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精)/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2.83 5.5折 26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出版社清华大学

ISBN9787302513810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0元

货号1201779453

上书时间2024-06-0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清华大学始终重视自身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以“更国际、更人文、更创新”不断推动全球战略的实施。2016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至今已举办了多个西方艺术大展,如“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等,这些展览既是博物馆及清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的体现,又是中国与他国间文化交流的盛事。2018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相信这次与日本富士美术馆合作的展览,不仅会在清华大学中西文化交流的历程中留下令人回忆的印迹,也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笔,为促进中日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目录
前言
冯远
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
(16-20世纪)
杨冬江
延续五个世纪的美之盛宴
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洋绘画收藏
五木田聪
西方绘画500年
图录索引

内容摘要
\"东京富士美术馆的收藏尤其以西洋艺术为重,对美术史上的代表性作品均有计划性地进行收藏。此次“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为富士美术馆所藏欧洲这几个时期的西方绘画原作首次在中国系统性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对大众、媒体而言不出国门既可体验一场美妙的艺术之旅,同时也便于学者、艺术家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思考艺术思想、绘画历史的演变。《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收录了同名展览中所展出的60幅艺术作品,时间跨度从15世纪至今。所选作品均为享誉世界艺术史的西方绘画大师经典原作,有着极高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精彩内容
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16-20世纪)杨冬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展览。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展出的是一座日本美术馆收藏的西方艺术画作。展览精选60幅经典作品,共分为五部分: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了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从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一直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潮流,由此勾勒出了一幅16004至20世纪西方艺术500年的历史画卷,引领着我们去探寻那些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及其作005品中的奥秘。
本次展览不仅提供了一个东西方艺术观念交汇碰撞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观察西方艺术的双重视角。第一个视角是西方艺术史的演变发展,展品生动地诠释了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艺术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它们中的多数都出自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之手,如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巨匠贝利尼,巴洛克艺术杰出代表鲁本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和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戈雅,以及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米勒,印象主义大师马奈、莫奈,后印象主义巨匠塞尚、梵高、高更,一直到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毕加索、莱热、米罗,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沃霍尔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家是西方艺术史中绕不开的角色,他们的艺术杰作尽显西方艺术史之绚丽斑斓。
此外,展览还隐含了另一个视角:日本艺术界、博物馆界及收藏界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的艺术史?如何甄选并收藏西方的艺术品?近代以降,日本与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明治维新以后努力学习西方,甚至有过“脱亚入欧”的主张。富士美术馆是由日本著名摄影师、和平运动倡导者池田大作先生于1983年创办,至今已收藏了超过3万件艺术作品,尤其是有计划地收藏了西方艺术史上众多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透过日本文化的视角所遴选的西方艺术品,当然既不同于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的馆藏,也有别于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也许我们有理由认为,本次展览所展出的西方艺术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艺术界和博物馆界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与认知。
一、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要数乔凡尼·贝利尼的《行政长官的肖像》(图1)。贝利尼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其父亲和兄弟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肖像画,这些特定模特的人物肖像画,反映着威尼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时代背景。另一位中国观众不陌生的画家丁托列托也是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他的作品被批评家誉为“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琪罗的形体结合起来”,这一特点可从《收藏家的肖像》(图5)的视觉效果中观察到。
说到文艺复兴,这是西方历史上现代大幕拉开的时代。瓦萨里率先为文艺复兴命名,并在其《大艺术家传》中记载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那个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世俗文化和科学理性兴起,结束了漫长宗教宰治的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确立起来。“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和个性自由,给西方艺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次展览展出的这一时期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画为多,均是来自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
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有两大支脉,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及向南延展,它首先缘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后影响到意大利全境和其他国家,比如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南部国家。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和罗马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诸如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贝利尼、提香,这些艺术大师的名字被庄严地镌刻在西方艺术史册上,他们的作品和生平故事成为艺术史家和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平行发展的是另一支脉:北方文艺复兴,主要以尼德兰、德国等欧洲北部国家为代表。本次展览展出有德国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在15至16世纪,德国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使得德国文艺复兴开始形成并达到极盛,涌现了一
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如丢勒、小荷尔拜因等。与此同时,德国风景画在16世纪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中尤为著名的当属多瑙河画派,展览中的阿尔布雷希·阿尔特多费尔即是多瑙河画派的巨匠,他的《山岳风景》(图2)极富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多瑙河画派的代表人物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同时也是著名的宫廷肖像画师,《宽宏的约翰·弗雷德里克萨克森选侯的肖像》(图3)即是他效忠的君主约翰·弗雷德里克三世的肖像。
二、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告别文艺复兴,进入17、18世纪,欧洲产生了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伟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迎面而来的是又一批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各自代表着迥异的艺术风格,形成不断嬗变演进的历史逻辑。这一阶段文艺思潮复杂多样,艺术风格绚丽多彩。色彩华美、激
情动感的巴洛克艺术和贵族艳情、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共同谱写了一段艺术史上的“华彩乐章”。与此同时,学院派古典主义崇尚古典主义及其法则,尽显怀古静谧之境。写实主义潮流始终涌动,无不表现出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深远情思。 16世纪后半叶在意大利兴起的巴洛克艺术,在17世纪步入全盛期,巴洛克艺术远负盛名的代表艺术家有佛兰德斯的鲁本斯,展出的《君士坦丁的婚姻》(图13)充满亮丽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透露出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感人的力量。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庚斯博罗在色彩的运用上也颇有成就,他甚至被称为“鲁本斯以来最伟大的色彩家”,《小屋前的人物》(图17)中色彩的处理展现出树木枝叶掩映下天边的艳丽晚霞以及窗户的反光,进一步烘托出了画中抒情的意味,给暮色中的农户家庭增添上了一种圣洁的色彩。 18世纪诞生于法国的洛可可艺术则弥漫了享乐主义色彩,这一特征在布歇的《维纳斯的凯旋》(图15)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裸女群像尽显妩媚华贵。 17世纪,学院派古典主义在法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崇尚古代艺术和古典精神,以希腊、
006罗马为典范,著名的画家有乌埃、普桑、勒·叙厄尔、洛兰等。展览中勒·叙厄尔的《倚靠007着废墟的女子》(图6)、洛兰的《溪水树林风景》(图7),无不体现出古典主义法则和古典式构图。与此同时,与古典主义并行不悖的写实主义,此时也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西班牙、
佛兰德斯、荷兰、法国等地,法国画家拉·图尔的《吸烟男子》(图8)体现出严谨的写实风格和卡拉瓦乔画风戏剧性的明暗法,荷兰画派哈尔斯的《男子肖像》(图14)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小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描绘现实的最伟大艺术家老
彼得·勃鲁盖尔的长子,他的两幅画作《雪中狩猎》(图10)和《农民的婚礼盛宴》(图12)均为模仿其父亲的同名画作而绘制。写实主义艺术家们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彰显出一种对现实场景的凝视力量和深远情思。
三、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
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从佛罗伦萨和罗马转向了巴黎,法国成为西方艺术最活跃的国度。18世纪下半叶,启蒙思想带来了基本人权的确立、全新道德秩序和现代科学的巩固,理性主义开始成为主流,艺术中相应地出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它强调逻辑和理性,喜欢刻画取自古希腊和罗马的说教主题。到了19世纪上半叶,艺术家们不再探索道德和固定不变的价值观,而是转向心灵深处的思考,提倡情感、想象和自然至上的浪漫主义。由此构成了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的二重奏。
西方艺术从洛可可的浮华转向新古典主义的理性,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是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他的名作《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描绘的是拿破仑一世正要将皇冠授予约瑟芬皇后的画面,这件作品被多次模仿和复制,跟随大卫学习的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诺埃尔-玛丽·弗雷米创作的《拿破仑加冕约瑟芬》(图23)正是这一
名作的复制品,大卫工作室绘制的《〈拿破仑加冕礼〉中拿破仑的肖像》也取自这件作品的局部。大卫创作的拿破仑肖像画中,《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中的拿破仑在强烈的视觉效果下更凸显英雄的形象,这一点可以从展览中大卫工作室绘制的同名作品中看出。
随着 1814年拿破仑的退位,波旁王朝的复辟,法国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籍里柯和德拉克洛瓦。展览中籍里柯的《向敌人进攻的第一帝国将军》(图24)以人马一体的英勇的骑马像为主题,表现出紧张激烈的感情和动势。浪漫主义巨匠德拉克洛瓦的《堂吉诃德在他的图书馆》(图25)描绘了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所著小说《堂吉诃德》中并未出现的一个场景,将堂吉诃德精神失常后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另两幅《奥兰的阿拉伯人》(图26)、《牵马的彻尔克斯人》(图27)则充满着异域风情。在西班牙,戈雅是这种新浪漫主义精神的代表,展出的《波旁 —布拉干萨家族的唐·塞巴斯蒂安·玛丽·加布里埃尔的肖像画》(图19)中,前景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与轻盈而优雅的远景之间构成了绝妙的对比。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钟情于描绘大自然的风景画,威廉·透纳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景》(图28)尽显暴风雨逼近时的紧迫感,以浪漫的手法描绘了凌驾于人类微小努力之上的强大自然之力。
四、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1848年的欧洲革命改变了西方世界的进程,艺术风格也随之骤变,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被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取而代之。现实主义提倡客观表现真实生活,描绘源于生活的真实美。1848年至1870年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艺术家们深受科学发展和实证主义的影响,渴望在艺术中逼真地再现自己生活的时代。诚如法国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库尔贝所言:“绘画完全是一门非常具体的艺术,它只能由对真实有形物的再现所构成,它运用物质性的语言,也就是看得见的事物。”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法国枫丹白露森林,以真实的自然风貌为对象进行写生。展览中柯罗的《忧郁的少女》(图29)、杜比尼的《沿河》(图32)等风景画,以及米勒表现农村生活场景的画作《牧鹅少女》(图31),都在真实质朴中尽显深刻的社会意义。库尔贝以表现劳动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活动见长,也精通各路题材,本次展出的《海平线上的风暴》(图34)是一幅风景画,真实地将暴风雨来临的场景记录下来。 19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驱,印象主义在19世纪下半叶迅速占领了艺术场域的中心,颠覆性地重构了西方艺术的地形图。印象主义画家们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样式,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作为绘画的唯一参照,他们提倡在户外写生,表现个人眼睛所见的物象和光照之下色彩的微妙变化,如展览中莫奈的《睡莲》(图35)、马奈的《漫步》(图37)、毕沙罗的《埃拉尼的多云秋季早晨》(图43)、西斯莱的《鲁弗申放牧的牛群》(图36)、雷诺阿的《穿红衣的年轻女子》(图38)、莫里索的《露台上》(图44)等画作,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更多地探索绘画语言本身。此外,展览中还展出“后印象主义”作品,“后印象主义”改变了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提倡高度个性化的观看方式,追求更为宏大、更具幻想特点的艺术表现。塞尚反对印象主义因迷恋外光和色彩而破坏物象的实体结构,并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现与自然相似的真实感和动态感的图像,如展出的《奥维尔的环路》(图41)。梵高和高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赋予画面象征意味,大胆采用平面的鲜明色调,如梵高的《挖炭农妇和村舍》(图46)和高更的《水塘边的柳树》(图45)。
五、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新的工业革命,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潮空前活跃,具有纯粹性和先锋特色的现代主义美术008思潮和流派也风起云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