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特根斯坦十讲
  • 维特根斯坦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维特根斯坦十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03 4.3折 68 全新

库存2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楼巍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86686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2886395

上书时间2024-06-0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楼巍,浙江义乌人,浙江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注解》,译有《哲学研究》《论文化与价值》《蓝皮书和棕皮书》,研究兴趣为语言哲学与维特根斯坦哲学。

目录
第一讲 “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第二讲 语言是世界的图画
第三讲 语言和世界的先天秩序
第四讲 不可说和显示
第五讲 回到粗糙的地面上
第六讲 反本质主义
第七讲 遵守规则的悖论
第八讲 私人语言的问题
第九讲 驳斥罗素的“归纳原则”
第十讲 知识和确定性

内容摘要
维特根斯坦,这位天才之典范、20世纪大哲学家,读哲学,谁没有读过他呢?
本书是浙江大学教授楼巍讲解维特根斯坦的10堂哲学课,一本书让你理解维特根斯坦:全书共十讲,第一讲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生平及主要著作,之后九讲讲解了维特根斯坦重要思想与主要命题,如“语言图画说”“语言和世界先天秩序”“不可说和显示”“私人语言的问题”“驳斥罗素的‘归纳原则’”“知识和确定性”等。这些在学界曾引起较大争议、一度成为研究热点的话题,透过如此清晰的讲解,让读者能够多面了解维特根斯坦,一并解除对维特根斯坦的疑难。

主编推荐
1.维特根斯坦,被视为天才的完美典范,曾师从有名哲学家罗素,是20世纪大哲学家。本书是浙江大学教授楼巍讲解维特根斯坦的10堂哲学课,由多名维特根斯坦权威研究者推荐。
2.看这本书,让你也懂得如何跟别人谈论维特根斯坦。这是一本能够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讲解维特根斯坦的优秀之作。
3.楼巍研究维特根斯坦已有十多年,他翻译了维特根斯坦多本重要著作,且已出版相关专著,是新一代研究维特根斯坦走在前面的青年学者之一。他用浅而易懂的话讲解了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思想,书写了自己的定制观点,是本书至为可贵之处。
4.本书由有名设计师丁威静操刀装帧设计,是继《聪明之书》系列之后又一设计力作。
5.本书采用裸脊锁线装订,封面臻质本色孔雀蓝搭配雪松绿印银,内文选用玉龙书纸,从封面、版式,到各个细节,无一遗落,是一本令人心动的哲学课图书。

精彩内容
第一讲“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1.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在得知自己得了前列腺癌以后,维特根斯坦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甚至说自己并不想接受治疗,也没有继续活下去的愿望,唯一让他感到害怕的,只是死在冰冷的医院病床上,因此,当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剑桥的贝文医生提出维特根斯坦可以在他家里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对此,维特根斯坦肯定是十分感激的。
1951年4月27日晚,维特根斯坦病得很厉害。贝文医生对他说:“你只能再活几天了。”他大声地回答:“好!”在失去意识之前,他对整晚照看他的贝文夫人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wonderful)一生!”用这个“他们”,维特根斯坦显然指的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位亲密的朋友。两天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了)维特根斯坦去世了。
作为他的亲密朋友之一,美国哲学家马尔康姆(NormanMalcolm)对于“美好的一生”这个表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当我想到他深刻的悲观主义,他精神和道德上的痛苦程度,他使用自己智力的无情方式,他对爱的需求以及那种排斥爱的冷酷性,我倾向于相信他的人生是极度不幸的。然而,最后他说它是‘美好的’。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一句神秘而又不可思议地令人感动的话。”马尔康姆的评价是中肯的。在我看来,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也许只有在天才的身上才能维持其统一性:明明继承了大量的财富,却散尽钱财过极其简朴、自力更生的生活;既是一个悲观、痛苦的人,但又具有最高度的幽默感;既需要别人的爱和温情,却又因为自己的高标准和冷酷排斥着别人的爱和温情;既具有当时欧洲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最精英的文化,又强烈地想要工作和生活在最平凡甚至最贫穷的人民当中;在理智工作和哲学研究上达到了一个别人几乎无法超越的高度,而又强烈地流露出对作为一个行业的哲学的鄙视(因为哲学对他来说是一种绝对纯粹的精神活动);作为一个教师,他倾尽全力地在理智上教导和培养学生,却又建议学生不要从事任何与学术有关的工作……顺便说一下,马尔康姆的《回忆维特根斯坦》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一本回忆录,1984年曾经出过一个中文版(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于2012年再版。事实上,我相信维特根斯坦的亲密朋友们写下的传记或回忆录都是又感人又合乎事实的。有人说,要为一个人写传记或回忆录,需要与这个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达到所谓的客观性,但这一定是胡扯,没有爱和温情的传记或回忆录只能是材料的罗列,就像一份档案,它也许是客观的,但是,如果它不能帮助我们去“全面地”理解这个人的精神生活,并且用这些理解来改善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它又有什么用呢?为了全面地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精神生活,另一本值得推荐的回忆录是《对维特根斯坦的回忆》(RecollectionsofWittgenstein)。这本回忆录收录了包含维特根斯坦的姐姐在内的六个人的回忆。他的姐姐赫尔敏·维特根斯坦(HermineWittgenstein)说维特根斯坦的中学同学都觉得他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为他总是用尊称“您”来称呼别人,而且他的阅读品味也完全不同于其他人。当然,在所有这些回忆录之中,在我看来最值得一读的是德鲁利(MauriceO’ConnorDrury)的记录。德鲁利是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兼老友,记录了他与维特根斯坦的很多谈话。值得一提的是,德鲁利听从了维特根斯坦的建议,并没有从事任何与哲学有关的学术工作,而是成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因为维特根斯坦对他说要做一个真正对别人有用的人),但是,他写的一本哲学著作《词语的危险》(TheDangerofWords)却被瑞·蒙克(维特根斯坦的另一本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作者)誉为“维特根斯坦所有学生出版的书中最忠实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
2.维特根斯坦的精神特质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奇特的人,出生于一个富可敌国的家庭,儿时设计过缝纫机,长大后做过风筝飞行试验,设计过飞机的螺旋桨,研究过数学的基础,在罗素门下研究过数理逻辑,曾是罗素的学生但很快就成了能够改变罗素思想的人,喜欢隐居和独处,具有极高的音乐和艺术修养,作为志愿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表现英勇(几乎是一种求死的渴望让他表现英勇),战争期间写下了著名的《逻辑哲学论》,散尽了父亲留给自己的巨额遗产,认为自己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之后在奥地利的贫困山区当了六年的小学老师,想要进入修道院避世而无果,为自己的姐姐设计并建造了一幢房子,否定了自己的前期哲学而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成为了剑桥的哲学教授,二战中志愿当了医务人员,辞去教授职务潜心写成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名著《哲学研究》(被当代众多哲学家评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哲学著作),死后留下了两万多页的手稿、打字稿,很少读经典哲学著作但很喜欢读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书……本节的任务是给出一种简洁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维特根斯坦的那些奇特的人生经历。既然前面谈到了维特根斯坦的精神生活,那么我们就来刻画一下他的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维特根斯坦的整部人生。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也就大致理解了他的人生。
一是对音乐和机械的永久兴趣。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人(后来,德国在二战中合并了奥地利,在德国和英国中,维特根斯坦选择了英国国籍),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维也纳,是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小,有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他们的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抗拒传统教育,十七岁就跑到了美国,两年后回到奥地利,先是当钢铁公司的负责人,后来成为奥地利的钢铁大王,母亲莱奥波迪是一个银行家的女儿,极具音乐才能。
维特根斯坦的家庭是一个极其富裕的家庭,同时也是一个极具音乐气息的家庭,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常是这个家庭的座上宾。顺便说一下,维特根斯坦的哥哥保罗·维特根斯坦在一战中失去了右手,后来成了著名的“独臂钢琴家”,著名音乐家莱伯(JosefLabor)、理查德·斯特劳斯(RichardStrauss)和拉威尔(MauriceRavel)都专门为他创作过一只手弹的钢琴曲(这从侧面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家庭的显赫)。
一边是钢琴,一边是钢铁,维特根斯坦对音乐和机械的永久兴趣可能就源自他的母亲和父亲,但这种兴趣并不是什么业余的爱好。维特根斯坦这个人的特点就是做什么都不可能停留在业余级别。比如,几乎所有的传记都写到维特根斯坦的单簧管吹得很不错,而且有着非比寻常的吹口哨的才能。1949年,维特根斯坦去美国拜访他的学生马尔康姆,后者曾记载道:“我对回家的长途火车的主要记忆是我们谈论了音乐,维特根斯坦带着令人惊讶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用口哨为我吹了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的一些部分。”对机械的兴趣就更容易刻画了。
在很小的时候,维特根斯坦就在自家地下室自己设计并制造缝纫机了,而这台缝纫机居然是可以使用的,这让他的姐姐们纷纷吃了一惊。后来,在去世前几年,他还经常去逛伦敦南肯辛顿的机械博物馆,与那些他心爱的老式蒸汽机整天地待在一起。此外,有很多传闻说每当某个机械装置坏了,维特根斯坦总能将它们修好。
维特根斯坦中学阶段的志向是学习物理学,他起初想要在维也纳追随玻尔兹曼(LudwigBoltzmann)学习物理学,但是玻尔兹曼在1906年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于是,维特根斯坦先是去了柏林的夏洛腾堡工学院,两年后去了英国,在德比郡的“风筝飞行高层大气站”(KiteFlyingUpperAtmosphereStation)用风筝做实验。1908年秋天,他注册为曼彻斯特大学工程系的研究型学生。在那些年,他热情地投入到对航空学的研究之中。在风筝飞行试验的基础上,维特根斯坦制造了一个用在飞机上的喷气反作用螺旋桨。
1926到1929年间,维特根斯坦为他的姐姐设计并建造了一幢房子。他姐姐原本是委托建筑师保罗·恩格尔曼(PaulEngelmann)来设计这幢房子的,后者是维特根斯坦的朋友,他邀请维特根斯坦参与这项工作,结果维特根斯坦逐渐取代了他。维特根斯坦去掉了房子图纸上一切无用的部分,或者说去掉了所有的装饰,只留下了具有明确功能的部分。这幢房子以绝对精确的测量、严格的比例、完全不考虑成本和时间的用料而闻名于世。据说一个锁匠曾经这样问维特根斯坦:“工程师先生,请你告诉我,这里或那里的一毫米真的对你这么重要吗?”锁匠话音未落,维特根斯坦就大声说道:“是的!”吓了锁匠一大跳。它的冷峻和素朴曾让他的姐姐感慨道:“这是给上帝住的房子!”人们很难将这幢房子归入到某个建筑流派之下,但是那水平的屋顶和材质,那些混凝土、玻璃和钢铁,会让人想起典型的现代派建筑。
二是对一切矫揉造作和装模作样的厌恶和摒弃。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