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92 1.9折 3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和力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667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3553680

上书时间2024-06-06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和力,编辑出身,为我社写过多种心理类和励志类图书。其作品文笔优美凝练,见解犀利独到,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第1章  认识行为语言,了解行为心理
  1.解读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人的第二语言
    了解距离对行为的影响
    解读躯干行为语言的信号
    面部语言的生动性
    举手投足的语言
  2.解读大脑行为
    不要忘记我们的大脑
    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
    有趣的“安慰”行为
    “小动作”透露内心活动
第2章  行为语言表现内心世界,透露真话与谎言
  1.行为语言是人内心活动的外表再现
    “指使”行为
    并不单纯的“点头”和“摇头”
  2.真话、谎话学问大
    说谎者的本能反应
    通过细微行为轻松辨识谎言
    人的同步行为与非同步行为
    “不经意的话”是潜意识的真情流露
    为什么人容易上当受骗
第3章  面部的细微表情不容忽视
  1.“察颜观色”
    读懂表情不简单
    表情的调色板
    嘴的行为变化
    鼻子的“语言”不可忽视
    眼神的动作
    眉宇间的心情
  2.笑容,最饱含深意的“温度计”
    解密真笑还是假笑
    笑的方式有“深意”
第4章  行为语言中的态势表现
  1.姿态中暴露的信息
    坐姿识人不简单
    站姿中的形象
    别忽视了“快乐脚”
  2.手的影响力
    人的另外“一张脸”
    饱含深意的“尖塔”和“连锁”手势
    情感的“发送器”—手臂
    不得不提的“握手”奥秘
第5章  说话中透露的多样性
  1.听话听音
    幽默背后的潜台词
    认清真谦虚还是假客套
    过分强调的话可信度低
  2.高低声中的差异
    声音中能听出对方的心思
    不能忽略“打招呼”背后的意义
第6章  生活中行为与思想关联中的奥妙
  1.富有表情话语中的人心
    “特殊话语”见思想端倪
    口头禅间接反映性格
    “吵架”显现内心活动
  2.富有表情“细节”中的个性
    哭笑声中传情达意
    闲谈中识人破绽
    聊天时中识人破绽
第7章  社交中行为与思想关联中的玄机
  1.“会说话”的穿着打扮
    衣装的特有价值
    装饰品具有“延长自身”的特点
  2.交际场上的表情与心理学
    学会转移注意力
    镇定谨慎,学会让步

内容摘要
 和力编著的《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结合大量生动、贴切的案例,系统讲解了怎样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了解其思维的实用方法,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等等,做到思想和行为的高效统
一。

精彩内容
 1.解读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人的第二语言
人的行为应该与人的思想一致,但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行为却与思想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人是情感
的动物。
有多年经验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语言可以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在交往中学会解读行为语言来完成对人心理的“窥视”及影响和“操纵”并不难,即先“读心”再“攻心”。
“读心、攻心”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快速达到了解人的行为与思想不一致的原因,也可以有效地达到了解他人内心活动并想出“对策”达到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目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行为语言是什么。
人的行为语言具有普遍性。例如,当一个人紧闭双唇或紧锁眉头时,说明他可能遇到了麻烦或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在压力下表现出来的身体行为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第二语言,是不通过嘴发声的“语言”。
那么,如何通过行为语言“读懂”人心呢?
(1)解密行为语言的特别信号如果说普遍的行为语言是一种作用于每个人身上都是基本相同的语言线索,那么特别的行为语言就是身体的另外一种语言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解读这些独特的行为语言,对影响并“解读”他人心理来说十分重要。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知道他可能对此次考试十分紧张或没有做到准备充分,也就是说,他的挠头或咬嘴唇的行为是他用来缓解压力的特有动作。还有在做作业时,当他遇到不会的难题,他也会有此种行为。这种行为,他很有可能会一遍遍地重复做出。这说明他的压力不小,心情也处于烦躁之中。
所以,通过特殊的行为语言,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2)培养超常的洞察力,就能做好“读心”再“攻心”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只是与丈夫争吵,没想到后来他竟然动手打我,而我之前竟然没有察觉到他会动手的可能。”“我以为老板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但是没想到他却把我解雇了,而且没有任何理由。”是的,上述这些人因为不曾对自己周围的世界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所以在如何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线索方面表现得略有缺失。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去关注别人的行为和表情所发生的细微变化,所以看不到一个人的表情与行为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
而对于拥有高超的洞察力并且想要掌握“读心”及“攻心”的人来说,被观察者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十分重要。因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只要想运用“读心”及“攻心”策略“操纵”并影响他人,那么,必须首先做一个专心的聆听者和仔细的观察者。
人的观察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
所以,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多学学心理学,“读心”及“攻心”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你需要做的是让仔细观察、用心观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不应该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投入的行为,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的能力,同样,它也应该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当然,仔细观察、用心观察还指要调动人的所有感官细致观察出现的任何行为语言,而不只是对视觉感官的全面观察。
有位心理学家养成了每次走进自己的公寓时都会深吸一口气的习惯,如果闻到“异常”,他会格外警惕。有一次,这位心理学家旅行回来后发现家里“回荡”着一股香烟的味道,他的鼻子已经先眼睛一步警示:这间屋子里来过人。最后证明,公寓维修处一名修理工曾进来维修过管道,由于心理学家走之前将屋子窗户全部关上,故修理工的衣服和皮肤上的烟味儿在这间屋子里“飘荡”了几个小时。幸运的是,他是一个受欢迎的“闯入者”,而不是一个想在房间作案的窃贼。
这件事说明,人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所有感官,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详尽的了解,尽管,这需要拥有超常的洞察力培养。P3-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