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11 6.2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秉德

出版社金城

ISBN9787515515939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0049752

上书时间2024-06-1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作者是沈钧儒长媳、12岁入住中南海西花厅的周秉德女士。作者以亲历者视角,详尽讲述了周、邓不为人知的生活、工作细节及高尚情操,其间有宝贵的周、邓口述和涉及颇广的真实历史事件、人物碎片,对现当代史、周邓研究均有一定价值。

作者简介
周秉德女士,周恩来的长侄女,沈钧儒的长孙媳。自12岁住进中南海,周秉德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并在周恩来逝世后经常陪伴邓颖超。周恩来夫妇无嗣,周秉德因此成为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晚辈。曾任第九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现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北京黄埔同学会宣传委员、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发起人。
著作:《我的伯父周恩来》、《亲情西花厅——我们心中的伯父伯母》(合著)、《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周秉德主编)、《百人访谈周恩来》(周尔钧、周秉德主编)等。

目录
  一、面对造反派的隔离审查,我就没想过讲出伯父是周恩来
  二、在伯伯办公室门上给他贴“大字报”
  三、15岁的小妹带着七妈的亲笔信乘火车突然来到西安
  四、爸爸半夜里被秘密逮捕
  五、“你爸爸被抓,就因为是周恩来的弟弟!”
  六、听说邻居不相信我会是周恩来的亲戚
第八章  鞠躬尽瘁
  一、有人用30多年前的“伍豪事件”来整伯伯
  二、伯伯送照片向我道别
  三、我与伯伯最后一次通电话
  四、因为一时疏忽,我没能与伯伯见最后一面
  五、抱病坚持工作的伯伯忍辱负重,力挽狂澜
第九章  送别伯伯
  一、向伯伯遗体告别,不可影响正常工作
  二、七妈扑到伯伯的棺椁上:“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三、“外面有任何传言都不要相信”
  四、七妈在伯伯追悼会后的重要讲话
第十章  七妈的历次谈话
  一、粉碎“四人帮”后七妈与我的谈话
  二、七妈讲身世
  三、七妈对我回忆伯伯与张若名的故事
  四、伯伯他乡痛失亲子,七妈产后几度脱险
  五、七妈指出:历史剧、政治剧,要尊重历史
  六、16年后的一次叔嫂相聚,七妈道委屈
  七、七妈“不但空前也是绝后”的牢骚
第十一章  陪伴七妈
  一、礼轻情意重——我和七妈互送礼物
  二、与七妈共赏西花厅的海棠花
  三、“你看,找找我在哪里?”
  四、追踪伯伯的足迹
  五、七妈给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作者的吻
  六、七妈的第二份遗嘱
  七、国庆35周年前七妈第一次同意装修西花厅
  八、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七妈过生日
  九、妈妈带我们去看七妈
  十、七妈最后的日子
  十一、送别七妈
  十二、送别婆婆和丈夫骨灰入海
附录  永远的怀念
  一、周同宇(恩寿)口述:周总理的家族和幼年、青少年时代
  二、伯伯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纪念等
  三、七妈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纪念等
  四、忆伯父伯母多年来对我们的教育与要求
  五、李文娜对我回忆她与伯伯的偶遇
  六、香港赴展见闻——蒋经国先生曾称赞伯伯周恩来
  七、朱汲老先生对我谈伯伯
  八、伯伯“人民外交”的又一杰作
  九、发现伯伯在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担任的第一个重要职务
  十、在光山参观七妈的祖居
  十一、西花厅海棠花再撒海河寄缅怀,瞻仰七妈雕像

内容摘要
 《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作者周秉德女士是与周恩来和邓颖超关系最密切的长侄女,她以细腻翔实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同伯父伯母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令人感慨而动容,掩卷却难以忘怀。同时,也让我们得以更真切地领略到两位伟人的风采,特别是周恩来总理无与伦比的胸怀与情操。
书中还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内容,例如邓颖超、周同宇的口述回忆文章等,并配有数百幅珍贵的历史镜头,其中部分也是首次公开。

精彩内容
 一、丰泽园内第一次见伯伯,他与爸爸长得真像新中国成立前,我们一家住在天津。我父亲周同宇开了一家小货栈,秘密为解放区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与资金等,由中共地下党员周士昌单线联系,属于共产党的外围。母亲王士琴做家务。当时,家中共有4个孩子:我、大弟秉钧、大妹秉宜和四弟秉华。
1949年上半年,已在北平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的爸爸,在同伯父周恩来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大女儿秉德小学毕业在即。伯父就说:把她接到北平念中学吧。伯父知道我爸爸在华大住的是集体宿舍,带孩子不方便,便提出让侄女住到自己的住所。
6月下旬的一天,刚刚小学毕业的我,在火车的汽笛声中告别了天津,告别了妈妈与弟妹,随爸爸前往北平。在火车上,爸爸对我讲起了伯父和周家的一
些往事。
我的父亲周恩寿,字同宇。他有两个哥哥,即我的大伯父周恩来,二伯父周恩溥。在大伯9岁、二伯8岁、爸爸3岁那年,奶奶去世了。而爷爷为人忠厚老
实,在外工作多年,只够自己在外面生活,没有能力照顾儿子们,父亲兄弟三人只好在淮安跟着他们的八叔(我叫八爷爷)和八婶(我叫八奶奶)生活。我八爷爷是个残疾人,成天一瘸一拐行动不便,八奶奶没有文化,他们虽有一个儿子,比大伯年纪还小些,整个家主要是我9岁的大伯撑着。家中常常无米无菜下锅,后花园成了他们种菜的地方,能卖的、能当的都倒腾尽了,开口向人借都没处借了。就这样,亲戚朋友家里的红白喜事,还得送礼、磕头,这样的事都得大伯去。他心里有苦无处说。在东北的四爷爷是他们的亲大伯,他没有孩子,多年在外,经常接济家里,家里有点难处,大伯都是跟他商量。在大伯12岁时,四爷爷把他接到了东北读书。大伯在东北读完小学,又随四爷爷到天津上了南开学校,后来又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参加了“五四”运动,然后又到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选定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经历了许多艰险。
爸爸在淮安苦熬到14岁,没吃没穿,实在没法生
活,便跟我二伯恩溥也到了天津投靠四爷爷,并考进了南开学校。大伯从日本留学回国时,父亲曾到天津火车站接他。两人9年未见面了,相见时特别高兴。
大伯参加“五四”运动,创建“觉悟社”时,父亲还为他当过交通员。大伯22岁到法国去,后来与我的伯母邓颖超鸿雁定情,写信希望她经常去看自己的两个弟弟。伯母见到我爸爸,落落大方地作了自我介绍。
正好那年冬天特冷,她从包里掏出一双黑色毛线帮的新棉鞋,微笑着递给他说:“黑弟,这是我为你做的一双新棉鞋。”说着,就伸手帮我爸爸脱下脚上那双张了嘴的旧单鞋,让他穿上新鞋,还用指头压了压前头,说:“黑弟,我想你正长个,鞋子稍微做大了点,前头塞了团棉花,留着明年你还能穿,暖和吗?”“姐姐,暖和,太暖和了……”爸爸3岁丧母,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