夺过我手里的碗,一口气喝完后将空碗递给我。
“等那琴回来,我们就回去!”乌日娜的眼神依然飘忽不定,但是语气很坚定。我的头深深地低了下去。乌日娜可以回去。阿日昆都楞草原永远是她的家。那里有她的父母,有她的羊群,有她的蒙古包。在那里他们整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整天看着如出一辙的风景,腻了,无趣了,厌烦了,就出来了。城市的美丽、城市的繁华、对城市的种种美好的向往牵动着他们的每一根神经。于是他们来了。好奇过了,向往没了,现实来了,一度恐慌徘徊后仅剩下强烈的不甘心了。不甘心两手空空地回去;不甘心城市容不下他们;不甘心重新接受千篇一律的日子……可是,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
可是我们回哪儿呢?我们的家乡白音敖包草原是个古老美丽的草原。奥牧仁河像蒙古少女献上的蓝色哈达,千折百回、风情万种。那碧波万顷的草原上鲜花盛开、莺歌燕舞。清澈的蓝天、远处的青山、近处的蒙古包,还有满山的牛羊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彩画。是啊,那里曾经住着我们的父母,放着我们的羊群,盖着我们的蒙古包。可是如今那里已经被划为天然保护区,供游人欣赏的旅游区。我们从寂静的草原搬到了繁华的城市。
乌日娜连续喝了三碗奶茶后回到自己的小屋开始收拾东西。两个小家伙跑到狭窄的胡同里面对面地蹲着不知在玩什么。
呼和夫妇回来了,载了满满一车煤。夫妇二人脸上有着收获丰收的喜悦,苏和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似乎不大。他们在这里捡了几年的煤,难道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他们这是习以为常了吗?就像医生、医院对生死病痛习惯了那样。今天的煤锃亮锃亮的,比往日里呼德他们拉来的煤好很多。他们把煤卸在胡同尽头的煤堆上,回屋吃了些炒米拌酸奶后又出去了。望着他们的背影我真想吐唾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