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2.88
4.2折
¥
7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袁祖社|责编:陈佳宵
出版社北京师大
ISBN9787303251605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2188594
上书时间2024-06-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袁祖社,196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现代公共哲学以及制度伦理学。出版《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等学术著作四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十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社科规划课题多项。2008年入选陕西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2012年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公共性:马克思哲学之本真精神
一、“文化公共性”价值信念的自觉与马克思哲学的时代使命
二、文化“公共性”理想的复权与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的解释视域
三、公共性真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基点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文化价值追求及其实质:社群共同体的生存境界
一、文化“公共性”的诠释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二、实践的“公共理性”观及其“公共性”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哲学观的精神实质
三、公共性实践的自主逻辑与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之公共性逻辑:理论澄明与历史性生成
一、谁之“现实”与何种“合理性”——历史性现实呈现方式之公共性追求与审视
二、“观念史”逻辑的介入与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话语创新的理论自觉
三、唯物史观视域内“公共性”问题的思想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视野内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公共性蕴涵及其实现
一、公共性社会的实践——生存之境与合理价值体验的发生
二、“人本文化”的公共性价值逻辑: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
三、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主体”的理念范型与公正本位的“和谐价值观”的确立
第五章 社会精神生活的虚无镜像及其超越:马克思公共哲学的实践智慧
一、公共性伦理关照下当代中国虚无主义的文化镜像与“自我经验”实践的困境
二、现代人文精神重建的主题——“私人性生存”与“公共性生存”的紧张及其化解
三、现代个体优良心灵秩序生成的价值期许——马克思公共哲学的文化立场
第六章 现代公序良俗社会共享性合理价值信念的实践:马克思公共哲学的社会正义信念
一、真实的“公共世界”的实践建构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新创
二、当代公共哲学视野内马克思社会正义观的实践规制与现实理解
三、“以正义看待发展”:正义为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的公共价值
四、面向“现实”的社会正义逻辑是如何可能的
第七章 致力于一个公共性的“美好社会”:马克思哲学公共性信念的当代意义
一、“公共性”信念的养成:和谐本位的现代“公共性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及其人文价值追求
二、社会公义本位的民生政治伦理之价值理想与社会共享价值的实践逻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四、“美好社会”之社会“公共价值”的实现逻辑
结语 面向人的生存与生活世界的价值理性智慧:马克思“文化公共性”哲学之未竞之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着眼点在于,倡导批判地借鉴国内政治哲学、社会学、法律、
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立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本真精神等的理解,结合中西哲学历史及文化价值传统,深刻审视“公共性”问题的实质、意义及其内在限度,在此基础上,着力发掘公共性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意义,力图在一个更为宏大、深远的观念史场景中,突出彰显马克思哲学理论变革意义的实质和深蕴之所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