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和个人世界)(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和个人世界)(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6.09 6.4折 8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涂子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92739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0278038

上书时间2024-06-10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涂子沛,江西吉安人,大数据先锋思想家。曾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2014年从硅谷回国,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从2017年起先后创建涂子沛咨询、数文明科技。同时担任伊斯佳股份(智能制造)董事、人民网独立董事。 
其首部著作《大数据》开大数据之先河,被誉为“为华文世界开创了一个重要话题”;第二部著作《数据之巅》则认为必须把大数据从科技符号提升为文化符号,推动中国在大数据时代的优选竞争中胜出。这本《数文明》为数据三部曲的第三部。 
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公共管理硕士和信息技术科学硕士学位。

目录
推荐序一 / 林毅夫
推荐序二 / 孟庆国
前言 从幼稚到成熟:我们这个时代的数据革命
1.数据平权:新商业文明的冲击和原罪
  心理入侵:大数据“读心术”诞生了
  价格操控:大数据“杀熟”和算法合谋
  数惧的最深层:人工智能三宗罪
  新经济到底新在哪里:智能商业
  金矿如何形成:个人数据的价值困境
  数权:互联网原罪浮出水面
2.无匿名追踪:天网的隐喻
  要是此案在中国,早破了
  三体:天网的真正维度
  互联网要向天网学习什么
  雾计算:人工智能的竞技主场
  以图搜车:追踪亿万车辆之轨迹
  硬盘和眼药水为什么同时脱销
3.人脸和人工智能
  照片开路:构建身份社会
  起步硅谷:几何时代的徘徊
  机器能否学习:人工智能之争
  “不明觉厉”:深度学习的崛起
  数据田径场:政府怎样推动商业创新
  历史的意外:“9·11”事件如何拯救失败
  无匿名社会:动态识别的前景
4.高清晰社会:单粒度治理和笼中人险境
  数纹:迈入高清晰社会
  模糊社会的困境
  超级档案的产生:单粒度治理
  抑制侥幸:中国古代的治国经验
  高能个体:人人皆持剑,又皆为剑下人
  数据即证据:无侥幸天下
5.数力:普适记录如何“掰弯”人性
  唐宗宋祖的烦恼
  爱迪生拓宽记录的疆域
  尼克松之困:白宫录音小史
  特朗普的录音风波
  视频直播为什么低效
  普适记录:上帝的终极武器
6.数文明:社会、商业和个人如何被记录赋能
  一个新的发展视角:记录
  历史上中国文明领跑与掉队的原因
  三本书在三个大陆的三种命运
  十计九记:商业文明的进步密码
  电梯里的羞辱
  全面记录全面计算:开创数文明时代
7.数据新政:建设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
  数基:世界级创新和本土难题
  数联网:数据维度上的整体性政府
  城市大脑:新时代的南京长江大桥
  仅此一次:“最多跑一次”如何升级
  开放摄像头:天网的未来
  对数据和算法的现代治理
8.人工智能的边界、风险和未来
  一切皆可预测:拉普拉斯之妖
  量子思维:不确定的现实
  人是城市中的粒子:测不准
  数据相对论:普适记录的极限
  表情分析:人工智能的边界
  转型智能社会:怀揣瓷器花瓶,进入花花世界
结语 第四次浪潮:我们如何再次领先
后记 野路无人自还
大事记
索引

内容摘要
 从量数、据数、普适记录、人脸识别、以图搜车,到雾计算、城市大脑、单粒度治理、无匿名社会、量子思维……作为中国研究大数据的权威专家,作者涂子沛在《数文明》一书中,以大数据为核心元素,抽丝剥茧,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大数据时代的文明社会——一个全新的数文明时代。
将大数据与人类文明融合在一起,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叙事结构,它还将突破你的认知边界和思维极限,给你提供一个应对这个世界的全新的认知方法论。
《数文明:大数据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商业形态
和个人世界(精)》一书从三个层面鞭辟入里地描绘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全新文明形态:人类的数据文明——它将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商业世界的数据文明——商业世界将迎来重塑和再造;以及个人世界的数据文明——我们该如何从不完整的个体跨跃到高能个体。不论在哪个层面,数文明对人类的颠覆和重构都将是影响深远的。
可以说,《数文明》重构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认知逻辑,还有身处这个数文明时代的生存逻辑——不仅包括每一个国家、每一种社会、每一家企业,还有每一个个体。

精彩内容
 大数据和心理学相结合竟然爆发出如此大的威
力。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通过社交网站的数据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特质,其判断结果甚至比调查访谈这个人的亲朋好友还要准确。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社交数据,不用任何人为的介入,计算机和算法就可以自动判别一个人的心理特质,甚至仅仅凭借“点赞”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每一个“点赞”背后都有原因。如果掌握一个人在’Facebook上的10个“点赞”,算法对他的了解就可能超出他的普通同事;掌握70个就可能超过他的朋友;掌握150个就可能超过其家庭成员;掌握300个就可能超过其最亲密的妻子或丈夫。
剑桥分析公司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们把8700万人的社交数据和美国商业市场上2.2亿人的消费数据进行匹配、组合和串联,找出谁是谁,然后就性别、年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专长、
政治立场、观点倾向等上百个维度给选民一一打上标签,进行心理画像,建立心理档案,再通过这些心理档案开展分析,总结出不同人群的希望点、恐惧点、共鸣点、兴奋点、煽情点以及“心魔”所在。
当代大数据“读心术”就此诞生了。
掌握了一个人的“心魔”,就可以评估一个人最容易受哪种信息的影响,就可以知道信息该如何包装、如何推送,才能搔到接收者的痒处,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和判断。
回到特朗普的选举上:对义愤填膺的爱国者,可以推送“鸡血”文章,号召他们保卫美国,告诉他们特朗普能让美国重新伟大;对知识精英,则推送包装得比较温和的、理性的、显得高深的分析,以获得他们的共鸣;对倾向于特朗普但又不愿意捐款、不愿意出门投票的人,就告诉他们特朗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希拉里上台后果将会非常惨痛,鼓动他们出钱出力;对民主党的支持者,则大量推送
和希拉里家族有关的负面信息,让他们对希拉里失望;而对那些容易被煽动起来的网民,就推送各种耸人听闻的阴谋论和“标题党”内容,进行情绪刺激和情绪强化。
当然,很多推送的信息是被精心修饰过的事实,有些甚至是由专门的团队为特定细分群体“炮制”出来的虚假消息,但这些消息迎合了人性的需求
,直达人类心理的最深处,而且算法绝不会推送观
点相反的信息,接收者将会沉浸在一种氛围当中,质证、怀疑的可能性因此大大降低。
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些精准投放的宣传资料,就好像一颗颗用数据调配的药丸,被推送
给选民反复服用,之后慢慢地发生作用,最终引导
选民做出药丸配制方预设的政治行动。
从本质看,这是互联网的精准广告投放技术在选举中的应用。
现代广告业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它和心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从20世纪头10年开始,广告商就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编辑、呈现信息,希望以情动人、感召大众掏出钱来。这个过程就好像爱迪生为了找到灯丝的最佳选材,连续做了1600多次试验,最终发现了钨丝一样,广告商通过不断试错发现了组织、呈现信息的最佳配方。心理学已经证
明,人类虽然有理智,但人性中有很多“漏洞”,人类大部分时候都会被情感左右,一些简单的伎俩就可以影响、操纵人类的情感。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广告业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已经炉火纯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GeorgeA.Akerlof)将这种利用人性“漏洞”的广告称为“钓愚”。
互联网从两个方面大幅提升了传统广告的效率。
一是以A/B测试的迭代方法加速寻找最佳的“钓愚”配方。
假设一个电商平台有100万个用户,如果它要推出一件商品的特定广告,可以推出两个不同的设计版本,然后在两个用户群中进行实验。假设其中50万用户看到版本A,产生了10万购买;另外50万用户看到版本B,产生了12万购买,这就说明版本B的转化率更高,通过控制平台,它可以迅速将版本B推送
给所有用户。
广告的版本当然不止A、B两种,其版本的变化有很多维度。拿标题举例,是长标题还是短标题,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是正式语气还是非正式语气,是强调卖点A还是强调卖点B,效果会大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组文字,其字体、粗细、大小、颜色、
背景的不同也会给浏览者不同的感受。再比如布局
,是横幅还是多列,是大图片还是小图片,是手绘图还是实景照等,其中有近乎无数的变化。这意味着A/B测试的过程可以不断重复、优化,直到无法进行任何新的改进,到这个时候,一个趋近于完美的“钓愚”配方就出现了。一旦推出,它就将带来最高的点击率和购买率。
要调整、追踪、对比这样上百个维度的变化,对人类来说很难完成,但这恰恰是人工智能擅长之处。算法不仅能记录每一次变化以及每次变化的效果,而且可以自动地调整、推送这些变化,在上百万人的大规模人群中不断重复这项工作,其细致之处,人类难以企及。
P8-1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