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回应孩子的需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何回应孩子的需求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07 5.5折 59.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普华、商倩倩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29094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202842056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普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授,华东师大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专家。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成人教育协会家长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目录
第1章 我的回应恰当吗?
·何时回应,何时要求003
·回应需求六步走005
行动流程图005
步骤拆解006
·“六步回应法”真的符合实际吗012
·事半功倍的父母成长攻略014
从入门到熟练的五个阶段014
快速升级锦囊017
·回顾与思考025

第2章 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为什么孩子好哭闹、太任性028
·为什么孩子总是很犟031
·为什么孩子跟我不亲036
·满足孩子的“度”在哪里039
·回顾与思考042

第3章 接纳:建立沟通桥梁
·通过观念接纳回应孩子的精神需求044
接纳什么044
怎样接纳054
·通过技术接纳促动建设性的改变058
描述性语言058
拥抱059
倾听060
·回顾与思考061

第4章 分析孩子的行为类型
·象限分类法066
四种正在进行的行为066
三种已经发生的行为068
·如何确保分类的合理性069
同样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分类069
分类过程中易犯的错误071
值得借鉴的原则073
·回顾与思考079

第5章 回应正在发生的行为
·可以做,但要变通——替代型行为回应策略083
灵活转换:有效控制的同时让孩子畅快玩耍083
换个时间再玩吧083
换个地方玩吧087
换个游戏伙伴吧092
换个玩法吧094
回应替代型行为的两条总原则095
三个回应锦囊096
回顾与思考099
·可以做,但有限制——限制型行为回应策略101
合理“画圈”:立规矩的同时让孩子获得满足101
孩子想看手机时——限时101
孩子想吃垃圾食品时——限量106
孩子想要独自外出时——限地点111
孩子想打游戏时——限内容112
回应限制型行为的两条总原则115
三个回应锦囊117
回顾与思考120
·一定不能做——制止型行为回应策略123
收放有度:守住底线的同时让孩子自由探索123
教孩子自我保护,也允许小磕小碰123
伤害了别人,不能一笑而过127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32
回应制止型行为的三条总原则135
四个回应锦囊136
回顾与思考140
·多一些,再多一些——赞许型行为回应策略143
适度放手:顺势而为的同时让孩子向阳成长143
玩耍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捷径143
不必把父母的态度强加给孩子150
回应赞许型行为的四条总原则154
三个回应锦囊155
回顾与思考161

第6章 回应已经发生的行为
·谁不会犯错呢——谅解型行为回应策略165
帮孩子认识错误,积攒智慧和勇气165
当孩子好心办了坏事时165
当孩子偷懒时169
回应谅解型行为的两条总原则172
三个回应锦囊174
回顾与思考182
·真的触犯底线了——警告型行为回应策略185
帮孩子理解后果,学会共情和担当185
当发生攻击和破坏行为时185
当孩子撒谎时189
当孩子有“抢拿偷”行为时192
回应警告型行为的两条总原则194
两个回应锦囊196
回顾与思考199
·干得漂亮,你真棒——赞赏型行为回应策略201
帮孩子找到努力的意义201
赞赏孩子的“高光时刻”201
确认生活中的小成就205
赞赏表现不好的孩子208
回应赞赏型行为的三条总原则212
三个回应锦囊213
回顾与思考216

参考文献217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指导家长如何对正面回应孩子需求、引导孩子行为的亲子教育图书,也是《如何给孩子提要求》的姊妹篇。全书展现了各种常见场景下的案例,解读亲子难题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手把手教父母如何透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
本书以案例为线索,对各种回应方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将适用于任何情境的“回应六步法”嵌入其中,使父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各种回应对孩子产生的直接影响,进而对自己的回应方式进行反思,提升亲子沟通认知,让亲子沟通更有效更顺畅。

主编推荐
1.作者
两位作者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指导专家,但不端不装,让学术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生活,解决广大父母的养育困扰。她们的专业和实践背景相互补充助益,既能保证图书内容的专业性,又足够了解3~6岁儿童的特点和家长的需求痛点,让父母们真正“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2.话题新颖,直达痛点
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家庭避免鸡飞狗跳,是每一位父母将要面临的问题。而对于学龄前儿童家庭的一大挑战就是孩子有各种无厘头想法和迷惑行为。因此,“如果对孩子的需求正面回应““如何对孩子的行为有效引导”是真正的沟通痛点,而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动因和成长规律是破局的关键点。
3.实用易懂,即刻可以上手
聚焦相同话题,由相同作者团队著写的前作《回应》上市后销售表现非常亮眼(上市一年,没做过低价促销正常销售,目前接近4万册),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行了长期的市场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读者评论和反馈,发现有家长感觉前作内容读起来有压力,理论性强而实操性的指导不足,因此在本书创作中,作者引入了更多的案例和更具体的实践方法。本选题与前作《回应》内容不重合,购买过前作的读者可将本书作为实操指南;未购买过前作的读者能在本书中获得完整的原理简析和正面回应实操方法。

精彩内容
 何时回应,何时要求
亲子间的互动可拆分为回应与要求。谁有需要没得到满足,谁就有“问题”,就会提出要求,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见表1-1)。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可避免地会被孩子搅扰、激怒和挫败。有时孩子表现得缺乏约束,充满破坏性,吵嚷喧闹,在你赶时间的时候拖你的后腿,在你很累的时候纠缠不休,在你想要
安静的时候和你说个没完,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不认真学习……当孩子侵犯了父母的权利,或者孩子的行为阻碍了父母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父母就有了“问题”,需
要启动“要求”程序。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姊妹篇《如何给孩子提要求》中有详细讲解。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
孩子好好学习,乖乖打扫荡间、每天坚持刷牙、安静一
点不要打扰到你……希望孩子满足你的心愿、实现你的养育目标,可以看《如何给孩子提要求》这本书。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对老师感到生气、找不到好朋友、想要
许多玩具、想吃零食……总之,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不高兴,感到挫折、沮丧或者遇到了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有“问题”,父母需要做的是“回应”。然而,当孩子无休止地要买玩具、看手机、吃垃圾食品,或者执拗地要求去做一件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时,你可能分不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回应——直接拒绝好像不尊重孩子;允许了,自己心里又不得劲。如果你经常陷入类似的犹豫和纠结,那你需要读的是手上这本书,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