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半落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59
4.1折
¥
6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蔡晓菲
出版社中国言实
ISBN9787517137535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2444350
上书时间2024-06-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蔡晓菲,江苏昆山人,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并获得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大学生村官,现为乡镇公务员。部分作品刊于《大学生村官报》《昆山日报》,或收录于《村官梦?农村情——全国大学生村官作品选编》《当代原创散文诗歌精品选》等文集。
目录
第一辑 炊 烟
003 炊 烟
007 钓
011 飞舞的手帕
015 缝纫机
018 狗、羊和少年
021 老 街
024 奶奶的桂花树
027 晒 谷
031 套 袖
035 爷爷的提桶
039 自行车
041 高 考
043 孩 提
046 电风扇
第二辑 花 期
051 电影院
055 端午临中夏
059 小喇叭
062 东方既白
066 花 期
069 日 历
073 微 笑
076 烟 火
080 遗 忘
084 葱
089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093 暗 恋
095 火 车
第三辑 长相守
099 风 筝
102 棉花被
106 剃 头
110 野
113 爆糙米
116 旧时光
120 书 法
124 极简如茶
128 旧 物
131 名 字
134 秋 千
137 世间的温柔
140 停 电
143 遇 到
148 老 去
151 长相守
第四辑 平凡之路
155 下雪天
159 洗 碗
165 竹 匾
169 磁 带
172 修 剪
175 觉
178 彩 虹
182 超 人
186 指 甲
189 美
192 平凡之路
195 眼 神
198 暂 停
201 读
204 一个人的星星
内容摘要
《三山半落》是一本散文集,共分四辑。第一辑侧重于对乡野乡情的深情回望、对旧物旧事的入微描画;第二辑侧重于对往昔的怀念、对当下的希冀;第三辑侧重于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叹与珍惜;第四辑侧重于对未来的畅想、对美好的体悟。作者通过清新灵动、质朴婉转的笔触,刻画人间烟火、满是生活情怀,读来令人心头荡起暖意。本书篇章清丽自然,细腻生动,兼具生活气息与美感,能予读者于平常之中寻一片安然,于柔软之中添一份自在。
精彩内容
炊烟
午后,阳光伸个懒腰,透过白亮的玻璃,浅浅地打了一些光进来。细碎的亮落在窗台上,凉凉的风儿,牵着昨日香甜的梦,恋恋不舍地来来、去去。
她撑着手肘,推一把眼镜。看一眼木头书架上,高高低低、错落竖起的书,想到一篇文中提到的断舍离,就开始从高至低、从专业书到闲书,按着自己的心意,随意摆放起来。
书架的角落夹缝里,竟还留着一本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透明的书皮上带着一片铅笔灰印子,左侧书面儿上,留有用黑色水笔写下的学号和名字。翻开来,哈,秋天校园两侧的梧桐落叶、春天小区里樱花树的浅粉色花瓣,还有学校班主任发的视力结果通知条……都安详地睡在书的某一页,在多年后的此刻被逐一打开。
她拿起靠垫,泡一杯茉莉花茶,盘腿坐在飘窗上,细细翻看。有这么一篇课文,开头写着“炊烟袅袅”。“炊烟”两个字被红笔狠狠圈出来,写着四四方方的两个字“回家”,估摸是语文老师课上强调的中心思想。课本插图上的朵状炊烟,也被铅笔描得很深。
她闭上眼睛,是啊,曾经见过烟囱,也见过炊烟,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特别。只是半黑半白,稳稳地竖在老宅屋顶上,盼着远行的游人,望着升起的月牙,数着万家灯火,数着老李家盘子里的白菜肉丝,哪个多了,哪个少了。
说起来,上一次真真切切见到袅袅的炊烟,已经过去很久了。记得外婆家的灶头,有过袅袅的炊烟。
老宅的厨房不叫厨房,叫灶头间。熏得半黑的灶台柱子上,有一个大大的“灶”字。再加上一个大理石水槽、一个老式橱柜、一个深褐色大水缸,一台慢悠悠转着的吊顶风扇,外婆戴着围裙在里面四处转悠,就是灶头间的全部了。
灶头间的主角是两个大灶头,可以一边烧米饭,一边炒菜。两个大灶头中间是一个单有热水的小汤罐,小汤罐里放着一个铜制的大勺,大勺上再叠一个小铜勺。热水瓶没水了,可以直接舀着当煮透的热水。有时来的人多,外婆放上一个井字形的木架子,搁在半熟的米饭上,这样能同时蒸个鸡蛋羹。快好时,淋上几滴酱油,在滑腻的蛋羹上翻滚。
用灶头烧菜,最好吃的当数锅巴了。米饭一熟,把盖子掀开,用铲子靠着锅的边缘,往下慢慢铲下去,再用手随意一包。呼呼吹几口气,急吼吼咬上一口,外头是脆脆的、半焦不焦,合着米饭糯糯的口感,格外香。
每到这时,外婆总会瞄一眼外头,悄悄避开父亲,给她弄很多锅巴。父亲从小严苛,不许她吃烧焦的锅巴,说不健康。外婆就在她的那碗米饭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锅巴。等到开饭的时候祖孙两个相视一笑,像是偷偷做了什么坏事一般。父亲咳嗽一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过去了。
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齐齐地去外婆家吃年夜饭。人多,都拥在灶头间干活。择菜的择菜,切菜的切菜。
她非要凑上去生火。坐在生火的洞口前面,稻柴燃烧的味道呛鼻子,眼睛也被烟熏得眼泪直打转,闷热的空气里飘散着点点颗粒。她抓上一把柴火,不管不顾就往灶膛添,一边咳嗽一边流泪,火却不见旺。
外婆哭笑不得,拍拍她的小脑袋,拿起靠在稻柴边的剪刀样子的火钳,在柴火堆里拨来拨去,留出个空隙,火才旺了起来。
她吐吐舌头,飞也似的跑去院子里透气去了。她站在院子里,几滴雨掉在眼镜片上,抬头望,天上的鸟不算多,往一个方向飞着,风一阵一阵的。烟囱飘着烟,那烟带一点黑,刚从烟囱里钻出来,立马散到空气里,一大朵一大朵灰色,镶着白边。
她看得出神,外婆从窗户里唤她:“燕儿,采些葱进来。”葱,种在一个个黑色的软皮盆子里,这盆子原先是从水井取水用的,坏了一角,外婆舍不得丢,给它另寻了一个有用之处。盆子里,翠绿的葱根根分明,有的是刚采完,像男生的小平头一般,齐齐的。她应了一声,挑着长得顶高的一拨,一把剪下来。
她噔噔噔,献宝似的跑去厨房,盯着外婆把细长的葱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好奇心就上来了。明明个子不够高,还想着自己动手撒葱花。外婆拗不过她,找来一块平整的石板,她腾地一下站上去,外婆在后面托着她。她撒着葱花,撒进鸡蛋羹里,撒进韭菜里,撒进灶头里。
饭菜出锅了,大家围坐在四方桌边,挤一挤,角边也坐上人,拢共能坐上十来个。几位大伯轮流从灶头间端饭菜出来。大家伙儿吃着自家种的菜,说着家长里短,吃吃笑笑。念叨着孩子的成绩,催一催新婚的小夫妻,打趣一番二姑切得一块大一块小的手艺。
一盏昏黄的白炽灯,吊在中央,漾起片片暖意。她就着锅巴吃得很香,扒拉完米饭,就借口说喂鸡,用碗刮了点剩菜剩饭,使个眼神,与姐姐妹妹们哧溜从板凳条上下来,去院子里玩了。
再回到老家时,老宅前后的屋子都拆得差不多了,外婆也已经搬去镇上住了,门前的几个木桩子零乱地搁着。她推开紧闭的大门,灶头还是曾经的模样,只是很久没有生过火了,旁边还有些柴火码在角落里。
院子里也是静悄悄的,鸡棚里几粒黄色的稻谷,散落在角落里。井上盖着两块泥板,罩着塑料膜。
烟囱也没了烟火气。
老宅终究是要没了。
晚上,她用电饭锅做饭,查了“如何用电饭锅做锅巴”,试了试,还倒腾了几回,没有灶头做出来的那么香。
他们说,新房子会翻建的,就在老宅的地方。
挺好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