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的门牌号
  • 鲁迅的门牌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的门牌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88 4.2折 7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7591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线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608649

上书时间2024-06-0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绍兴
  东昌坊口新台门(1881年—1898年)
南京
  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1898年4月—1902年3月)
日本
  仙台“佐藤屋”公寓(1904年9月—1904年11月)
  仙台宫川宅(1904年11月—1906年春)
  东京伏见馆公寓(1906年秋—1907年夏)
  东京中越馆(1907年秋—1908年4月8日)
  伍舍(1908年4月8日—1909年2月)
  西片町十番地丙字十九号(1909年2月—1909年秋)
浙江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09年秋—1910年7月)
  绍兴府中学堂(1910年秋—1911年冬)
  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1911年冬—1912年2月)
北京
  绍兴会馆(1912年5月5日—1919年11月21日)
  八道湾11号(1919年11月21日—1923年8月2日)
  砖塔胡同61号(1923年8月2日—1924年5月25日)
  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1924年5月25日—1926年9月)
厦门
  厦大生物楼(1926年9月4日—1926年9月25日)
  厦大集美楼(1926年9月25日—1927年1月16日)
广州
  中山大学大钟楼(1927年1月18日—1927年3月29日)
  白云楼26号二楼(1927年3月29日—1927年9月27日)
上海
  景云里23号(1927年10月8日—1928年9月9日)
  景云里内18号、17号(1928年9月9日—1930年5月12日)
  施高塔路11号内山书店
  拉摩斯公寓194A3楼4号(1930年5月12日—1933年4月11日)
  大陆新村9号(1933年4月11日—1936年10月)
  鲁迅未能离开的上海
附录:鲁迅的门牌号不完全记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鲁迅的门牌号》是学者薛林荣继《鲁迅草木谱》《鲁迅的饭局》《鲁迅的封面》之后,“微观鲁迅”系列的第四部,也是本系列的收官之作。鲁迅一生在多个地方求学、工作和生活,不同的地方在鲁迅生命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他所居住的地点也因此具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本书按时间顺序,以鲁迅不同时期的居所为线索,切入鲁迅的生活史、创作史和心路史,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文、教育风貌与政坛、文坛风云。同时,书中收录的许多珍贵历史照片,将给读者带来更为真实立体的阅读感受。

主编推荐
作家和城市的关系一直是令人寻味的一个话题,比如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彼得堡的关系、巴尔扎克和雨果及巴黎的关系、乔伊斯和都柏林的关系等等。本书以鲁迅居所为切入点,探寻鲁迅与其所居住的城市的种种关系,角度新颖,发现颇多,是一本值得细读的随笔文本。

精彩内容
 白云楼26号二楼
(1927年3月29日—1927年9月27日)一
1927年3月29日,鲁迅搬出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搬进了珠江东堤上的白云楼。
欲访白云楼,先寻白云路。
“白云”是广州市的文化符号,无论白云路、白云楼
,还是白云机场,都与广州东北部的南粤名山白云山有关。秦末高士郑安期隐居白云山采药济世,晋人葛洪在此炼丹,唐宋以后,杜审言
、韩愈、苏轼等文人登山吟
诗,寓情于物,丰富了岭南文化。明清羊城八景中,“白云晚望”居其一。羊城新八景中,“白云松涛”居其一
。白云楼所在的白云路建于1912年,当时路北段东川桥一带称川龙口,是源于白云山的水道,故名。这条路一直是建国前广州最宽的马路,且首次试验性建成中间有绿化带的复式马路,有“模范马路”之称。
现在,当年试验性的复式马路早已成为天下马路的基本样式,白云路上也是绿意森森,一棵棵遒劲的榕树立在路边,盘曲扭结的枝干透着南方式的倔强。道路的尽头,一幢土黄色的旧式洋楼在周围的环境中显得极其醒目,并且气度不凡,这就是白云楼。
白云楼建于1924年,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
楼房(目前的三楼是后来加盖的),圆形立柱有罗马建筑韵味,门窗装饰富巴洛克风格,透露出富丽堂皇的感
觉。据说此楼西南和北面墙壁上原悬挂木刻“白云楼”横匾,后改为水泥,今已不存,只看到西段第一道门上方浮雕有“邮局”二字。原来新中国成立后,白云楼曾为邮电部门职工宿舍。外墙上钉着一白一黑两块石碑,其中显示白云楼鲁迅故居早在1985年就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鲁迅租赁了白云楼西段第一道门二楼的北室,计有1厅3房,与许寿裳、
许广平合居。
白云楼底层是邮局,二楼中间是楼梯,一梯两户,分为北室和南室。北室“一
厅三房一厨房一厕所”,共五六间房。南室共十间房,包括一个八角亭。历来将南室定为鲁迅故居,事实上不然。1963年当广州鲁迅纪念馆馆长张竞先生询问许广平鲁迅故居位置时,她当场手绘了白云楼故居的方位图,确认了北室才是鲁迅故居。
许广平在《我所敬的许寿裳先生》中说:“租了广九车站的白云楼,除了厨房、女工住房、饭厅兼会客厅之外,我们每人有一间房子,但鲁迅先生首先挑选那个比较大而风凉朝南的给许先生住,宁可自己整天在朝西的窗下书写。”鲁迅的《朝花夕拾·后记》文末所署是:“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一,写完于广州东堤寓楼之西窗下。”鲁迅给许寿裳让出来的是北室最大的一间,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后来搬出学校,租了白云楼的一组,我和鲁迅、景宋三人合居。地甚清静,远望青山,前临小港,方以为课余可以有读书的环境了。
”据何春才回忆,“白云楼
是一所很大的洋房,鲁迅先生只赁了其中二楼的一幢有一厅二房一厨房一厕所的房子。他的书房、寝室兼会客厅的房子是入门的第一间,面积相当宽阔,当中的一边,安置着一张板床,对面是一个放满了书的架子,西窗下有一张书桌,此外还有几张藤椅。他的书桌上经常放着一盆青葱可爱的水横枝”。a何春才此文编入《鲁迅生平史料汇编》时,有一条注,说“一厅二房”应为“一
厅三房”,这也是北室的结构。
何春才回忆:我常去见他的时候,正是南方特有的闷热的时候。
他喜欢在深夜趁着风凉写作,甚至有时写到天亮,白天是起得很迟的,会客的时间大半在下午。这时强烈的阳光从西窗射入,我往往走得满头大汗到了他那里去时,他总是很关怀地说:“把大衣脱下来吧。”我便把中山装解下,穿着没有袖的薄背心,起初很不自然,以后也
就习惯了。他也很怕热,经常穿着半袖的底衣,有时将席铺在饭厅的花砖上困觉,这多半当他身体有些不舒服的时候。
何春才还说,鲁迅自奉薄而待人厚。比方他抽的香烟是彩凤牌之类的次等货,而给朋友或学生抽的却往往
是美丽牌之类较好的香烟。
另外,平时吃的菜蔬很随便,款待熟人时,肴馔则颇丰厚。
P284-28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