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哲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94
5.5折
¥
5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张汝伦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3777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556557
上书时间2024-06-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汝伦,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中西思想史、比较哲学、政治哲学。著有《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政治世界的思想者》《含章集》《<存在与时间>释义》等。
目录
自序
何谓学者
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
康德二百年祭
不废江河万古流
黑格尔和现代国家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
回到事物本身
海德格尔:德国和欧洲及其超越
海德格尔公案
哲学与实践
哲人与爱
永远的阿伦特
正义是否可能
伽达默尔和哲学
在哲学和艺术之间希望和绝望——纪念阿多诺诞生100周年
为了生命的现在与未来——汉斯·约纳斯诞生101周年
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
内容摘要
康德的问题还是我们今天的问题吗?黑格尔是专制主义的辩护士吗?海德格尔和纳粹究竟是什么关系?阿伦特为何难以被理解?海德格尔和阿伦特的爱情意味着什么?哈贝马斯对霸权主义到底持什么态度?要回答这些问题,需深入哲学家的历史世界和生命经历,从他们与时代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来观察他们的思想。
张汝伦教授这部经典文集,标识出莱茵河畔的哲学之旅。通过打破德国哲学艰深晦涩、玄妙高深的刻板印象,还原了哲学家的最初关怀,从人和历史的视角打开哲学之门,以丰满的、极有人格魅力的德国哲学家形象,串起一部知人论世的德国哲学史。
主编推荐
"德国哲学丰碑林立,即便是哲学专业的博士生,也难以在几年的时间里读遍德国哲学原著,掌握其哲学要义。深耕德国哲学数十年的著名学者张汝伦教授,以一种通而不俗的散文笔法,为所有对德国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和普通读者提供了极易亲近的指南和导读。
另一方面,德国哲学向来给人的印象是枯燥晦涩的行文、艰深庞大的体系,德国哲学家则一直是谨小慎微、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形象,现代学术工业的“学术文章”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张汝伦教授认为,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实践哲学,因此他注重从哲学家的一生行谊出发来考察和理解哲学家,挖掘出理性和逻辑背后的人间冷暖、世事沧桑。他笔下的德国哲学家,始终以自己的思想与历史和时代互动。
莱茵河流淌至今,德国思想家们也活在历史和时代中。《莱茵哲影》以莱茵河为喻,以哲学家的生命关怀为线索,串联起德国哲学的历史源流。"
精彩内容
德国哲学名闻天下,但德国哲学之艰深也使许多人望而生畏。若问对德国哲学的印象,恐怕在许多专业人员看来,德国哲学主要也是以不食人间烟火,玄而又玄的形而上学为其特色。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在许多人看来几近天书。读不懂的结果一定是两个极端:盲目崇拜和不屑一顾。其实,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胡塞尔、海德格尔,每个人的著作都是对智慧与耐心的考验。徒有热爱没有智慧入不了哲学之门。但哲学爱好者一般是不会怀疑自己的智慧的,德国哲学晦涩枯燥的表述方式,反而更加坚定了人们对德国哲学的上述成见。
中国人历来相信文如其人,法儒布封亦云:“风格即人。”德国哲学的特有表述使人们自然而然相信,写出这些天书般哲学著作的哲学家,生命也一定如其著作般枯燥无味。他们不管人间冷暖,只顾闭门构造自己的体系。康德或胡塞尔就是现成的例子。
然而,这些对德国哲学和德国哲学家的看法,几乎都是错的。德国哲学晦涩难懂,却不一定不管人间冷暖。分析哲学家的表述倒是清楚明白,可我们在他们的著作里看不到半点时代风暴、世事沧桑。哲学的表述形式与哲学的现实关怀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哲学成就的高低,却与其人间性和实践性大有关系。吸引不同世代人类的,从来就不是超越世界的玄想,而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切。德国哲学之所以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不是由于它的晦涩,也不是由于它的形而上学,而是由于它的人间关怀。
早在德国哲学的童年,马丁·路德就向被希腊哲学概念化的经院哲学发起了猛烈攻击。在路德看来,由于这种抽象的概念化,经院哲学使(原始基督教)具体的历史经验失去了生命。“上帝只能在痛苦和十字架上找到”(路德语),即只能在真实的生命经验中找到。而德国古典哲学在卢梭的启发下,自信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把生命从概念的人为世界的迷雾和幻觉中解放出来,使思维与自发地自我发展的人的生命相一致。德国哲学的价值也在于此。那些不明此理,有意无意将德国哲学视为一种“高空行走”之玄学的人,无论赞美还是反对,都不足以语德国哲学。
以回到生命经验本身,或回到事情本身(这是黑格尔最先提出的口号)为追求的德国哲学家,就其个人一生遭际来说,的确大多平淡无奇。但这种平淡无奇不能理解为他们人格的贫乏无趣,而是因为他们以学术为生命,以哲学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孜孜矻矻,几十年如一日,埋头工作,心无旁骛,这才能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巨著。德国哲学家的高产与他们著作的质量同样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然而,埋头学问不等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谨小慎微的德国哲学家,心中笔下却总是人间冷暖,世事沧桑。他们以自己的思想与历史和时代互动,因而也就活在历史和时代中。当然,也有些人不满足于坐而言,也想起而行,如海德格尔,结果和西西里的柏拉图一样狼狈。但却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哲学家是否应该介入公共生活?如果是的话,在公共生活中哲学家如何行动?哲学家的思想和行动(实践哲学意义上的)是不相干的两橛,还是不可分开?不仅海德格尔,康德、黑格尔,甚至胡塞尔,都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自古就有知人论世的说法,这实际上是要求在人与时代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来同时考察二者。然而,根据现代学术工业的不成文的“潜规则”,一般的学术文章不会从哲学家一生行谊出发来考察和理解哲学家,“学术文章”给我们提供的充其量是“没有人”的思想。即使哲学家,他们的思想难道仅仅受抽象理性和逻辑的支配?如果除了理性与逻辑之外,还有别的东西,这些别的东西有时甚至比理性与逻辑更有影响力,为什么它们入不了“学术文章”的法眼?流行的学术文章的“规范”和“格式”真的是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吗?
本书所收文章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按所谓“学术论文”的模式来写,因为作者希望它们的读者不仅仅是“专业人士”;虽然它们涉及的问题一点也不比所谓的“学术论文”缺乏思想性和哲学深度。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哲学家的生命经历(Erlebnis)看作他们哲学的一部分,希望能从他们与时代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来观察他们的思想。在此意义上,这些文章可以算是“知人论世”的文章。它们的根本目的,则是要表明真正的思想者必然是行动者: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实践哲学。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生命自身的实践。
是为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