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景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97 6.0折 5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观海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150977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2508587

上书时间2024-06-1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观海,1940年生,籍贯江西修水。1963年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1980年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区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主持和指导完成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江郎山、龟峰、仙女湖、通天岩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城市规划、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项目100余项,参加或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2098一1999编制组成员,主编《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五)、(六)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科技成果及优秀规划设计奖项50多项,撰写论文70余篇。1986年获建设部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风景卫士”称号,1995年被建设部聘为风景名胜专家顾问。作者还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风景园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资深会员。

目录
求索·求知·求道(自序)
美学篇——风景美学基础
  导言
    一、风景美学研究的基本内涵
    二、风景构成的环境要素
    三、人对风景环境的审美意识
    四、环境变异对风景景观影响的制约效应
    五、风景环境设计的美学原则
    六、应用实例分析
      实例1:庐山锦绣谷观景序列规划设计
      实例2:庐山秀峰观景环境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求索篇
    论当前风景区建设的一种动向
    江西省风景名胜资源总体开发评估系统研究方法
    论风景区建筑的环境原则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科学保护机制新探
    风景名胜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异类特征——兼为风景名胜区请命
    环境·形态·景观——刍议山水城市风貌构成环境与形态
    风景名胜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刍议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形态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取向
    风景名胜区认识及开发误区辨析
    论风景名胜区的“合理开发”
    风景名胜区旅游产业化发展趋向思辨
    遗产资源(地)被“产业化”是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大忌
    质疑“风景名胜区转型论”
践行篇
    名山当保护  开发应精心——由黄山建索道之争议想到庐山的开发
    加速建设南昌梅岭风景名胜区
    开发赣南旅游业之初探
    风景·环境·旅游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本思路概析
    略论庐山山南——旅游开发战略地位及基本规划对策
    庐山风景名胜区若干问题的剖析与探思
    风景区规划四题——庐山、井冈山规划工作札记
    关于庐山管理体制及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与构想
    简析庐山地学景观特征及其总体开发战略对策
    关于井冈山茨坪建设的缜思与对策
    再论江西旅游业实行“南北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环境-
    风景区索道建设中的商业化倾向应当制止
    保护庐山世界遗产  当应付诸切实行动
    忠实履行保护庐山世界遗产的庄重承诺和使命
      ——由修建秀峰旅游索道和海会一五老峰登山轨道缆车引发的思考
    婺源县城城市风貌及特色景观规划
      ——关于山水城市风貌规划尝试的实例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以南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关于加强风景区保护管理的若干建议要点
    试析灵山景观形态美学特征
    《江西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编制基本思路研究
抒怀篇
    律诗五首(井冈三韵,外两首)
    初识井冈第一峰——井冈山风景资源考察纪实之一
    笔架山高风光美——井冈山风景资源考察纪实之二
    潜龙焉肯锁深岚——井冈山风景资源考察纪实之三
    当与名山共风流
    这里是世界历史的珍迹——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而作
    峰峙瀑奇冠山南
    觅踪溯源探一泉——庐山康王谷天下第一泉新证考纪实
    情系笙笛访侗寨——广西桂北三江侗乡民居考察纪行
    扎西德勒,美丽神往的藏疆——西藏风景考察散记
后记

主编推荐
《风景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由朱观海著,收集了作者30余年来有关风景名胜区理论研究和保护建设诸多问题的应时撰文(编排以时间先后为序),用以点评时弊,拓展思路,旨在维护和探究我国风景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从一定层面和角度上反映我国风景事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全书辑为美学篇风景美学基础、求索篇、践行篇、抒怀篇共四个子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忠诚于风景事业的坦荡心路,也揭示了当前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科学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及其所引发的深层思考,或许对进一步提高风景科学理论研究和事业实践,能够予人以些许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