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历年来,减排工作是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头戏。减排工作的成效有赖于减排政策的有效执行。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地方政府到排污企业,减排政策层层落实的背后,是一套激励机制在发挥作用。
本书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上探究减排政策执行中的激励效率改进问题,也尝试系统地回答减排政策执行中激励扭曲现象如何发生,在央地、府际、政企关系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减排工作偏离了委托人的激励目标。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改进现有的减排政策激励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思路建议,优化未来减排政策的激励机制;为政府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提高实践中的激励效率。因此,减排政策执行中的激励扭曲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周碧华(1981.12一),博士,华侨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部门激励、公共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4年6月毕业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本书框架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环境政策执行的相关研究
2.1.1 环境政策执行模式
2.1.2 环境政策执行绩效
2.2 减排与减排政策的相关研究
2.2.1 减排政策执行研究
2.2.2 减排政策执行及其效果的相关研究
2.3 公共部门激励偏差问题研究
2.3.1 公共部门激励偏差
2.3.2 基于θ向量夹角的激励偏差测量模型
第3章 我国减排政策的现状与发展历程
3.1 我国各地区减排现状
3.1.1 主要污染物的行业来源
3.1.2 各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差异
3.1.3 各地区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分析(2014—2019)
3.1.4 各地区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
3.2 我国减排政策的发展历程
3.2.1 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探索阶段
3.2.2 20世纪80年代的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2.3 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发展阶段
3.2.4 21世纪的战略发展阶段
3.3 减排政策的主要类型和执行特征分析
3.3.1 减排政策的类型分析
3.3.2 减排政策的“模糊-冲突”特性分析
3.3.3 减排政策的执行特征分析
第4章 政策执行中的激励效果分析
4.1 政策目标特征与激励效果
4.1.1 政策目标的可测量性
4.1.2 政策目标的维度和时效性
4.1.3 政策目标的层次性
4.2 政策执行者的特征和激励效果
4.2.1 政策执行者的替代性选择
4.2.2 执行任务的努力成本
4.2.3 努力程度与绩效考核结果的关系
4.2.4 政策执行者所处层级
4.3 政策手段的特征与激励效果
4.4 政策实施对象的特征与激励效果
第5章 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中期绩效与激励效果
5.1 减排目标的责任考核制
5.2 减排目标考核中的激励问题
5.2.1 不同权限的多个上级政府部门
5.2.2 指标考核体系特征
5.2.3 负向激励措施特征
5.3 “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执行的案例分析
5.3.1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政策背景及执行情况
5.3.2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的执行特征
5.3.3 “十一五”减排目标责任制的激励特征
5.4 “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考核的实证研究
5.4.1 “十二五”减排政策执行概况
5.4.2 研究假设
5.4.3 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
5.4.4 数据整理和分析
5.4.5 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
第6章 晋升激励与减排绩效
6.1 减排政策与官员晋升
6.2 官员特征、减排绩效压力与激励偏差
6.2.1 官员特征和激励偏差
6.2.2 减排绩效压力和激励偏差
6.3 官员特征、减排绩效压力与减排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6.3.1 研究的基本假设
6.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分析
6.4 地方官员晋升中的激励偏差分析
第7章 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激励
7.1 减排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
7.1.1 生态补偿机制执行现状
7.1.2 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激励措施
7.2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激励研究综述
7.2.1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研究
7.2.2 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
7.3 生态补偿政策特征与激励偏差
7.3.1 政策目标特征与激励偏差
7.3.2 政策执行者与激励偏差
7.3.3 政策手段特征与激励偏差
7.3.4 政策实施对象特征与激励偏差
第8章 环境问责、中央环保督察与激励效果
8.1 政府环境问责制的内涵
8.1.1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
8.1.2 环境问责制的内涵
8.1.3 环境问责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8.1.4 问责如何促进环境污染治理
8.2 中央环保督察与环境问责
8.2.1 督察问责压力的地方政府组织调适
8.2.2 环保督察问责下的地方政府行动逻辑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
附录B 2015—2018年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单位GDP污染物排放柱状图
附录C 各地区减排激励措施简要情况
附录D 主要污染物减排中期进度
图图1.1 研究思路图7
图2.1 激励偏差的二维坐标夹角图27
图3.1 2014年度各地区六种污染物年均浓度数据柱状图31
图3.2 2014年度各地区单位GDP的六种污染物年均浓度数据柱状图32
图3.3 2019年度各地区空气六种污染物年均浓度数据柱状图36
图3.4 2019年度各地区单位GDP的六种污染物年均浓度数据柱状图37
图3.5 2014—2019年度各地区六种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折线图39
图3.6 东部地区碳排放总量趋势图44
图3.7 中部地区碳排放总量趋势图45
图3.8 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趋势图46
图3.9 减排政策的类型划分图44
图5.1 减排工作的委托代理链条图80
图5.2 137个地级市主要污染物减排中期执行情况饼状图107
图7.1 2008—2023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提前下达
内容摘要
历年来,减排工作是全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头戏。减排工作的成效有赖于减排政策的有效执行。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地方政府到排污企业,减排政策层层落实的背后,是一套激励机制在发挥作用。本书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上探究减排政策执行中的激励效率改进问题,也尝试系统地回答减排政策执行中激励扭曲现象如何发生,在央地、府际、
政企关系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减排工作偏离了委托人的激励目标。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改进现有的减排政策激励机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思路建议,优化未来减排政策的激励机制;为政府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提高实践中的激励效率。因此,减排政策执行中的激励扭曲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如何推演政策特征与激励扭曲之间的关系,这是学界一个理论难题。华侨大学青年才俊周碧华女士创造性地选择中期绩效作为激励扭曲的指示变量,通过中期与终期绩效数据相比较,提出了中期绩效是衡量激励扭曲更优的统计量。作者根据我国省级和市级减排政策执行效果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基于污染物来源的减排激励手段设置和基于城市间政府合作的减排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为政府减排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益借鉴。
【内容简介】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