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公望年谱考略
  • 黄公望年谱考略
  • 黄公望年谱考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公望年谱考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5 3.9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浦仲诚|责编:张馨睿

出版社中国言实

ISBN9787517141051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2715836

上书时间2024-06-0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浦仲诚,笔名:碧螺、南麓等。作家,黄公望文化研究者,常熟市黄公望文化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黄公望二十余年。著有《黄公望文化研究》《黄公望新考》《黄公望传》《黄公望续考》等,还曾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作品。

目录
概述
满腹诗论未应时 藏手丹青传万世 

第一章 垂髫之年
一虚岁至十虚岁

第二章 少时之年
十一虚岁至二十虚岁

第三章 弱冠之年
二十一虚岁至三十虚岁

第四章 而立之年
三十一虚岁至四十虚岁
第五章 不惑之年
四十一虚岁至五十虚岁

第六章 知命之年
五十一虚岁至六十虚岁

第七章 花甲之年
六十一虚岁至七十虚岁

第八章 古稀之年
七十一虚岁至八十虚岁

第九章 耄耋之年
八十一虚岁至八十六虚岁

附录

黄子久的名和号

黄子久生平行迹简表

黄子久书画创作时间地点对照表遗存于世的黄子久诗作

黄氏子久子裔·常熟后代族系考录
小山黄氏义庄掌门及一至三房脉系考

黄氏子久子裔·常熟后代族系考
  小山黄氏第一世至第二十世考
戴表元《题黄大痴像赞》

黄泰迁黄子久墓

黄子久墓及祠

黄子久灵位的发现

黄子久后代纪念大痴公

吴湖帆寻访黄子久墓

古今吟咏黄子久

后 记

内容摘要
黄公望是我国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山水画家,生活于距今600多年的元代。黄公望的一生跌宕起伏、丰富多彩。本书是一部研究黄公望并逐年记载谱主生平事迹及其思想发展而带有考证特点的学术性著作。作者通过对与黄公望相关的史料、资料的梳理,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整理编写出一部能够反映黄公望人生历程的年谱资料。书稿采用“纵横交叉、经纬相织”的编写法,以谱主人生经历为经线、纵线,以邑事、国事、乡事、友事、教事、族事、画事等为纬线、横线,广阔展示了黄公望一生的经历和事业,试图“还原一个真实、清晰、立体的黄公望”。

精彩内容
满腹诗论未应时 藏手丹青传万世浦仲诚黄公望的一生,寿八十六岁,近于整个元朝。研究黄公望的一生,就近似研究整个元代的历史。元代时期朝廷政局动荡多变,政局不稳,社会动乱不断,历史资料的保存很不完备。黄公望仅是个平民百姓,民间文人画家,未能被列入《元史》中有关于人物的列传之中。如今,要对黄公望等元代时期文人名家的研究,只能凭极有限的资料来作参考,并进行艰难的分析和研究。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黄公望呢?本人从着手研究大痴道人黄公望开始,至今已逾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中,为探索黄公望生平,奔浙江,历江西,近福建,进安徽,赴上海,到湖北、北京、南京,访专家,拜名师,探黄族,寻遗迹,纵横江南诸省,辗转数十城市,逾三万五千多公里,阅尽无数山水,搜阅到有关黄公望的家谱、族谱有二十多个版本,达一百二十多册,搜阅到各类有关黄公望史料记载的史志、寺志、道藏志、私志、私记等达千余册,撰写笔记数百条,文字近百万,一个真实的黄公望,逐渐在心中树立起来。
生于乱世幼易姓黄公望原名陆坚,家位于常熟古城子游巷[1],出生于一二六九年的中秋节。一二七一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发布《建国号诏》,定国号为“大元”。次年三月二十八日,忽必烈下诏,定都于大都[2]。
一二七六年(至元十三年),那年,陆坚(即黄公望)八虚岁,生父陆统病故,陆坚成了孤儿。此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朝廷遗臣偕幼帝南逃。
一二七八年(至元十五年),才十虚岁的陆坚,被隐居于虞山西侧余脉小山下的永嘉平阳人黄乐领养,从此陆坚改姓为黄,名公望,字子久(以下均作子久称),随黄乐移居于小山南山下村中生活。
是年,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抗元将领文天祥被俘。
在黄子久十一虚岁那年(1279),宋元两军进行了最后一战,史称“崖山海战”[3]。此战,宋军大败,南宋丞相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朝正式灭亡。
榜举神童空怀志一二八〇年(至元十七年)秋,本邑行开神童科考,得黄乐精心辅教的幼童黄子久,参加县神童科考试,以优异的成绩一举中榜。从此黄子久负神童盛名,誉传乡里,幼小的黄子久从此心怀大志,欲在日后可得入仕途。
自元初以来,科举考试一直未能顺利举行,民间许多有才华者、有志报国者,空有一腔热血、一身才华,而被埋没于乡间林野。
文庙修缮遇严徐一二九一年(至元二十八年),黄子久二十三虚岁。元帝赞识赵孟才华,欲让赵孟参与中书省政事,可是赵孟坚辞不出。元帝下令,凡赵孟出入宫门,均无禁。从此每见之间,必从容语及国家治道,多所裨益。后赵孟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
是年,常熟儒士杨麟伯,见邑文庙腐坏严重,欲私资助缮,为崇饰之,报请官衙批准。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原平江肃政廉访使)阎复与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徐琰得知后,亲自前往常熟文庙察看,对杨麟伯公“睹文庙学缺,欲输私资,为崇饰之”之见大加赞赏。阎复与徐琰分别亲书碑文和碑额,后被刻成碑一通,于次年(1292,元至元二十九年)文庙修缮竣工后,被立于常熟文庙学礼门右。
阎复与徐琰此次的常熟考察之行,成为黄子久日后出任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任书吏的契机。此年末,黄子久随阎复、徐琰到武林(杭州),入浙西道廉访司衙任书吏职。黄子久在书吏任上时,居西湖筲箕泉边自筑的茅庐中[1],得闲时多与佛道师友吟诗、议道,特别喜聚山水之绘事,爱道家之阴阳卦事,颇得心会。
一二九五年(元贞元年),那年,黄子久二十七岁,其生母病重而逝,黄子久久哀于廉访司书吏职上,孝行三年,期满之日,黄子久在杭州马市巷玉阳庵[1]内,着道家之服为亡母做法事,其间竟忘形无束,匆忙间竟着道袍入司衙任事,惹宪长徐琰(容斋)当众怒斥,黄子久羞形无藏之下,竟愤而辞职离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