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宁玛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宁玛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33 4.4折 3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拉科·益西多杰

出版社青海人民

ISBN9787225056487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30701166

上书时间2024-06-1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藏传佛教高僧不仅在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弘扬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还对藏、土、蒙古等民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传播也起了桥梁作用。在历代高僧他们的著述中除了佛学思想,还蕴藏着大量的语言、文学、诗歌、艺术(音乐、戏剧、雕塑、建筑)、哲学、历史、天文历算、医药、农牧业生产等知识。尚有一些高僧在世俗事务中以其独特的身份、地位及其在僧俗中的影响,在调解部落、地界、草山和民事纠纷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抑恶扬善、扶危济困,赢得了僧俗群众的尊敬。其中还有部分高僧,如萨迦派的萨班等,他们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定等做出过重大贡献。为便于人们初步了解这些高僧的历史概貌,作者历经多年收集藏汉文资料编译了本套丛书。

目录
莲花生大师
——宁玛派开派祖师
巴果·白若杂那
——早期密宗大师
拉隆·贝吉多杰
——佛教的卫道士
喀卓·益西措杰
——吐蕃修密女高僧
涅·扎那古玛拉
——八世纪旧密初传大师
努·桑杰益西
——旧密法中传大师
大索尔·释迦琼乃
——旧密法后传大师
小索尔·喜饶札巴
——宁玛派“三索尔”第二代大师
卓普巴·释迦僧格
——宁玛派“三索尔”第三代大师
札巴·恩协坚
——《医学四续》伏藏原本发掘师
绒松巴·却吉桑波
——宁玛派班智达
修波度孜
——宁玛派著名神通师
娘·尼玛沃色
——宁玛派上部伏藏大师
古如·却吉旺秀
——下部伏藏秘籍法师
嘎·丹巴德西
——嘎陀寺创建者
智妥巴·美朗多杰
——宁玛派著名密法成就大师
古麻拉若杂
——持明大师
雍敦巴·多杰贝
——宁玛派密宗大师
隆钦饶绛巴·次臣罗哲
——宁玛派一代宗师
喀卓玛·更嘎本
——证得幻身的空行母
亚杰·邬金林巴
——《白玛嘎唐》伏藏发掘师
阿里班钦·白玛旺嘉
——苦修瑜伽士
钦泽·丹贝坚赞
——兼通宁玛、萨迦教法的大学者
仁增邓都多杰
——密乘金刚持大师
司钦·曲央让卓
——五世达赖密法上师

内容摘要
 本书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之一。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它形成于后弘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其久远的历史中,产生了诸多对藏传佛教有着重要意义的高僧大德,如密宗始祖莲花生大师,有“三索”之称的大索尔·释迦琼乃(1002—1062年)、小索尔·喜饶札巴、索·释迦僧格(1014—1074年),以及近代史学家格敦群培。本书即是选取这些众多宁玛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历程的同时,了解宁玛派传播千年的辉煌历史。

精彩内容
 莲花生大师,8世纪印度修密高僧,梵名“白玛桑巴瓦”,又称“白玛郡乃”或“措杰多吉”,意为“莲花生”或“海生金刚”,密号“多杰周巴则”。因他出生于邬仗那(今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一带),故敬称为“邬坚大师”,或“古如”。莲师的一生有浓厚传奇色彩,他的神奇传说很多,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因他无意中打伤了一位大臣的公子,激怒了这位大臣,遂派手下兵丁追杀他,他逃出宫外,有一池莲湖,开满莲花,情急中无处躲藏,遂跳入莲池,被一朵叶大花繁的莲花包在内,躲过了这一劫,后从被包的莲花走出来,人们称他为莲花生。另一说是萨霍尔(尼泊尔)国王执政时,智慧空行女王以人身降生于宫中,成为国王的公主。公主芳龄13岁时,已似成熟美貌的大姑娘,美名传遍各方,周围国家的使臣纷纷前来求婚。父王与大臣们商议,看公主的意愿,她喜欢谁就嫁给谁。国王将此事告诉公主。公主说:“居家是所有过患的根源,我想舍弃荣华富贵,决心离家遁入空门。”国王未答应她的这一要求。在一个深夜,公主悄然从一密门出走,削发为尼
。一时间,君臣子民到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公主,她已在寂护大师尊前受戒。国王无奈,为了让公主修行无碍,便派500名侍女随入佛门。国王还为她修建了一座经堂,在此圣地的山顶大洞处造了大殿,让公主住修在里面。又在其周围每一岩石上砌造石窟,作为500名侍女的住处。尔时,莲花生大师于智慧法界观察塔纳古夏湖滨有何具缘所化时,观见公主主仆、萨霍尔国王、大臣、民众等都是所化徒众,便从三界降到这里。公主主仆于散心的林苑上空虹光之中,谒见了莲花生大师。大师为其宣示了许多法意,公主心中因信念而生起钦慕,便迎请大师到经堂并请求讲授佛法。公主以无量的供品作供养,莲师以三瑜伽作传授。此时,一位寻找失牛的牧人正好从经堂门前经过,看到一位沙弥为比丘尼众讲经说法,尼众为其顶礼膜拜。牧人遂心生恶意,第二天,便在市井小民中传播议论,如此一
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乎,渐次传到王宫中。国王知道此事后,首先派人寻找初传之人,最后那位牧人听到有重赏,就到宫中将他所见都告诉了国王。国王令大臣和后妃去察看,一行人来到经堂外,此时正好讲经,经堂门紧闭。来人听到里面说法的是一位男僧的声音,随即回宫报告了国王,国王即刻下令捉拿讲经的沙弥,另派一些人将公主带回,要求将她裸身囚禁在布满荆棘、不见天日的黑暗坑洞中直到25岁。大臣们将那位讲经说法的沙弥从法座上拉下来,剥去袈裟,用绳索赤身捆绑,并在脖子上系上粗麻绳。沙弥问大臣道:“我何罪之有,你们如此对待我?”大臣嚷道:“你贱毁我们的公主,令王族受污,该活活烧死你!”小沙弥有口难辩,被大臣等带到一岔路口处,只见
这里已堆柴如山,并在柴火上浇上麻油等助燃物。公主心急如焚,再三向父王解释道:“我和莲师是师生关系,我们之间是清白的。”可国王听不进去,反骂道:“你跟素不相识的外地人鬼混,玷污了王室的荣誉,还说你们是清白的。”说.完怒气冲冲地来到沙弥前,将其痛打一番,并将他送上柴火之上,令士兵从四面点火,欲将沙弥烧死以泄其恨。当熊熊大火燃起后,国王心想,现在你是在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