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58 6.3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8.4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涛//潘高//王仁女|责编:韩霄翠//仇志刚

出版社化学工业

ISBN9787122408334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202671853

上书时间2024-06-06

评价14142好评率 99.82%

  • 物流很快 648
  • 包装仔细 602
  • 发货速度快 600
  • 品相不错 600
  • 非常满意 521
  • 价格实惠 475
  • 值得信赖 462
  • 服务态度好 437
  • 物超所值 404
  • 品相超预期 387
  • 书质量太差 4
  • 服务态度差 4
  • 物流太差 3
  • 联系不到卖家 3
  • 影响阅读 2
  • 描述严重不符 2
  • 价格有点贵 1
  • 包装简陋 1
  • 品相未达预期 1
  • 有小瑕疵 1
  • 包装损坏 1
  • 没有物流信息 1
查看全部评价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多环芳烃是一类疏水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物质。目前,由煤炭燃烧、石油开采和油船泄漏等导致的多环芳烃污染已十分严峻,大气、河流、海洋、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污染已十分普遍。多环芳烃的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生物累积性和遗传毒性等特性,使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有害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

 

笔者试图以多环芳烃的来源、降解方法和强化方式为主线讨论其微生物降解原理。本书第1章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多环芳烃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动物生物降解;第2章综述了多环芳烃的生物膜降解,重点讨论了生物膜形成原理及影响生物膜降解的主要因素;第3章主要分析了土壤中老化多环芳烃的特点及其强化修复手段;第4章和第5章详细分析了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特性;第6章和第7章重点介绍了多环芳烃在浊点系统、胶束水溶液和环糊精体系中增溶生物降解的机理分析;第8章探讨了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共修复研究进展;最后,第9章介绍了双菌协同促进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本书是笔者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综述,力争描绘出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前景。限于笔者的知识和见解,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参加本书撰写的有:潘涛(第1章)、王慧敏(第2章)、陈桂鲜(第3章)、王仁女(第4章和第6章)、潘高(第5章)、肖锟(第7章和第9章)、刘聪洋(第8章)。他(她)们都是从事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线科研人员。负责制定全书撰写计划和审稿的是潘涛、潘高和王仁女。其中,全书初稿和格式统一等工作主要由潘涛完成。

 

书中涉及“多环芳烃增溶生物降解”的相关研究内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866015,21407070)、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92BAB203016,20151BAB213019)、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sklam002-2015)和“江西理工大学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江西理工大学对本书出版提供经费资助。特此声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潘涛

 

于江西理工大学

 

2022年3月"



 
 
 
 

商品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多环芳烃的来源、降解方法和强化方式为主线,讨论了其微生物降解原理。其中第1章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多环芳烃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动物生物降解;第2章综述了多环芳烃的生物膜降解,重点讨论了生物膜形成原理及影响生物膜降解的主要因素;第3章主要分析了土壤中老化多环芳烃的特点及其强化修复手段;第4章和第5章详细分析了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特性;第6章和第7章重点介绍了多环芳烃在浊点系统、胶束水溶液和环糊精体系中增溶生物降解的机理分析;第8章探讨了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共修复研究进展;第9章介绍了双菌协同促进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环境微生物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潘涛,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浊点系统、环境微生物学。具体为浊点系统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10余篇,誉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研究领域主要是浊点系统、环境微生物学;基于介质工程的污染修复、环境胁迫与微生物代谢响应。

目录
第1章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及治理策略/001
1.1多环芳烃污染及其危害/002
1.1.1多环芳烃的基本性质及主要来源/002
1.1.2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002
1.1.3多环芳烃污染的主要危害/004
1.2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006
1.2.1细菌生物降解/006
1.2.2真菌生物降解/007
1.2.3藻类及动物生物降解/007
1.3多环芳烃的增溶生物降解/008
1.3.1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008
1.3.2环糊精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010
1.4两相系统中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011
1.4.1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011
1.4.2浊点系统/012
参考文献/013

第2章生物膜在多环芳烃生物降解中的应用/019
2.1多环芳烃的生物膜降解/021
2.1.1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021
2.1.2生物膜/022
2.2影响多环芳烃生物膜降解的因素/024
2.2.1环境条件/024
2.2.2生物膜的形成条件/024
2.2.3共存金属离子/025
2.2.4外源添加物/026
2.3生物膜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影响机制/027
2.3.1提高生物利用度/027
2.3.2强化微生物活性/027
2.3.3加强趋化反应/028
2.3.4促进代谢作用/028
参考文献/029

第3章土壤中老化多环芳烃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039
3.1老化多环芳烃的现状/040
3.1.1老化多环芳烃的形成/040
3.1.2多环芳烃的老化机理/040
3.1.3老化多环芳烃的修复/041
3.2老化多环芳烃的特点/042
3.2.1老化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行为/042
3.2.2生物利用度降低/043
3.2.3可提取性降低/043
3.2.4毒理性/045
3.3老化多环芳烃生物修复的强化方法/046
3.3.1生物强化/046
3.3.2添加表面活性剂/047
3.3.3添加环糊精/048
3.3.4堆肥/049
参考文献/051

第4章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063
4.1PAHs降解菌株的筛选/064
4.1.1降解菌的富集培养/064
4.1.2降解菌的分离纯化/064
4.1.3菌种的菲降解能力分析/065
4.1.4高效菲降解菌的确定/065
4.2降解菌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测定/066
4.2.1菌落形态观察/066
4.2.2降解菌生理生化鉴定/067
4.3降解菌的同源性分析/071
4.3.116S rRNA序列分析/071
4.3.2构建系统进化树/073
参考文献/075

第5章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076
5.1菌株最佳降解条件探索/077
5.1.1pH值对菌株降解菲的影响/078
5.1.2温度对菌株降解菲的影响/079
5.1.3转速对菌株降解菲的影响/080
5.1.4菌株的细胞生长曲线/080
5.2菌株耐受性分析/081
5.2.1菲浓度对菌株生物降解的影响/081
5.2.2降解菌的底物利用谱分析/082
参考文献/084

第6章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对菲生物降解的影响/086
6.1菲增溶生物降解体系的确定/087
6.1.1增溶降解体系的筛选/087
6.1.2增溶剂浓度对菲生物降解的影响/090
6.2降解系统对细胞生长的影响/092
6.2.1降解系统对细胞利用水溶性碳源的影响/092
6.2.2降解系统对细胞利用固体菲的影响/093
6.3降解系统对细胞生长的影响/094
6.3.1浊度法检测细胞的烃黏附性/095
6.3.2黏附法检测细胞的烃黏附性/096
6.4水相-非水相两相中菲的分配/097
6.4.1增溶系统对晶体菲的影响/097
6.4.2增溶系统对溶解在非水相中菲的影响/099
6.5降解菌细胞在晶体菲上的吸附与洗脱/101
6.5.1浊度法分析降解菌细胞的吸附与洗脱/101
6.5.2平板涂布法分析降解菌细胞的吸附与洗脱/101
参考文献/104

第7章浊点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106
7.1多环芳烃在浊点系统中的分配规律/107
7.1.1菲在Brij 30+TMN-3(1∶1)水溶液的分配规律/107
7.1.2萘在Brij 30+TMN-3(1∶1)水溶液的分配规律/108
7.2浊点系统中菲的微生物降解/109
7.2.1降解系统的筛选/109
7.2.2接种量的影响/111
7.2.3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111
7.2.4菲浓度的影响/112
7.2.5浊点系统中菲萃取微生物降解的细胞生长曲线和降解率/113
7.3表面活性剂和细胞的回收再利用/114
7.3.1浊点系统中细胞对菲的代谢情况/115
7.3.2细胞生长时间对生物降解的影响/116
7.3.3细胞和浊点系统的重复利用/117
7.3.4细胞和凝聚层相的重复利用/118
7.3.5细胞的重复利用/119
7.3.6细胞与浊点系统重复利用的方案组合/120
参考文献/121

第8章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共修复/124
8.1复合污染类型/126
8.1.1重金属和重金属复合污染/126
8.1.2有机物和有机物复合污染/126
8.1.3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127
8.2生物共修复方法/127
8.2.1细菌与细菌/129
8.2.2细菌与真菌/129
8.2.3细菌与植物/130
8.2.4真菌与植物/130
8.3影响生物共修复的主要因素/132
8.3.1环境因素/132
8.3.2微生物活性/133
8.3.3基质效应/133
8.4复合污染的生物共修复机理/134
8.4.1重金属的影响/134
8.4.2有机物的影响/135
参考文献/136

第9章双菌协同促进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144
9.1多环芳烃强化生物降解的应用背景/145
9.1.1多环芳烃的增溶生物降解/145
9.1.2糖脂类及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148
9.1.3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降解中的应用/151
9.1.4重金属和稀土离子胁迫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152
9.2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与鉴定/155
9.2.1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155
9.2.2吸附性能测定/157
9.2.3生理生化性能测定/159
9.2.4菌株的同源性分析/161
9.2.5菌株的保藏/161
9.3表面活性代谢产物分析/162
9.3.1菌株发酵生长曲线/162
9.3.2发酵液性质测定/163
9.3.3表面活性代谢产物提纯与鉴定/166
9.3.4发酵液对菲的增溶/169
9.4MSP117对稀土离子的吸附/171
9.4.1吸附过程与吸附干燥系数/171
9.4.2吸附等温方程/172
9.4.3pH对稀土吸附的影响/173
9.4.4温度对稀土吸附的影响/174
9.4.5离子浓度对稀土吸附的影响/177
9.5双菌强化多环芳烃菲的生物降解/179
9.5.1速效碳源对菌株生长和降解的影响/179
9.5.2稀土对菲降解菌株CFP312生长的影响/180
9.5.3稀土对菌株CFP312利用速效碳源的影响/182
9.5.4在葡萄糖与菲同时存在下菌株的二次生长/183
9.5.5菌株MSP117的添加对稀土毒性的影响/184
参考文献/190

内容摘要
本书基于作者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以多环芳烃的来源、降解方法和强化方式为主线,讨论了其微生物降解原理。其中第1章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多环芳烃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动物生物降解;第2章综述了多环芳烃的生物膜降解,重点讨论了生物膜形成原理及影响生物膜降解的主要因素;第3章主要分析了土壤中老化多环芳烃的特点及其强化修复手段;第4章和第5章详细分析了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特性;第6章和第7章重点介绍了多环芳烃在浊点系统、胶束水溶液和环糊精体系中增溶生物降解的机理分析;第8章探讨了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共修复研究进展;第9章介绍了双菌协同促进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环境微生物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主编推荐
1.本书基于作者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了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机理
2.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环境微生物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