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文学巨擘:马哈福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阿拉伯文学巨擘:马哈福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79 3.4折 38 全新

库存2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丰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9398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1202983846

上书时间2024-06-0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代表著作有《文化转型中的阿拉伯现代文学》《东方文艺创作的他者化倾向》等。

目录
目 录
导言 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读马哈福兹 ?… 001
    马哈福兹的创作成就…003
    马哈福兹对埃及和阿拉伯文学的影响…008 
    阿拉伯作家和评论家对马哈福兹的评价…015 
    马哈福兹对世界文学的影响…018
Part 1 马哈福兹生平… 023
Part 2 马哈福兹代表作导读… 033
    从《新开罗》到《梅达格胡同》:埃及城市中产阶级的悲剧…035
    开罗三部曲:传统与现代的冲突…056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公平正义与社会秩序的重构…083
    《续天方夜谭》:善与恶的斗争…102
Part 3 马哈福兹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 117 
    马哈福兹在中国的翻译…119 
    马哈福兹研究趋势…123
    从经典的建构到马哈福兹研究的全面展开…129 
    有关马哈福兹的学术活动…136
Part 4 马哈福兹经典名段摘录… 141

内容摘要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阿拉伯世界的绝佳视角,为我们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永恒的人性提供了经典的文本。本书聚焦于如何正确而富有深度地认识马哈福兹及他的精湛作品,采用权威的译本,从介绍文本依托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写作手法到细读文本,试图从全新的、专业的角度来向读者介绍马哈福兹及其背后的埃及历史与文化,拉近读者与马哈福兹的距离。

精彩内容
马哈福兹(1911—2006),全名纳吉布·马哈福兹·阿卜杜·阿齐兹·易卜拉欣·艾哈迈德帕夏,埃及著名作家、文学家、电影剧作家和思想家,阿拉伯世界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开罗的杰马利耶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创作50余部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最重要的作品有开罗三部曲(《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平民史诗》和《我们街区的孩子们》。他也是阿拉伯世界中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文学家,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其父亲阿卜杜·阿齐兹·易卜拉欣是一个公务员,除了《古兰经》,只读过穆伟里希的《伊萨·本·希萨姆谈话录》,因为该作家是他的朋友。母亲法特梅?穆斯塔法?卡西舍是爱资哈尔宗教学者穆斯塔法·卡西舍长老的女儿。马哈福兹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比年龄最小的姐姐还小10岁,所以在家中备受宠爱。两个姐姐早早就出嫁,两位兄长也在大学毕业后自立门户。因此,马哈福兹的成长环境跟其他埃及家庭的小孩儿不太一样。他的周围尽是一些成年人。这让他缺少同龄的小伙伴,渴望同龄人之间的友情,性格上显得有些内向。
马哈福兹从小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起来。他从小就听到各种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既有古埃及亡灵说《亡灵书》的传说,也有《古兰经》中的故事和其他伊斯兰教故事,还有民间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卡里来与笛木乃》和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当然还有那些朗朗上口的古代诗歌。这些优美的故事,有的是他在家里听到的,更多得益于开罗老城区底蕴深厚的民间口头文学,换句话说,来自于街头的说书艺术。马哈福兹经常站在咖啡馆门口听说书艺人边弹乌德琴,边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民间故事。“后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咖啡馆休息、会友,常年处在这样浓厚的民间口头文学熏陶中。因而我们能发现即使在他小说创作自觉取法西方艺术的时候,同时也带有民间说书的痕迹。民间说书在马哈福兹作品中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表现了某种深刻的理念或道德,而在于它的自由性、开放性,以及与开罗民间传统浓郁的生活气息直接相连。”这对他早期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学遗产,早早就在马哈福兹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为他的语言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他母亲喜爱法老文化,常常带他去参观金字塔和埃及博物馆,这让他对古埃及文化产生了极大的亲近感,也为后来他刚刚登上文坛之初便创作以古埃及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埋下了伏笔。中学时代,他对文学的兴趣渐浓,从看侦探小说开始,迷上了读书,尤其是文学书籍。他崇敬当时埃及的著名文学家塔哈·侯赛因、文化巨匠阿卡德和思想家萨拉麦·穆萨,在文学前辈的影响下,他立志要成为一个社会改革家,通过文化唤醒民众的意识。
马哈福兹7岁那年,即1919年,埃及爆发了革命,爱国主义的情绪在整个埃及蔓延,马哈福兹的父亲也会经常在家里谈论革命的事情,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的代表作开罗三部曲的第一部《宫间街》和其他的小说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宗教文化也是马哈福兹自幼汲取知识的源泉之一。他的外祖父就是一位爱资哈尔的长老,具有丰富的伊斯兰宗教知识,他的母亲从娘家带来的宗教知识无形之中也影响了他。马哈福兹的父亲也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在这样的父母组成的家庭中,弥漫着浓浓的伊斯兰宗教的气息,使马哈福兹在青少年时期便容纳了古埃及法老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明系统。我们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可以看到这两种文化影响的明显痕迹。
父母对他的熏陶还体现在音乐方面。他自幼传承了父母对音乐的喜好。他曾经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承认自己对于音乐的痴爱。他说:“在我的内心和生活中,除了文学,再没有其他艺术能像音乐一样渗透到我的灵魂和生命。”他小时候不仅爱听歌,满脑子里装满了埃及的歌曲,无论是传统的东方曲目,还是诗歌所谱成的曲子,甚至歌女们的小曲小调,他都非常熟悉,并且经常模仿着哼唱。据他的朋友们说,马哈福兹唱得很好听。他对音乐的喜好不仅停留在听、唱的层面,还读过不少音乐方面的书籍。大学期间甚至花了一年的时间在阿拉伯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了弹奏竖琴以及谱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他对音乐的酷爱体现在他婚后的生活中,当女儿出生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以埃及著名的女歌唱家、阿拉伯世界的歌后乌姆·库勒苏姆的名字为自己的女儿命名。
1930年,马哈福兹进入开罗大学学习哲学,获得了哲学学士的学位,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对哲学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的著名学者阿卜杜·拉兹格的指导下,他选择了与文学比较接近的美学作为论文的选题,集中研究伊斯兰哲学中的美学主题,完成了毕业论文《伊斯兰美学》。
马哈福兹的职业生涯应该说是很丰富的。大学毕业之后,他在开罗大学的校务处当书记员。1938年,马哈福兹进入埃及宗教基金部工作,长期担任政府公务员,后担任过办公室主任,这段时间里,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浸淫在伊斯兰文化的氛围中,并深受影响。
因忙于照顾自己的母亲、寡居的姐姐及其儿女,也因为马哈福兹不是专职作家,他的文学创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常常非常忙碌,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小说创作,马哈福兹很晚才结婚,直到1954年,他才同朋友的妻妹阿忒娅拉·易卜拉欣女士结婚,建立了家庭,那时他已经43岁了。按当下流行的说法,妻子是他的忠实读者,对他很崇拜,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为他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使他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文艺创作。婚后马哈福兹从来不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不让夫人公开露面,不想让自己的家庭生活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外界很长时间都不知道他结婚的消息,颇受朋友们的微词。直到他结婚10年之后,因为女儿乌姆·库勒苏姆和一个女同学在学校里吵架,诗人萨拉哈·杰欣从女同学的父亲那里知道了马哈福兹的婚姻状况,这才在圈子里传播开来。
马哈福兹1955年调入埃及文化部工作,先后在艺术局和电影公司任职,后担任文化部顾问。在文化部工作期间,由于多数时间主管电影工作,他认识了很多电影界的人士,这为他的文艺创作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有一位导演读过马哈福兹的作品后,看到了马哈福兹的潜力,找到马哈福兹,想请他写作电影剧本。起初马哈福兹婉拒了导演的请求,表示没有兴趣,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写电影剧本。后来导演说:“写剧本能改善你的经济状况。”导演的这句话打动了马哈福兹。长期担任公务员的马哈福兹,家里几口人的生活基本上就依靠他微薄的薪水,因此过得还是很拮据的。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马哈福兹答应了导演的请求,并且在那位导演的指导下渐渐找到了写作剧本的窍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据统计,他本人创作的电影脚本或剧本共有24部。但他坚持不改编自己的小说,而由别人去改编,没承想改编自他的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影视作品数目更多,达到了35部。在笔者的知识范围内,在阿拉伯世界里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非马哈福兹莫属。
1971年退休后,马哈福兹被《金字塔报》聘为专职作家,他在金字塔集团大楼里的办公室与当时著名的作家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陶菲格·哈基姆的办公室毗邻,相比之下,阿卜杜·库杜斯的办公室很大,还有两个女秘书协助处理文稿,但马哈福兹的办公室很小,而且一个秘书都没有。但他丝毫没有计较,而是默默耕耘、笔耕不辍,写出一本又一本的小说来。
辛勤的笔耕和傲人的文学成就终于受到了瑞典科学院的关注。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度的奖项授予纳吉布·马哈福兹。消息传到开罗后,埃及举国欢腾,人们走上街头游行,欢庆这一文化盛事。
非常遗憾的是,“乐极生悲”,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喜事之后没几年,他就遭遇了人生中最不幸的一件事情,即1994年的一天,马哈福兹从外面回到家时,遭遇到一次意外的刺杀,差点命丧尼罗河畔,当时他83岁。起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有人认为他在这一部作品中亵渎了伊斯兰教和诸位先知,视之为“叛教”和“伪信”,“罪当诛”。在当时宗教极端思想盛行的环境下,马哈福兹遭遇了这样一场无妄之灾,令人唏嘘不已。其实在马哈福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就有一些作家和文化界人士提出给这部作品解禁,在埃及正式出版,但因为种种原因,久久未能实现。在他遇刺之后,这一话题又重新浮出水面,但是马哈福兹本人却坚持必须得到爱资哈尔长老的许可,自己才会答应出版。一直拖到2006年——马哈福兹去世的那一年,有一个爱资哈尔的长老写了一篇批判性的前言,附在小说文本之前,《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才正式在马哈福兹的祖国埃及得见天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