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91 5.6折 3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沈晓敏//高峡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67539556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1201244196

上书时间2024-06-07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开设缘由
  第一节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源流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德育一社会类课程
    二、1949年后的德育一社会类课程
  第二节  当代德育一社会类课程转型的迫切性
    一、社会的挑战
    二、德育一社会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三、创立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意义
第二章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特性和价值
  第一节  以品德形成为核心
    一、为何“以品德形成为核心”
    二、“品德形成”的内涵
  第二节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一、为何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二、课程怎样体现生活性
  第三节  高度综合化
    一、为何要综合?
    二、综合的涵义
第三章  同类课程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社会一德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
    一、社会一德育课程的开设情况
    二、社会一德育课程的目标
    三、社会科中的道德教育
    四、社会科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架构
    一、基于主题轴(领域)构建课程内容
    二、建立有层次和梯度的学习顺序
  第三节  能力指标的构建
第四章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二、三条主线贯穿
    三、以四个方面为内容范畴
    四、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课程基本框架
  第二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架构
    一、一条主线:学生的生活发展
    二、点面结合: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三、综合交叉
    四、螺旋上升
  第三节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与地理学习
    一、品社课中历史学习的意义和重点
    二、品社课中地理学习的意义和重点
第五章  教学计划的制订
  第一节  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与课节  教案
    一、概念澄清:什么是单元教学计划,什么是课节  教案
    二、关系梳理:单元教学计划与课节  教案的关联性
    三、单元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细化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层级分解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目标层级分解
    三、教学目标层级分解的原则
  第三节  教学预设与生成
    一、概念澄清:什么是教学预设与生成
    二、关系梳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联性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调整
第六章  教学策略的运用
  第一节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
    三、基于对话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第二节  教材的开发和运用
    一、教材与教材开发的内涵
    二、教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探究活动的指导
    一、学习课题的确立
    二、调查活动的指导
    三、讨论和辩论的指导
    四、指导学生制作探究笔记
  第四节  姓名牌教学法
    一、姓名牌教学法的特征和意义
    二、使用姓名牌教学法的课例评析
第七章  学习工具的应用
  第一节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常用的学习工具
    一、学习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二、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中常用的学习工具
  第二节  学习工具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发展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
    二、发展多元表征的能力
  第三节  学习工具的应用与指导
    一、从学生经验开始
    二、循序渐进
    三、图文转换
第八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二、评价的种类及其功能
  第二节  评价的方法
    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二、真实性评价法
    三、纸笔测验
  第三节  评价标准的确立
    一、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二、评价实践案例:评价标准的确立与应用
    三、评价标准实践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由沈晓敏、高峡编著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新教材)》通过梳理从清末至今我国德育一社会类课程的演变,以及比较国外同类课程的理念、内容和课程地位,彰显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对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历史学习和地理学习意义的阐述,可帮助教师判断什么样的材料和活动是有价值且适宜学生的,如何挖掘和利用史地教学资源,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本书围绕基于对话和问题解决的教学。运用大量案例,细致地说明教师应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开发教材、确立学习课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和讨论。
还介绍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常用的学习工具,即表现时间的工具、表现空间的工具、表现关系的工具以及统计数据的工具。教师可应用这些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本书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出发,展现了多元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对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所倡导的真
实·性评价的作用和评价方法作了特别详细的阐述。
并介绍了建立评价标准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阶段来选择最适宜的评价方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