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际英传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盛际英传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27 3.3折 5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盛毅|责编:王迪

出版社北京燕山

ISBN9787540269142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1943811

上书时间2024-06-13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盛毅,男,汉族,1944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凰镇刘巴村。1964年高中毕业,1965年至1966年参加教育业务培训,1966年11月被分配到淮南市高皇胡集小学从事教育工作,1974年入党,同年参加安师大政史专业函授,毕业后在淮南市潘集区文教科、潘集区委宣传部、广电局、劳动局工作,2004年退休后参与关心下一代和新四军研究会工作。因爱好写作,先后出版《心灵絮语》《摇篮曲》《荒草曲》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  祖籍山西,徙居下蔡
第二章  巧遇贵人,少林学艺
第三章  桥窝打“鬼”,戳穿谎言
第四章  娶妻刘氏,埋下祸根
第五章  整修祠堂,建树家风
第六章  开办武馆,声震百里
第七章  义平祸患,情系百姓
第八章  徐州比武,声名远扬
第九章  清风庙会,结怨庄主
第十章  好人相助,躲过一劫
第十一章  痛打周清,惹恼县爷
第十二章  武艺出众,受聘镖局
第十三章  大哥开店,平地风波
第十四章  际英续弦,祸起萧墙
第十五章  除夕之夜,火烧盛楼
第十六章  庶民告官,充军北口
第十七章  以死明志,感动君王
结束语

内容摘要
 清乾隆二十五年,盛际英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盛家楼(今凤台县凤凰镇新集社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武功出众,行侠仗义,常为受欺压的百姓打抱不平,因此总是得罪社会上的黑恶势力。县太爷李兆洛听信谗言,年三十晚上带人火烧盛际英家的楼房。盛际英去告御状,却被判充军北口,最终在服刑期间吞金而亡,以此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黑恶势力的抗争。
如今,两百多年过去了,但盛际英不畏强权的英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光辉形象也一直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精彩内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向祖,盛际英盛氏家族乃黄帝后裔。
据史书记载,开天鼻祖轩辕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玄嚣、昌意两个儿子。盛际英乃昌意后裔,祖居山西洪洞,地处晋南。
因为母亲河——黄河的滋养,晋南一带物产丰富,居住人口众多,市井繁华,可谓是人杰地灵,福生宝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英雄群起,安徽凤阳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参加义军,后来当上了皇帝。他总结了前朝官场腐败、朝纲不振的弊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不得不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士兵和百姓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官府规定,山西富裕之地凡兄弟二人者,必须要有一人迁
出,到那些地多人少比较荒凉的地方去,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1371年,在洪洞城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寺庙,名日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人众多。寺旁有一棵古槐树,树高数丈,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筑巢,星罗棋布。官府将移民局设在广济寺集中办理移民事务。大槐树就成了移民聚集之地。在北方民间,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盛际英始迁祖盛东昱兄弟6人,盛东昱排行是老大,他与二弟盛东异、三弟盛东旭也在这次大迁徙中离开
了家乡,离开了大槐树。当时的离别场景十分凄凉,睹之动容,有父母送子女的,有兄长送弟弟的,哭声一片,不绝于耳。一些送行者折下大槐树枝,送给即将远离家乡的亲人,深情地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忘记家乡,不要
忘记祖宗,不要忘记家乡的这棵大槐树,还有这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亲人们手捧老
槐树枝,眼含热泪,依依难舍,不忍离去。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一次的分离,也
许就是诀别……单说福寿堂始迁祖盛东昱,下迁到中都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寿春县下蔡镇(今凤台)向北约10公里的新集村,即现在的凤台县凤凰镇新集社区,始称福寿堂。
老二盛东昇下迁到霍山县,始称陵南堂,老三盛东旭下迁到安徽涡阳老河口,始称北海堂。
当时的淮河流域村落分布稀疏,人口稀少,有的一
个村子仅有几户人家,一旦断了火,就无法举炊。村民自发组成引火队,每户各派一人,轮流到数里或数十里外有火种的村子去引火。生
活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盛东昱带着妻儿来到淮河岸边的下蔡镇,重新开始,建造家园。他亲自动手搭建房屋,开垦荒地。那屋子虽然是风来透、雨来漏,但总算是有了庇身之所。后来在当时政府的帮助下,重新建了房子,分得了土地,慢慢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所居村子东侧,是一
条下蔡通往蒙城的官道,再向东约一里多路远是一条夹河(现名架河,发源于凤台县邵集东北,长约27公里)。河水经过老涧套回旋,穿过陈家大桥流经戴家湾,最
后注入淮河。
那时的夹河,河面宽二公里多,水深丈余。那个年代由于淮河淤积,河床高,导致水患连连,百姓“仰天泽以为丰韵”。当地老百姓说得好,“大雨大灾,小雨小灾,蛤蟆撒尿也成灾”。
这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旦有涝灾或旱灾,即菜色满野,流亡载途,但谁又能奈何天老爷呢!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百姓除了耕种土地外,每逢农闲季节,就去开荒,增加田地。田地多了,种的庄稼多就会收得多。同时,农闲时还能去河里摸鱼捞虾,除了自家食用外,多余的还可拿到集市上去卖,多少也可换点儿买油买盐的零用钱。
就这样,一家的日子过得安稳平静,一年总比一年好。富裕了,家里有钱了,就去把别人家开荒不想种的土地买过来自家种。到了第五代以后,种的地更多了,家里的收入也多了,积累自然也就多了。家里住的房子分前后两进,后排是三层高,加上两边耳房,大大小小共38间。黑漆的大门,贴着
醒目的对联。上联是:耳听长江淮河水,下联是:眼看舜耕硖石山。
同时,因为家里富裕了,也开始注重送子女上学读书了。福寿堂后裔也就先后在官场上崭露头角,比较突
出的如明朝九门提督盛大宏,他威震京城,可谓是国家栋梁。
盛际英的父亲盛以成,系盛氏福寿堂第八代裔孙。
他从小读书至清贡生,也拜师学过武功,因为当时家里有近百亩土地需要耕种,于是便弃武专心农耕生活。按当时的律法,贡生不仅可享受一定的社会待遇,见官不用跪拜,只用作揖,每月还有一定的银两补贴生活。同时,如果想为官,也可申请为官。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