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毛泽东谈哲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61
4.1折
¥
65
全新
库存122件
作者孙宝义 刘春增 邹桂兰 编著
出版社人民
ISBN9787010106410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1203016987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略
内容摘要
哲学绝不是书斋里的东西,而是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实际生活中就有最生动、最丰富的道理。毛泽东常用标新立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去阐述生活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许多生活小事,经他一点拨,可以让人悟出其中许多新鲜的哲理……本书精心挑选了毛泽东灵活运用哲学的100余则经典哲理故事,如“吃饭是收支平衡”、“打麻将与‘搬砖头’”、“保健不等于保命”、“辣椒的军事譬喻”、“游泳悟出的哲理”、“甘蔗没有两头甜”、“捉虱子也有学问”、“《三国志》里的辩证法”、“三打祝家庄的点评”等,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不仅克服了过去单纯用抽象的理论概念去说教的缺憾,打破了哲学上的神秘化,而且使哲学真正走向大众,融新鲜性、哲理性、趣味性、应用性于一体,是一部雅俗共赏的著作。
精彩内容
教条主义害死人“这个秀才教条主义到了家,他比猪还不如,猪过河还知道用前腿探一下,调查研究一番。”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当时,他并没有讲稿,而是娓娓道来,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和典故,引得七八百个高级干部不时哄堂大笑。
他首先讲了一个《笑林广记》中的故事:有一个人举着根长竹竿进城,城门小,竹竿长,横过来进不去,竖起来也进不去,急得满头大汗。一个过路人看了,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你把竹竿砍断不就可以进去了么?这个举竹竿的人果真这么做了。其实,这两个人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只知道把竹竿横着拿,就不知道把竹竿顺过来进去。
接着,他又讲了个秀才过沟的故事:有个秀才要过沟,怎么也过不去。一个农夫看到了,叫他跳过去。秀
才两腿一并,往前一蹦,结果掉在了沟里头。农夫说,你的跳法不对,于是做了个示范动作。秀才看了埋怨农夫说,你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叫作跃,两腿并起来才叫跳,你为什么不叫我跃呢?
毛泽东讲完这个故事后说:“这个秀才教条主义到了家,他比猪还不如。猪过河还知道用前腿探一下,调查研究一番……”逗得满堂
干部捧腹大笑。
毛泽东还用一个民间传说挖苦了教条主义者的崇洋思想:有一个留美学生,得了个美国博士学位,回到家里,趾高气扬,谁也瞧不起。他爸爸问他在美国学什么,他说学烹调。老头一生就奉行孔夫子的脍不厌细,食
不厌精,听见儿子是学烹调的,很高兴,便叫儿子给他炒个鸡蛋。这位博士抱来一
大堆洋书,边翻边做,油都烘起了火,鸡蛋却还未下锅,结果鸡蛋炒焦了。老头子很生气,打了儿子两个耳光。这小子还摸着脸说:“爸爸,你打我两个耳光没什么,可是你没有外国人打得好。”毛泽东讲到这,评论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为了运用,绝不能像那个博士一样,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教条主义者就是不顾中国的实际,马列主义词句背得朗朗响,就是不会用。”教条主义害死人,因为只会死搬硬套,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办,所以必然要碰钉子。
(参见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编著:《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幽默的“衍名”术“一开一合,对立矛盾的统一集中于你一身了。”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调味品,是人类面对共同生活而创造出的一种文明。
毛泽东是运用语言的幽默大师,他常在同他接触的人的姓名上下工夫,通过幽默诙谐的联想,缩短与相见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发喜悦、
欢乐和启迪。
1957年6月的一天深夜,舒湮陪同父亲冒广生去中南海见毛泽东。当他们到达时,毛泽东立刻从餐桌边伸出手来说:“冒先生,欢迎你!”接着问舒湮:“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舒湮,舒展的舒,湮没的湮。”舒湮答。
毛泽东含笑说:“用‘湮’字作名字的很少见。”舒湮又说:“原来用‘諲’作恭敬解。我第一次用舒諲的笔名投稿时,排字工人误将言字旁
排为三点水。我心想,这样也好,免得言多必败。就此‘湮’下去了。”毛泽东忍俊不禁。“这也好嘛!一开一合,对立矛盾的统一,集中于你一身了。”毛泽东从舒湮的名字上引出一番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议论来。
(参见孙宝义等编著:《毛泽东的衍名艺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