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古代市舶制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古代市舶制度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69 6.1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洁蕊|责编:闫娟

出版社中国财经

ISBN9787522308135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1334110

上书时间2024-06-1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贾洁蕊,女,河南新乡人,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是财政史及财政政策,在《地方财政研究》《税收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市舶制度的肇始与发轫
  2.1  经济主体对规范海外贸易管理的需求及市舶制度供给
  2.2  财政对市舶收入的需求及财政制度供给
第3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税制要素
  3.1  纳税人
  3.2  征税对象
  3.3  税率
  3.4  优免与处罚
第4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税收管理
  4.1  税务行政管理
  4.2  税收征收管理
第5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禁榷和博买
  5.1  禁榷
  5.2  博买
第6章  宋元市舶制度的效应分析
  6.1  宋元市舶制度的社会效应
  6.2  宋元市舶制度的经济效应
  6.3  宋元市舶制度的财政效应
第7章  宋代榷场贸易与海外贸易的关系
  7.1  宋代榷场贸易发展情况
  7.2  榷场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对比分析
第8章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与终结
  8.1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的原因
  8.2  明代市舶征税制度变迁的过程
  8.3  清初海关税建设与市舶制度的终结
  8.4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中反映的财政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财政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市舶制度发展的全过程,探究该制度存在的财政学和经济学原因。海外贸易是人类经济范围扩大的必然结果。在海外贸易发展的初期,各经济主体自发自觉地进行经营,不需要国家管理和干预。当海外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需要征税以满足财政需求,私人主体也
需要适宜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和保护私人财产。制度的需求促进制度的供给,市舶制度产生并初步发展。宋元时期的市舶制度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财政效应,市舶制度在维护官府和私人海商的利益均衡中维护王朝统治,在推动沿海地区海外贸易发展中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税收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在完善的税制要素、税收管理、
国家专卖和政府购买的制度设计中保证财政对社会财富的汲取能力。明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中各个利益集团进行了持久而曲折的博弈,市舶制度也随之调整与变迁,最终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演进为海关税制度。纵向分析市舶制度肇始和嬗变的全过程,挖掘其深层次的财政学和经济学依据,对于研究财政制度的起源和变迁
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