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喧嚣的墓地
  • 喧嚣的墓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喧嚣的墓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53 4.3折 52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骏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19159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1913273

上书时间2024-06-09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仰望苍穹》《城市阴谋》《黄安红安》《红安往事》等著作。作品曾获《小说月报》第十一届“百花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冰心散文奖、长征文艺奖等奖项。

目录
暂无

内容摘要
小说以丧葬民俗、风水习俗、宗教传播、共产主义发萌为媒介,通过对从黄安县到红安县两大家族之间的争斗书写,描述了清末、民国到解放后一个村庄关于信仰变迁的百年发展史。本吴庄人从信奉宗族宗教到信仰风水先生,发展到信奉洋人的外来文化,至最终信仰共产党并紧跟共产党人闹革命的信仰改变之路,展现了清末、民国到解放以来一个村庄的艰辛历程,同时也是黄安县历史发展的一个侧影。

精彩内容
不久,一件事的发生,让李连道与本吴庄的人们,更是对黄道吉的神算感到万分佩服。
盖屋下脚,必须有石料。本吴庄山上四处都是石头,但真正要用好石头,还得请人工到山后去开炸。
李连道选了一个日子,准备请几个乡亲一起到一个叫盘龙沟的小山沟里打眼、放炮、采石头。
这天一大早,他也没有多想,吃了饭就带领乡亲们拿起工具往深山里走。
在村口处,碰到了黄道吉。几个人连忙鞠躬行礼问好。
黄道吉问李连道:“采石啊?”李连道恭恭敬敬地答:“是呀。道长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本吴庄除族长叫黄道吉为“先生”外,一般人都称风水先生为道长。
黄道吉笑了笑,突然指着一位年轻人说:“我建议你今天勿去。”年轻人是李连道的侄子,叫李长河。他听后脸色大变,看着李连道。
李连道又鞠一躬,问:“这是为何呀,道长?”黄道吉说:“今年对他,流年不利,最好避祸。”李连道想,客都请了,饭也吃了,盖房也要等石做料,少一个人则少一份力量呀。
正沉吟着,黄道吉好像看穿了他的心事,转了弯又对年轻人道:“即使你去,亦不能当点火手。而且,炮响之时,你一定要双手抱头。”李长河不明就里,半信半疑。
李连道带着他们进了盘龙沟。以往,本吴庄盖房、垒屋和造地、建塘,都是到这个沟里来采石头。这里的石头既坚硬,又能单独凿成整齐的石板。
他们在山里叮叮当当地打了一上午的孔。不一会儿,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随着石头上的孔越打越深,李连道觉得差不多可以放炸药了。于是,一帮人有的先躲得远远的,有的拉上火线,有的开始装炸药。
李连道突然记起了早上黄道吉的话,连忙叫住正在放线的侄子李长河:“你且先躲一躲。”李长河怔了一下,突然想起了早上道长说的话,脸上骤然变红了。
他放下线,选择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刚好那边有一个小石洞,小石洞上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头遮挡着。李长河心想,这下应该绝对安全了吧。
一切准备就绪,李连道决定自己亲自点火。因为点火是炸石中最危险的事,这种事,他不想让别人冒着风险去干。
李连道拿出火石,擦了一下。火花一现,第一次没点着。他又擦了一下,这次点着了导火线。看到一股青烟从导火线中冒出,李连道连忙往事先看好的安全之处跑。
半晌随着山沟里一阵的隆隆炮响,大大小小的石头像天裂一般炸裂开来。整个盘龙沟,飞沙走石,空中呼呼作声。只听到两边的树木,被大小不一的石头击中,响声不断。有的树甚至被拦腰击断。
随着空中的烟雾飘散,炸点已过,看上去很安全了。
李连道连忙从掩藏的地方钻出来,喊大家的名字。所有的帮手都钻了出来,只有李长河找不到人。
李连道吓得心里怦怦直跳。
他们跑到李长河躲藏的地方,发现他全身是血。拂去他身上的尘土,发现李长河双手抱头,胳膊被石头划出了深深的口子。
喊了半天,李长河醒来了。
李连道松了一口气,问是怎么回事。
李长河说:“我本以为躲在洞里,洞口上方又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作为掩护,应该绝对安全。没想到,空中却有一个更大的石块滚过,砸在洞口处的大石头上。我一听到响声,感觉两边的沙子从洞口涌动下来,忽然就想起了黄道长早上讲的话,连忙双手抱头,将身体卷屈卷成一团,才捡了一条命。”大家看去,除李长河躲避的地方还有空间外,其他的地方,已被大石击得粉碎!
所有人不禁俱是惊悚。
是啊,如果李长河不是双手抱头,那巨石就会直接擦过他的头,肯定没了性命!
而现在,李长河只是手臂上有伤。
回到家来,大家对本吴庄的人一讲,全庄的人都是又怕又叹服。
李连道赶紧去镇上买了一个猪头,亲自送到黄道吉居住的房子里,再三感谢。黄道吉依然只是颔首微笑。
第二天,这事便传遍了本吴庄,让人们对黄道吉更加敬重。
此事过后,村子有了什么红白喜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了礼物,去黄道吉家里问询,并尊称他为“道长”。
黄道吉也来者不拒。每次只是寥寥数语,但都令本吴庄乡绅百姓折服。
李连道家的石头准备好后,盖房开始了。第一道工序是下脚,也就是奠基。
在本吴庄,奠基不是一件马虎的事。因为奠基向来很讲究,首先主人家要请帮小工的人平好屋基,开好下脚的槽子。李连道请了左邻右舍,却被老婆劝住:“还得选好吉日呀!”在本吴庄,这样的吉日过去一般都是要找风水先生来推算的。当然,也有个别人家为了省钱,自己来定日子的。无论是谁定,一般都确定在每月带六、八、九的日子,如初六、十六、二十六,初八、十八、二十八,初九、十九、二十九。为什么呢?盖因六寓意六六大顺,八寓意四季发财,九寓意富贵长久。
在本吴庄,即使是遇上大寒季节,也是可以随意动土的。有人认为这个季节,不需要看日子,也不会有什么动土之忌,因为传说在大寒节菩萨会将民间的牛鬼蛇神全部收到天上管着呢。
李连道想了想,又去请黄道吉。
黄道吉当即为李连道选了良辰吉日。
于是在动土的前一天夜里,李连道全家彻夜守岁。到了次日五更,他请的承墨师傅——也就是承建匠人——领头人应约到来了。他们来到地基,承墨师傅在破土前与李连道一起,烧高香、烧纸钱、烧黄表,然后摆神案,将事先准备好的鱼、肉、酒都奉上,用来敬土地菩萨。同时,李连道在脚槽里撒下一些铜钱,祈求富贵之基。
在上第一块砖前,承墨师傅默念:“土地菩萨,万方神圣,保我开工顺利,一切大吉,诸事不扰,风雨不惊……”一切做完,李连道将承墨师傅请到自家堂屋,进门便请师傅吃一碗净肉汤。一碗汤下去,李连道又给师傅开出了双倍的工钱,并送给师傅一条毛巾,还加上一烟袋烟土,再添两瓶土酒,表示隆重谢意。
承墨师傅假装客气地推辞几下,便欣然接受。这个过程便算完结。
承墨师傅便出来,带领大大小小的石匠师傅与徒弟,开始造屋。
五月开始,到七月阳光正盛,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辛勤劳作之后,屋子已基本成形。这天,是李连道家房子上梁的日子。
在我们本吴庄造屋,给房屋上梁是一件大事。一般在主体结构基本完工之后,泥工、石工、木工师傅和所有请来帮忙的小工,都要请到现场,在上梁之时隆重搞一个仪式,撒糖、放鞭炮以示庆贺。这时,村中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前来捧场。偌大的梁柱,在吊上房顶的那一刻,如果一步到位,大家都会说这家从此大顺。
本吴庄的房顶都是人字形结构,只有在梁上完之后,两边的桁条才能一头呈九十度地钉在梁柱上,另一头垂直向梁的两边往下散开。散开的桁条相并排开,中间距离相等。桁条上面还必须横向钉上几厘米厚的板条,我们本吴庄始终称这些板条为“角子”,角子与树条横七竖八用钉子钉上完成之后,才可以上瓦覆盖。因此,上梁就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是梁要正,所以才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之说;二是梁柱比一般的树条粗壮,需要大家的配合,上面有人用绳子拉,下面有人在梯子上推动;三是从正中间上去后,梁柱必须放在屋脊的正中,必须不偏不倚。而且所有的工作,必须一步到位。
为此,本吴庄人特别在乎梁柱的材质。这表示一个家庭的身份。黄安县那些大户人家与权贵家族,多数会选椿树、杉树做大梁,而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则由泥工、木工、石工师傅会同承墨师傅在其他桁条中互商,选一棵又大又直的树即可,有时是木子树,有时是枫树,有时甚至还用泡桐树。
李连道因为发了些财,便想弄一棵好的。
在下脚的那几天,李连道便与长老李天时商量,想去他家的田地上“偷”一棵桁条。
李天时答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当地,建房人在筹备建房期间,看中了哪家在自家田岸上栽种的树或自留山的树,暗地里先与树的主人家商量,或财买或赠予,在适当的时候,请人把这棵树在黑夜里“偷”回来做梁。传说这样“偷”来的树做梁,日后必能保佑全家兴旺发财。所以,作为树木的拥有者,一般都能成人之美,慷慨解囊相助,有的不要钱,有的要了钱然后装作不知道,让人家去“偷”。
李连道家的梁,便是从李天时家里“偷”来的。
“偷”树的那天,本吴庄人一般都装作不出门,在家早睡。而去“偷”的人,悄悄出门,把树锯倒抬回来,削节,脱皮,等着暴晒。回来之后,主人家必须好酒好肉招待。这时,大家会一起热闹,弄到深夜。
到了上梁这天,按本吴庄过去的习惯和李氏的传统,一般选择在正午进行,这时阳光正烈,又是上午与下午的交接之时,此时上梁,意味着日子红红火火,福星高照。
一大早,李连道便起床了。当他看到阳光高照,喜鹊登枝,心里暗喜。按照老法,他们事先将准备的一块崭新的红布挂在大梁上,表示吉祥喜庆。同时,还在梁上贴了一张大红纸,竖着写上“紫微高照”四个大字,代表福星。这四个字,还是李连道跑到黄安城县府请李逢春写的。李逢春不愧是读书人,果然一手好字,写得苍劲有力。
同时,李连道家也准备好了一筐喜糖,准备在上梁正好时在屋顶往下散发。
上午,硕大的梁柱抬到了门前,其他的桁条也一个个削得笔直,都是极为罕见的杉树条。李连道家因为做小本生意,日子比本吴庄其他人家过得好一些,因此作为梁柱的椿树梁,便显示了李家的实力。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时钟敲响。
此时,黄道吉正好睡到自然醒。他下床后准备到外面转转,便拄着杖出了门。走到村头,他看到一大堆人在李连道家的新房檐下等着,走过去一看,大家纷纷向他打招呼问好,并告诉他说都在等着给李连道家上梁呢。
黄道吉抬头看天,然后又环视一周,突然眉头一皱,向给自己倒茶的李连道提出建议:“不能等到正午,最好午时一刻,可以不?”李连道心头一怔:“这是为何呀,道长?”“最好这个时间,不然,恐怕会生问题。”人们听后,也都吃惊地睁大眼睛。
李连道看着黄道吉,脸上的笑容渐渐没了。
是啊,道长这样讲,你是听,还是不听?
李连道顿时骑虎难下。按本吴庄的规矩,上梁是必须在正午进行的。所谓“上梁恰逢黄道日,下凡就遇紫微星”“日丽新居暖,风和甲第安”……意思都是为了讨个喜庆。这个规矩在本吴庄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打破和改变。
李连道有点为难了。然而,对于本吴庄人来说,有了前面的买地之说和炸石之奇,大家对黄道吉的话,基本上都已深信不疑,因此,上梁的事,可能不听也不好了。李连道即使心中有疑虑,但也不好意思直接问。
他沉吟一下,说:“一切按照道长吩咐的来吧。”时间仿佛静止了。人群一下无声了。这样,时间转到了午时一刻,李连道吐了一口痰,说:“上吧。”于是,一群人中,有的迅速沿着梯子爬上屋顶,有的在地面上用红绳子捆绑梁柱。上面的人使劲拉,下面的人都在顶,一边拉一边顶时,承墨师傅一见,便开始站在房子的大梁门柱边说彩:拉啊拉啊,好日子就在太阳下啊;顶呀顶呀,幸福天就在房梁上呀。
房有主来钱有路呀,梁有灵来柱有魂啊。
一拉一顶上梁日啊,拉出金来拉来银,顶出官来顶出财……他说一句,下面应声一句:“喜呀!”不一会儿,硕大的横梁就拉上了房顶,李连道笑呵呵地站在房顶往下撒糖……小孩子们蹲在地上疯抢,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