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7.43 6.0折 ¥ 9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编者:韩经太|责编:高宏洲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54197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5元
货号1202071876
上书时间2024-06-07
“诗三百”精神的发掘与传承
——序《中国名诗三百首》
韩经太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无论就其终出版时的命名《中国名诗三百首》而言,还是回味其初命名《新编“诗三百”》之初心,都包含着自觉传承“诗三百”核心精神的价值追求。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诗三百”是一个极富于经典意义的词语。从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三百五篇,到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以及世间层出不穷的“三百首”选本系列,千百年来,伴随着经典的大众化普及,同时也伴随着普通受众对文学的经典化诉求,一种堪称“三百首”诗学精神建构史的历史进程,在历代诗词选家的自觉推动下,无形而又有序地一直延伸到新世纪的今天。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高度关注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之阐发弘扬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过度的市场化开发和迎合应试教育的文化传播策略不谋而合的时代。身处此时,在顺物自然的从容不迫中,保持几分对诗意美感的人文性灵的纯爱,更保持几分对悠远深沉的中华诗词抒写主题的敬重,并因此而注重于对经典诗词之情思韵味的熟参妙悟,终将有助于发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当代文化事业。正因为如此,我们这样一个“学者群”——相信读者已经从封面上看到了这些熟悉的姓名,更相信工作和学习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读者早已熟知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学术贡献——本着同样的诗意的性灵,各美其美而又美人之美,将自身人格和学识融入经典名诗的编选和阐释,期待着与同样热爱中华诗词艺术的读者诸君展开审美心灵的对话。
审美心灵的对话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在我们看来,这应是一种穿越古今而找寻中华民族诗性思维特质的探询意识。的确,“通古今之变”而在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作品中精选出“三百首”,其中包括跨越“五千年”传统文化与“一百年”现代文化鲜明对峙的历史界限,这一行为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这种勇气的精神源泉,应该说恰恰来自于我们对“诗三百”精神实质的进一步探询。尽管围绕“诗三百”的《诗经》学已经自成体系,尽管社会大众也都大致了解“诗三百”所以发生的历史生态环境,但作为这本《中国名诗三百首》的主编者,仍觉得有些非说不可的话要写在前面,希望不会被读者诸君视为多余的话。
……
《中国名诗三百首》是一部贯通古今的诗歌经典选集。唯其贯通古今,“古典现实主义”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便成为编选集体之主体自觉的核心内容之一。
……
于是乎,我们可以通观古今而阐发“诗三百”之精神。显而易见,“诗三百”之具体内容,作为编选删改者的创造物,已然体现着“诗三百”之精神特质,而原始儒家的《诗》学讨论以及后世《诗经》学的思想阐释,进一步驱动“诗三百”阐释学融入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历史建构实践,直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念的今天。如若一定要提炼出“通古今之变”而又被“实践检验所证明”的精神内核,那我们就不妨用以下几点来概括:在终极关怀的层面上,文学的“人学”本质所规定的诗学的人文关怀,集中表现为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民生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美创作和社会批评相统一的层面上,诗情画意的艺术讲求与讽喻生活的社会责任相融合,以此而自觉进境于富有社会意义的诗性美感世界。不言而喻,如是核心价值和诗性美感的道艺不二境界,包蕴着极其丰富的实践形态,就像这部《中国名诗三百首》包蕴着编选集体中各位诗学名家的独到感悟一样。
《中国名诗三百首》是《中国名诗1000首》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整体的规划初心,可以表述为“名家选名诗”的特殊情怀,也就是充分尊重八位当代诗学专家的学术个性,尤其尊重他们在选释阐发过程中的独到感悟。至少我个人认为,对诗性的文学艺术世界的感知和解读,需要具备个性化美感灵敏度的独到智慧。一般化的知识性注释,既是必不可少的钥匙,也是封锁性灵的铁锁,每当想起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我总会联系到老子阐说其“有无相生”智慧的名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一起去找寻打开中国诗歌“众妙之门”的钥匙吧!
2018年10月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曾漫游吴、越、齐、鲁。安史之乱前在长安困守十年,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起,一度陷于贼中。后逃出长安,在肃宗朝任左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经秦州、同谷入蜀。在成都营建草堂,其间避乱梓州、阆州等地。回成都后,被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离成都至夔州旅居,两年后出川,在岳州、潭州、衡州一带漂泊。大历五年(770)病故,享年五十九岁。有《杜工部集》。
望岳[1]
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会当凌绝顶[5],一览众山小[6]。
【注释】
[1]本篇见《杜诗详注》卷一,大约写于公元736—740年间杜甫漫游齐、赵之时。
[2]岱宗:《尚书》称泰山为岱宗。“岱”有代谢之意,古人认为泰山处于东方,是万物生长、春天开始的地方;“宗”意为“长”,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
[3]《史记·货殖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
[4]决眦(zì):睁大眼眶。决,裂开。眦,眼角。
[5]会当:合当,将要。凌:登上。
[6]“一览”句:《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鉴赏】
杜甫游东鲁之前,曾考进士落榜,但此诗依然豪情万丈,抒发了希望登上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
传说泰山是自尧舜以来就受到历代帝王祭祀的名山。杜甫之前咏泰山的名作寥寥无几。晋宋诗人谢灵运的《泰山吟》风格典重生奥,写成了板滞的颂体。李白的《游泰山》六首,以游仙诗的形式抒写他在泰山顶上与仙人同游的自由与快乐,倒也符合泰山在汉代被视为“神仙道”的形象。杜甫这首诗则选择了一个“望”的角度,将泰山壮美的自然景观和象征崇高的人文意义融为一个整体印象。
开头以散文句式自问自答。发端直称“岱宗”,本身已包含了帝王封禅之地的意蕴。接着说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的青青山色,又以景色描写烘托出它的高大。同样,下面两句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灵秀都集中于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高的山峰分割。这既是赞美泰山景色的壮丽和雄奇,也隐含着“岱宗”一词的本义:万物代谢、昏晓变化正是阴阳造化之功,既然集中于泰山,那么此山当然不愧为五岳之首了。这就超越视野的局限,化用泰山的传统人文含义概括了泰山的主要特征:一个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自然奇观。
后半首写诗人遥望山中云层起伏,心胸豁然开朗;目送飞鸟归山,眼眶几乎为之睁裂。以“荡胸”二字置于“生层云”之前,似乎层层云气是从诗人的胸中升腾,充分表现出诗人仰望泰山时精神的激荡,以及将大自然的浩气都纳入胸怀的豪情。有此力度,下句说目送归鸟以至要“决眦”的夸张,才更显出“望”的专注急切和目光的清澈深远。那归鸟所向之处,就是诗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登上的极顶。于是,结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就极其现成、极其巧妙,既自述怀抱,又回到了泰山丰富的人文内涵中。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绝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全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之峥嵘,体势之雄浑,更为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中国名诗三百首》是由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韩经太主编,召集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名家赵敏俐、钱志熙、葛晓音、莫砺锋、张晶、左东岭、蒋寅、张福贵撰写。该书精选中国文学史上305首经典诗歌(广义的诗歌概念,包括部分词和散曲小令),予以详细注释和独到鉴赏,发掘中国诗歌的境界之美和技艺之精。
主编韩经太,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作者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葛晓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晶,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蒋寅,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福贵,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