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5.44 4.0折 138 全新

库存5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衡哲

出版社北方文艺

ISBN9787531758761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1203096948

上书时间2024-06-1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衡哲(1890—1976):历史学家、文学家。笔名莎菲。中国现代第—位女硕士,第—位大学女教授,北京大学第—位西洋史教授,被誉为“一代才女”、“民国十大才女”之一,杨绛称之为“才子佳人兼在一身”。
早年,陈衡哲作为清华首批官派女生赴美留学,获美国瓦沙女子学院文学学士、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期间创作了中国第—篇白话小说《一日》,早于鲁迅的《狂人日记》。1920年回国后,受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担任北大教授,讲授西洋史和英文课。此后陆续在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任西洋史教授,连续四次参加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曾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导研究员。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代表作有《西洋史》《小雨点》等。

目录
上册
原序
例言
导言
第一编 上古史
第一章 先史时代
第二章 埃及古文化
第三章 西亚古文化
第四章 希腊历史的背景
第五章 希腊古文化
第六章 罗马古文化
结论
第二编 中古史
第七章 蛮族入寇时代
第八章 封建时代
第九章 近代列国的成立
第十章 中古文化的回顾
结论
下册
例言
著者启事
第三编 近世史
第一章 文艺复兴
第二章 列国新形势
第三章 宗教革命前的欧洲
第四章 宗教革命附宗教改革
第五章 地理上的大发现及殖民地的竞争
第六章 列强政局的开始
第七章 法国革命
第八章 自拿破仑至梅特涅
第九章 一八四八年后的欧洲
第十章 欧洲与世界
附录一 | 一部开山的作品\\\\胡适
附录二 | 我幼时求学的经过
附录三 | 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 | 西洋史大事年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欧洲史开山之作,也是历史学家陈衡哲的代表作。
全书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世史三编,完整展示了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上古史”以文明为单位,上溯代表欧洲文化源头的希腊、罗马文明,以及密切相关的埃及、西亚两河文明等。“中古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单位,介绍了中世纪列国变迁及封建文化等。“近世史”兼采二者,讲述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进程。
作者以中国人的视角讲述西方历史,以文明与战争两条线索讲述西方文明进化历程,涉及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哲学等,具有超前的全球化意识,宽容、和谐的文化意识以及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
本书原是陈衡哲应商务印书馆之邀,面向高中以上水准的读者撰写的历史教科书,作者采用散文手法书写历史,“史中有文,文中有史”,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是一部“极有才气的”历史通识读物。

精彩内容
下册第一章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中古和近古的一块大界石,历时数百年之久,延地半欧洲之广。现在我们若要明白这件史迹,却先应知道文艺复兴的意义和它所以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文艺复兴的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这是伟大新文化产生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所以我说“复生”和“新生”的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文艺复兴的意义,又有广狭的不同,但普通人对于文艺的复兴的观念,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大抵是偏于狭义的。文艺复兴自然是文艺的复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呢?我现在所要采取的新义,却不但要把复兴的意义扩充到一切文化的新生,并且要把文艺的意义推广到凡百人类的活动。因为唯有靠了这个解释,那个运动才有支配欧洲近世数百年历史的资格;唯有靠了这个解释,那些本与这个运动一气相贯的宗教革命,地理上的发现,列国的兴起等,才能游子归宗似的,回到它们应有的地位去。
文艺复兴又是欧洲中古文化的一个反动。关于这一层,却须从两方面看去:第一,是人民的理智和情感方面,它是代表人民生活的内部的;第二,是社会和制度方面,它是代表人民生活的外部的。
从人民生活的内部说来,中古之时,欧洲的人民,饱受了死亡流离的惨痛。政府与社会,均不能庇护人民,于是基督教会和它的出世观念,便成为人民的唯一宝筏了。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当风狂雨骤之时,墙壁屋宇,固然是很好的;但如今却是风停雨止,又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候了,他们还能甘心伏居在黑暗的屋子里吗?所以上古希腊罗马的入世观念,此时又重新受到群众的欢迎,做了它们折窗毁壁的好工具了。这是中古与近世分界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它是欧洲人民对于人生观的一个大变迁,便是历史家所说的“人的发现”。它是上古人生观的复活,中古人生观的致命伤,近世人生观的一个萌芽。文艺复兴所以能在历史上占一个重要的地位,根本上也是由于这个。
从人民生活的外部说来,欧洲自西罗马之亡,以至第十世纪的五六百年,是我们所认为真正黑暗的时代的。那时欧洲的重要状态,是诸种文化相遇时的混乱糅杂及黑暗,但同时也是新文化伏根的时代。自十一世纪以至于十四世纪,是东方渐明的时代,而近世的文化,也于此时渐露萌芽。在十二及十三两世纪中,法国南部的文化,是不亚于十四世纪时候的意大利的;但一则因为法王的摧残,一则因为时机尚未成熟,文艺复兴的中心点,乃由法国移入意大利;而它的时期,也就延迟了一二百年。
十一二三的三个世纪,也是欧洲人民感情爆发的一个时期。十字军的东征,僧社的成立,青年求知欲的加增,学者诗人的风起云涌,都是好例证。到了第十四世纪时,却又起了一个反动,但见从前如火如焚的情感,化成轻烟淡雾。十字军既已失其号召的能力,而从前刻苦修行的僧社,此时亦成为思想专制的代表,成为教皇钳制人民的工具了。
所以到了但丁死亡的时候,中古的欧洲,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位。十字军不能扩张教会的势力,反促成了封建制度的消灭;僧社不能改良教会内部的腐败,反为他日的宗教革命下了一个种子。教会统一欧洲的黄金机会便从此失去。而列国的形势既成,近代种种功业与罪恶的种子,也就深深的伏在土中了。此是中古不得不让位于近世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中古的开化日耳曼人,此时已经成功,已经完结;新文化既已产生,中古的种种思想,种种制度,也就不得不让位于更合时势所需的新思想和新制度了。当十四世纪开始时,日耳曼的民族已能作自由的思想(威克里夫等);已能谋独立的生活(城市的兴起等);已能建立强固的政府(英法等国);已能各有自己的方言;已能自由表现个性(诗人代表如但丁,艺术代表如乔托);已能继续希腊人的遗绪,而做科学的研究(如罗吉尔·培根)。到了这个形势,新文化的产生还能免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