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23
4.3折
¥
75
全新
库存24件
作者(美国)若昂·德让|译者:赵进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7460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2186882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若昂?德让的这部巴黎现代城市史,不仅从各种城市设施出发,为我们展示了巴黎现代性的躯壳,还从生活方式和观念入手,为我们点明了巴黎现代性的灵魂。
作者简介
若昂•德让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法国历史和文化专家,著有《时尚的精髓》等十本专著,现居费城。《纽约时报》给予她高度评价:“读懂她的书不需要太多背景知识,可是读完之后,你就成了一个法国通。”
目录
引 言 “宇宙之都”
第一章 走向现代的起点:新桥
第二章 “灯火之城的光芒”:孚日广场
第三章 “魅力之岛”:圣路易岛
第四章 革命之城:投石党运动
第五章 敞开之城:巴黎的林荫大道、公园和街道
第六章 光和速度的城市:改变都市生活的市政服务
第七章 时髦之都
第八章 金融和新财富之城
第九章 浪漫之城
结 语 看见城市的历史:绘画和地图中的巴黎变迁
致 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索 引
内容摘要
到底是什么令巴黎从众多中世纪城市中脱颖而出,率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伟大城市?若昂?德让在本书中为我们逐一介绍了巴黎城市建设的各项发明,包括桥梁上的观景平台、林荫大道等史无前例的现代基础设施,还有城市照明、公共交通、时尚购物等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
主编推荐
若昂•德让的这部巴黎现代城市史,不仅从各种城市设施出发,为我们展示了巴黎现代性的躯壳,还从生活方式和观念入手,为我们点明了巴黎现代性的灵魂。
精彩内容
结语看见城市的历史:绘画和地图中的巴黎变迁
19世纪50年代中期,离路易十四启动他的首都大规划过去整整两个世纪,当时的拿破仑三世下令对巴黎进行新一轮改造。这位皇帝任命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执行这项工程。奥斯曼既非建筑师也非城市规划师,而是一位技术官僚和行政官。就像前一次改造,这次重塑也给巴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奥斯曼的工程尽管在规模上比前次宏大,却难说更胜一筹。按照他的思路完成的工程,很大程度上沿袭了17世纪时确立的规划模型。
这次规划在巴黎市区增加了以蒙梭公园和布罗涅森林为主的公共休闲空间,用以搭配位于市中心的杜乐丽花园等公共花园。前次规划曾考虑建造一条林荫大道,方便了巴黎人在城市周边的活动。而这次新增了一条南北轴线的林荫大道,为城市中心增加了一条主干道。沿着巴黎的林荫大道两边拔地而起的,是人们口中的“巴黎式”建筑,而许多第二帝国建筑的特色,从复折屋顶(又称蒙萨式屋顶)到块状砖头,早在17世纪便已成为巴黎风的元素。甚至奥斯曼用作新巴黎枢轴的星形广场也并非原创,而是扩充了1670年的星形方案构想。当年该方案的目的,就是连接香榭丽舍大街和布罗涅森林。
鉴于19世纪的巴黎风格如此接近17世纪的规划,我们便不难理解,19世纪许多林荫大道文化特有的建筑物(从巴黎咖啡馆、拱廊市场到百货大楼)实则是对17世纪确立的模型的扩展。也不难理解,那些奥斯曼规划下的巴黎的代表性人物(从金融家、银行家、妓女,到时髦的巴黎人)仿佛是两个世纪前巴黎形形色色人物的转世。
然而,面对巴黎的变化,19世纪的人反应却与那些17世纪的市民大为不同。城墙被改成宽阔的散步空间,17世纪的巴黎人对此喜闻乐见,他们享受漫步的乐趣。而19世纪的巴黎人不像17世纪的前人那样乐于迎接变化。
1857年,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写下《天鹅》,反映奥斯曼的规划对城市景观的侵蚀。他写道:“不在了,这古老的巴黎”,句尾加上感叹词“hélas”(“哎”)。波德莱尔忧伤的“hélas”以及他对“巴黎在变”的“忧郁”,也反映了当时许多人对奥斯曼改造巴黎的态度。他们恋旧惧新。他们担心,新的林荫大道和其所带来的新型公共生活会永久地毁灭他们心目中的巴黎。
最能表现两代见证人对巴黎改造的反应差异的,莫过于用来指导两次规划方案的两张地图的命运了。奥斯曼效仿路易十四制作了规划图;他比照两种不同的景观作决策:一种是当下的巴黎,另一种是容纳其规划项目的巴黎。就像巴勒—布隆德尔地图一样,这些规划图陈列在巴黎市政厅里。作为巴黎蜕变的一个象征,巴勒—布隆德尔地图一直受后人敬仰。然而,1870年9月爆发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起义中,愤怒的暴徒闯入市政厅,他们的头领把奥斯曼的规划图撕成碎片—这恰恰反映了当时大众对规划图所代表的新巴黎的愤怒和抵触。
当然,为奥斯曼的规划奠定标准的17世纪规划之所以更受众人欢迎,是因为规划没有对城市的结构带来整体性的破坏。比如,奥斯曼为了铺设南北向林荫大道,拆除了塞纳河liangan年代久远、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相比之下,17世纪建造的林荫大道更容易为人接受。1670年,这位国王自豪地宣布他将推倒城墙,用一条步行道取而代之。环形步行道使得巴黎对外敞开,虽然这也意味着放弃了防卫。事实上,这位君王在法国边界设立了独特的新型防御工事,在此后近一百五十年里保护法国免于外来侵略。
相比之下,在奥斯曼的重塑工程竣工的1870年,巴黎正处于包围之下,即将落入普鲁士之手。这个时期的巴黎急于隔绝外部侵扰,对新事物的恐惧四处蔓延。作家、艺术评论家爱德蒙·德龚古尔忧心忡忡地形容奥斯曼时期的干道是“横平竖直的大道”,让人联想到“未来的美国巴比伦”,这也呼应了公众对奥斯曼的干道工程的看法。在埃德加·德加和爱德华·马奈等当代艺术家笔下的新巴黎,时常能体会到这座城市“奥斯曼化”后带给公共生活的异化感。
而在两百年前,那些现代化的见证者对身边变化的城市则没有这种恐惧感。相反,他们很乐意到处宣传巴黎的重生,庆祝现代都市生活的新面貌。
这些最先目睹巴黎惊天变化的人,利用各类媒介传播这座都市的变化。历史上第一次,一座城市的居民留下大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其数量之多,足以让后世了解城市规划带给那些亲历者的影响。在17世纪80年代,游客能够拿着由布里斯开创的全新指南书,游览这座历经规划的城市。马奈的前辈已经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图像,从地图到绘画,连贯地展示着这座城市。一旦有里程碑式的建筑完工,画家便马上用绘画进行记录,并凸显这些建筑的创新特色。
这些描绘17世纪巴黎的大改造的图像,也是最早一批表现城市变化历程的作品。这些图像描绘了新的公共工程的情景,比如行人穿过新桥上的两旁走道,它们既向欧洲人介绍了巴黎的最新发展,也表现了现代城市的使用方式。
在17世纪以前,人们很少描绘城市,即便有也仅仅作为某一主题的背景。在一些出自15、16世纪的中世纪手稿中,城市天际线可以远远看到,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也仅仅是粗略而非真实的记录。到了16世纪,地图制作越来越精确,也更加普及。临近16世纪中叶,第一幅相对准确的欧洲城市地图开始流传。在那之前,很少人能够准确了解自己城市的东南西北;几乎没有人比较过不同城市的朝向和方位。
1572年,《世界的城市》的第一卷出版。1617年,当这套书的第六卷和最后一本面世时,该书让读者了解全球各地546座主要城市的地图。这些地图主要由格奥尔格·布劳恩编辑,由弗朗兹·荷根伯格雕刻,成为后几十年制图学的标准。历史上第一次,欧洲人能够比较世界上不同的城市,能够判断城市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巴黎人也首次知道阿姆斯特丹的模样,伦敦人也第一次了解了巴黎的模样。
媒体评论
若昂•德让是一位富有见地的作者,将地图、绘画和导游手册等丰富的原始资料在本书中一一呈现,为我们展示巴黎的历史发展如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出版人周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