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8.53 7.0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卫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67475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0695603

上书时间2024-06-11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季卫东,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学术期刊AsianJournalofLawandSociety主编。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

目录
前言 1

1 法国电影史传统——从前卫、诗意写实到沦陷 1
萌芽  美学鼻祖和跨国霸业 3
霸业粉碎  前卫风潮蔚起 7
诗意写实  悲观宿命的片厂风格 12
战争与沦陷  国家挫败,电影勃兴 23
通敌者的争议  爱国还是卖国? 28

2 战后古典主义的建立 33
光复与重建  工业基础与古典主义构筑 35
从战争哀歌到商业类型  黑色电影、喜剧、历史古装剧 38
老将归位vs新作者风格家 45
品质的传统  编剧?文学?制作价值 57

3 从理论到实践的新浪潮 59
作者的策略  电影图书馆、电影手册、老爸电影 61
作者论、摄影机笔论  导演评价的大翻案 67
风起云涌的新浪潮  原因、现象、年轻人 72
新浪潮的分类  《电影手册》派、左岸派 78

4 新潮派的美学与政治 87
新浪潮美学  本体论、现代主义 89
一九六八  五月运动,立场分裂 93
抗争与行动的年代  电影、理论与议题式草根行动主义 98

5 《电影手册》派 105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 )  107
神话的诞生  评论和创作的一致目标 111
戈达尔的电影革命  推翻传统,唾弃古典叙事 118
戈达尔的政治革命  批判与行动 129
戈达尔的录影时期  探索音画的主体性 139
戈达尔与特吕弗  分道扬镳 152
《筋疲力尽》 157
《女人就是女人》 162
《枪兵》 166
《轻蔑》 168
《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 173
《周末》 177
《给简的信》 180
《电影史》 185
《爱之礼赞》 185
《再见语言》 188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1932—1984)  193
童年?自传?安托万五部曲 193
类型?黑色电影?电影人生 200
女人?爱情?回到品质传统 205
《四百击》 208
《射杀钢琴师》 210
《夏日之恋》 215
《黑衣新娘》 220
《骗婚记》 223
《野孩子》 227
《最后一班地铁》 231
《激烈的星期日!》 235

克洛德?夏布罗尔(Claude Chabrol,1930—2010)  239
颠覆中产家庭的表象  希区柯克的悬疑焦虑,塞克的家庭通俗剧 242
宗教  罪恶的转移,弗里茨?朗的原罪宿命 246
《美女们》 249
《表兄弟》、《女鹿》 254

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1920—2010)  260
环境、背景与角色心理过程 262
说理与行动  知识分子男性vs自觉的女性 267
天主教与布列松 276
女性视角?文学性 279
《圆月映花都》 287

雅克?里韦特(Jacques Rivette,1928—2016)  291
挑战长度与内容  规避传统,绝不妥协 293
真实vs戏剧  戏剧排练与角色扮演 296
《巴黎属于我们》 300
《塞琳和朱莉出航记》 303
《六人行不行》 309

6 左岸派 313
乔治?弗朗瑞(Georges Franju,1912—1987)  315
战栗与虚无交杂的恐怖诗情 317
《没有脸的眼睛》 321

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1928—2019)  324
新浪潮之母  文学书写的记录风格 326
女性主义  倒退或激进? 330
《克莱奥五点到七点》 334

路易?马勒(Louis Malle,1932—1995)  339
新浪潮的先驱  多元挑战题材与形式 341
记录与戏剧并重 348
自传色彩  1944年的法国 355
《地下铁的莎齐》 358
《大西洋城》 362
《五月傻瓜》 364

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1922—2014)  367
时间与记忆的囚徒 369
文学家和作者风格 375
《广岛之恋》 379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383
《我的美国舅舅》 388
《吸烟/不吸烟》 391

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1921—2012)  393
知识分子拍电影 396
提倡集体的行动派 400
《堤》 402

阿兰?罗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  404
新小说的电影实践 405
《不朽的女人》 410
《欧洲特快车》 411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414
音画分离?女性主义?政治立场 416
简约主义的美学,自传式的个人回忆 421
《印度之歌》 424

7 新浪潮的回顾及影响 427
分裂与传承  神话的崩解及延续 429
定义与诠释之困难 440
两个阶段的新浪潮  由无政府到反体制 443
作者理论的沿革与变迁  西方理论之创作者/作品意义研究基础 446
电影的政治性和政治现代主义 452
法国江山辈有新人  外表电影和明信片电影 454

参考书目 459
片名对照 465
人名(及其他)对照 474

内容摘要
这本论文集的初版、再版以及增补版记录了现代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十五年来制度变迁的曲折历程。时至今日,“法治中国”终于成为基本共识。但是,如何在权力、规范、具体机制等层面切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仍然是一项尚未完成的浩大社会工程。结构转型或秩序重组的客观需求,正在呼吁着法学理论创新。因而有必要梳理既有的思路,比较不同的主张,从现实的断层和隙缝里发现别开生面的契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所提出来的很多概念、命题以及学说的确具有某些承先启后的意义。作者通过一系列叙事和诠释,确立了新程序主义的建构法学立场,把中国社会特有的多层多样性、关系网络性、局部与整体的同构性、互动性都嵌入改革机制的理解和顶层设计之中;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个关于法治秩序生成、塑形、改造、规划的复眼式动态分析框架,观点新颖并富有挑战性,却又不失稳健的衡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