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镜像与文学中国--当代四川多民族文学发展研究/文学人类学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府镜像与文学中国--当代四川多民族文学发展研究/文学人类学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3.24 5.4折 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红艳|总主编:徐新建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4733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9元

货号30733354

上书时间2024-06-1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  本书研究:多民族
  二  本书为区域实证研究
  三  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四  本书框架
第一章  四川多民族文学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古代四川境内多民族文学
  第二节  当代四川多民族作家文学
    一  汉族作家的代际
    二  少数民族作家产生发展
  第三节  当下多民族文学区域发展态势
第二章  汉族作家文学的成都模式
  第一节  从《星星》创刊说起
    一  文联作协成立
    二  新时期民间团体喷发
    三  90年代后平静写作
  第二节  大众消费传播
    一  鲁奖风波与文学事件
    二  IP神话与市场营销
    三  官方作为与民间立场
    四  远离喧嚣
  第三节  汉语自觉:成都汉族作家的文学追求
    一  流沙河:回归传统古典
    二  “废话教主”杨黎
    三  何大草的神秘精巧
    四  颜歌的俗人俗语
第三章  彝族作家文学的凉山模式
  第一节  以汉语新诗发轫
    一  “一步跨千年”
    二  《凉山文学》
    三  “凉山诗人群”
  第二节  彝诗运动
    一  官方传播
    二  学院传播
    三  民间传播
  第三节  凉山诗人的抒情诗写
    一  吉狄马加和倮伍拉且
    二  巴莫曲布嫫和阿库乌雾
    三  吉木狼格:非思与去民族
第四章  藏族作家文学的甘孜模式
  第一节  创造品牌:由“康人”到“康巴作家群”
    一  《贡嘎山》与《甘孜日报》
    二  “康人”小说
    三  “康巴作家群”
  第二节  运作推广:由省到国
    一  运作主体
    二  运作模式
    三  由“省”而“国”
    四  运作结果
  第三节  高地写作:甘孜藏人的价值输出

内容摘要
 本书从多民族文学史观出发,立足文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四川省四市州主体民族文学的发展状貌的描述、归纳、比较与分析,展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状态与水平。在呈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发展状貌与特点的同时,为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作镜像观照。
本书既是文学的人类学描述,也是文学本体的考察。作者由外而内。由文学现场到文学作品,展示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文学和政治、区域、民族身份的关系作了思考,对多民族文学的发展未来也作了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