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千年文化:从古罗斯至今
  • 俄罗斯千年文化:从古罗斯至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俄罗斯千年文化:从古罗斯至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82 4.8折 12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米特里·利哈乔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1821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2101821

上书时间2024-06-1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1924年考入列宁格勒大学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语言学系。毕业后不久,因在学生研讨会上对简化俄文字母表的改革提出质疑,被关入索洛韦茨基岛上的集中营,1932年获释。1938年,开始在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工作。曾参加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利哈乔夫发起并成立了俄罗斯文化基金会,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也是其中的成员。以该基金会为阵地,他致力于挖掘、保护和发扬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实际工作。
利哈乔夫一生致力于古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课题涉及11—17世纪古罗斯文学、艺术、历史,留下500多部学术论文和专著,是研究古罗斯文学和文化当之无愧的大家,其光辉照耀了整整一个时代。

目录
文化与良知
文化是一种整体环境
历史的自我意识与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的两大根源
欧洲文化的三大基础与俄罗斯的历史经验
罗斯受洗在俄罗斯文化史上的作用
解析俄罗斯历史
思考俄罗斯
文化生态学
俄罗斯知识分子
省城与伟大的“小城”
方志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活动
彼得大帝的建城遗训
建筑学随笔
文化财富
文学漫谈
艺术漫谈
行为“小节”
杂谈
论人文学科的科学方法
关于历史记忆
自然为人,人为自然
论俄语的古今之变
关于生命,关于死亡
俄罗斯文化与当今世界
俄罗斯人与外国人
附录:利哈乔夫访谈录

内容摘要
俄罗斯千年文化充分汲取了基督教思想。在本书中,利哈乔夫强调了俄罗斯文化的欧洲特点,与此同时,也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的特性,这种特性体现在俄罗斯人对精神的追求和探索之中,也体现于俄罗斯审美标准和俄罗斯东正教的宗教体验之中。这种敬慕大地及崇拜大自然的经验,产生于罗斯受洗(接受基督教)前后的生活实践,这种经验是当代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础,而这些理论决定着俄罗斯的命运。
《俄罗斯千年文化》是利哈乔夫最后一部专著,论题明确而深刻,有助于提高每一位读者的文化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本书是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总结。

主编推荐
1.俄罗斯文化大师一生研究总结之作,国内抢先发售引进。
2.利哈乔夫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俄罗斯文化界的一座丰碑”,堪称大家。
3.本书对俄罗斯千年文化的意义与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还涉及造型艺术、造型艺术起源、民间艺术创作等话题。作为俄罗斯当代知识分子象征,利哈乔夫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俄罗斯本国。他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生态学,呼吁保护环境,但是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人离不开文化环境就像离不开空气,没有文化就意味着人类道德上的灭绝。事实上,文化生态就是世界各族人民组成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圈。整个地球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所有人类都肩负着保护地球的责任……”

精彩内容
解析俄罗斯历史在我看来,俄罗斯历史犹如一部徐徐展开的、孤独而令人费解的文化悲剧,有时因为自身的孤独被抛到不被人理解的悬崖之下,有时又因为那些伟大的作品和非凡的人物而自我彰显。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接近尾声时,我已走过十分漫长的人生之路,我所拥有的是自己对俄罗斯历史最直接的感受,而不是文字和文献记载的历史,也就是说,是“亲历”的感受。比如,我对皇帝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位继承人、各位大公等人物,还有十月革命前的老彼得堡(彼得堡艺人、女芭蕾舞演员等)都记忆犹新。革命浪潮、机关枪从火炮博物馆方向朝着彼得堡要塞连续扫射的情景、纳甘左轮手枪向索洛韦茨基群岛受难者墓地上空射击的枪声、许多饥饿的农家妇女带着孩子,在列宁格勒居民楼的门廊内躲避寒冷的场景(1932年严冬时节)、对列宁格勒大学和普希金文学之家那些受辱、无助和哭泣的学者们的批判、列宁格勒900天大围困的恐怖气氛等等,所有这些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视觉和听觉记忆之中。
对我来说,歌剧《霍万希斯之乱》《鲍里斯·戈杜诺夫》《隐城基捷日的传奇》等,都是通过艺术形式表现的俄罗斯百年历史写照。
我对历史、俄罗斯文化的研究成果已融聚成一幅充满浓烈感情色彩的俄罗斯千年史画卷。其中既有痛苦和磨难,也有英雄主义气概;既有探索,也有失落。
在俄罗斯文化史中,曾有过几个充满悲剧的巨变阶段。每逢此时,总让人觉得,一切又将重新开始。
古罗斯接受基督教的过程也曾如此。当时的人们仿佛觉得,多神教文化的寿数已尽,俄罗斯语言艺术的民间口述创作形式已成为过去。然而,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才认识到,语言文化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变成了另外多种形式。民间口述文学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书面语形式。
大变革阶段发生在伊万雷帝执政时期。“无益的”文学、小说似乎被彻底斩除,但是我们发现,半个世纪过后,即在17世纪初,过去的经验依然如故。不仅如此,尽管那些经验在16世纪下半叶一直“保持沉默”,但它们却变得更加崇高。
在俄罗斯文化史中,具有启示意义和悲剧性的巨变发生在彼得一世的国家改革时期。当时一切都必须重新做起,但是根据几个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发展状况,专家们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并没有发生任何中断。俄罗斯文化的发展线路曾一度遇到危机,但它最终得以恢复并在新水平上继续发展,即在掌握西欧经验的水平上继续发展。
每次巨变到来时,人们总是觉得,一切又得从头做起,每次巨变都分别有其特点。中断来得比较迟缓,每次中断都发生在新的飞跃之前。延迟都是内在的,而内在的延迟都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而且每次延迟的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
这种由外因引起的中断还发生在13世纪中叶,即发生在蒙古鞑靼入侵时期。
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欧亚主义者倾向淡化东方入侵罗斯的意义,而其他学者则与此相反,他们夸大蒙古鞑靼入侵罗斯的意义。尽管如此,无论是欧亚主义者,还是与他们观点相反的学者,都没有从实质上分析和描述那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一点无疑要比只从数量上评价文化中断的原因更重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