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悲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12
4.2折
¥
79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洪流
出版社文汇
ISBN9787549642113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203246739
上书时间2024-06-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洪流,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人民法院,现为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从事公司企业法、刑法、合同法领域。洪流律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曾与人合著《欧洲共同体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法律出版社);关于毒品犯罪的两篇论文被收入《惩治毒品犯罪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并先后有三十余篇关于公司法、刑法等的法学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及普通法学期刊、报纸上。在文汇出版社出版《法眼》《法问》《法辨》。
内容摘要
本书稿是一部讲述法律类问题的文章辑集。 本书稿以时间为序,收集作者于2018-2023年撰写的62篇有份量的文章,多篇文章发表在《新民周刊》《南方周末》等报刊上。这部由作者在6年时间内所写文章的精华辑集,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篇我拿什么来保护你(11篇文章);第二篇讲一个动听的故事(15篇文章);第三篇法律的悲悯(9篇文章);第四篇数字里的法治(11篇文章);第五篇再做法律人(7篇文章);第六篇高铁日记(12篇文章)。本书稿可读性很强,知识面涉及很广,笔锋犀利,风趣幽默。作者从一个法律从业者的视角对接办的案件进行深层次分析,三言两语,点穿现象背后的本质。他的导师评语:“这本书的文章没有涉及太高深的刑法理论,更多的像是一些普法性的文章,但是,其中表达的人文关怀却让我很熟悉很感动。”
精彩内容
一个律师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洪流给自己的公号起名“洪流法眼”,他认为自己有一双“法律之眼”,可以冷峻地看这个世界。于是,他写案件,写法官,写公诉人,写滴滴司机,写路途上的旅人……当然最多的还是写作为律师的自己——即使有时是以描写其他律师的方式——对法治的热爱。
无论是谁,看待世界都会有一套“知识体系”,即使他是文盲,没有作为文字的知识,也一样拥有作为语言的知识。如果把自己所信奉的某一种背景知识明确地提出来作为看待世界的尺度,那么依照“洪流法眼”的模式,可以有“农眼张三”、“商眼李四”、“权眼赵太爷”……与这些“眼”相比,律师的眼睛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惊喜呢?
无数个体的思想决定着他们的经济生活形式,经济形式又决定着交往的规矩该如何建立,这种对交往规矩稳定性的希望影响人们对纷争解决方式的意见。到需要刑事法律来解决问题的时候,社会生活已经稳稳地立在那里了。法律不过是用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来维护已经形成的生活。此时的律师对世界的看法,不过是重复已有的故事,当然会带着不一样的深刻,力图洞悉法律背后的利益,尤其是要能够明确地描述出对人们长远利益有影响的因素,只为避免任何为了短期利益而仓促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个时候律师的“法眼”对普通人的未来生活并无特别的预见性意义。但是如果事情是以相反的方向出现时,法律尤其是刑法先行时,律师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最早感受到社会变化的那一群人。他们基于对法治的信仰——当然他们不得不对法治有信仰,即使仅仅基于行业生存的刚性需求——会对社会有一种普通人看起来过于“激烈”或者“矫情”的看法。人们从这个时候的律师眼里可能会看到一些有“预见性”的论断。
不过法律知识也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我所见到的法律人,彼此之间立场、价值观、方法之差异,并不比法律人与门外汉的差异更小。因为所有的知识,包括人们信以为接近“绝对真理”的物理公式,都是主观的,是人类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对世界看法的一种方式,或者说,那个物理公式不过是世界在人类的语言面前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更何况作为无法用实验去证伪的法律知识,其主观性就更强了。唯一能够因为其延扩到普通人的头脑中而被认为是“正义”组成部分的法律规则,作为人类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具有强于其他法律的客观性,但其实并没有被我们的律师有意识地当回事。律师们更多地把立法,尤其是有利于自己一方的立法特别当回事。由于立法本身必然贯彻着立法者以及法律人眼中的“重大利益”和“轻微利益”相较之下的一方被保护,另一方被牺牲,所以以此为据的“法眼”看见的世界也会是被这种预先设定的“优先利益”绑定的世界。
当然,我并不认为会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类的客观世界,除非它不是用人类的语言和知识描述的世界。我们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并接受自己的语词对自己头脑的塑造。
那么,面对这种描述世界的主观知识,我们还能相信什么?是不是怀疑主义才是哲学的终结?在所有的人类文明中,只要这种文明还能够存在,没有崩塌,人们就必然会去“相信”,相信一种不需要证明或者无法证明的idea。就如古人对神灵的相信,带领他们走过灾难重重的短暂人生一样,今天的律师们也必须相信法治,只有这样才可以引领着他们在欲望之海保持航向,才能帮助他们在荆棘之路忍痛前行,即使这种“法治”的内容一旦具体化还会有不同的看法。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韩友谊 2023年12月3日高铁日记2年轻时坐绿皮车,总是对旅途充满了期望,期望着有趣的同伴,期望着有趣的故事。那时大家的生活慢,火车慢,旅途慢,缓慢的车轮摇晃着,像蚂蚁爬过大地,像鱼儿横穿大洋,不论白天黑夜都在倔强向前。那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同车的人见过了就见过了,听过就听过了,没有刻意想着要不要再次联系。而现在的高铁,可以让我一日千里,往返于大城与小城间,参与一个涉黑案的庭审。由于涉嫌罪名复杂,被告人众多,整个庭审进度冗长。除了为首的几个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之外,大多数的辩护人在法庭上能轮到开口发言的机会很少,有时在庭上坐了三天都捞不到一句话讲,这对于靠嘴吃饭的律师来说,不是酷刑,胜似酷刑。
在没有话讲的时间里,就可以想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比如刑事案件的无罪率那么低,我为什么还要大老远地跑来坐在这个以前只是晚上吃烧烤才会坐的塑料小板凳上一坐就是几十天还依然是做一个注定艰难的无罪辩护?为什么有的问题明明一目了然大家还要争来辩去?都是学法律的出身为啥有时候大家还要为了一个概念或者原则的内涵想去说服对方?为什么辩到最后大家都是为辩而辩而忘了诉讼的起始目的?为什么从法院到酒店的路边的苍蝇馆子吃到最后就没有一家好吃的了?为什么每次酒店的前台都会给我端头房?为什么早上遇到酒店清洁阿姨都要问我一句要不要退房……辩护人团队太强大了,人数多到了约一个加强排,我可以充当滥竽乐队的影子选手,在冗长的时间里悄悄地干点其他事情,包括翻翻法规,抽空看点闲书。最近看的一本讲三国争斗的书还真给了我不少启发。三国史就像是一个需要用证据去回溯的待证事实,不同的作家史学家往往从支撑自己观点的角度出发去组织材料,最后拼凑出自己的三国史或者各种演义。于是我们看到了曹操一会儿是奸雄,一会儿又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看到了关羽既是武圣,而他在败走麦城时最后跟随在身边的只有十余骑;看到了刘备在蜀称帝在政治名分上的羸弱以及与当初匡扶汉室初衷的背反。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里,道义之争——善恶与顺逆的判明——对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意义是何其重大。在具体的历史环境里,纷乱世局中的人们都渴望看到安身立命的希望,唯有从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提炼出简明的主线,历史才会形成起伏浮沉的汹涌力量。将天下分判为简明的善恶阵营,肯定有一个简化的过程。连子贡都说商纣王可能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恶,只是居天下之下流,所以众恶归之。
法治又何尝不是如此?法庭用如此漫长的庭审,如此高昂的代价最后要得到什么?是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吗?当然不是。法庭用各种证据得出求证的事实,用司法程序证明的事实还原出一个客观事实,但请注意一点,所有的司法事实都不可能百分百地还原出一个客观事实,除非借助三维四维空间。就像是豪华橱窗里展示的高级美食,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花钱吃到它。有时候你想买一个巧克力面包,但最后店家给了你一个陕西馍馍,有时候,还可能给你一块发霉的夹心饼干。
说到底,法庭给各种人贴上标签的本原任务远远高于法律课本教授给学生们的所谓各种正义公平平等的理论任务。法治不是请客吃饭,法治的终极目的也不是还原真实,而是在所谓还原真实的过程中贴标签。法治如果没有了善恶与顺逆的判明,没有了道义的光环,没有了好与坏的简化,法治的神圣与权威就好景不再。
想通了这个逻辑,辩护人就该明白为啥无罪率那么低了辩护人还要去进行无罪辩护—因为不能让这个概率更低了啊。再低了辩护人就真的没饭吃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人曰,不辩一百个无罪是得不到一个真正的无罪判决的。有不少律师总喜欢用大道理去为自己塑金身,我觉得其实很简单,连无罪判决都没了,我们还有混饭吃的资本吗?
案子坐的很累,再坐下去我觉得我需要心理治疗了,但想想以后可以在娃面前有吹嘘的资本,就还是把酸胀的屁股再挪一挪。无论如何,希望还是一定要有的,就像每次坐高铁,心里总期盼着自己旁边是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少女,或者是大嫂那样的美妇人,可千万千万别坐着一个200斤的死肥男。
(2023年3月13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