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本书呈现了宋元明清时期武陵山区腹地酉水流域土家族、苗族、客籍的基层社会及该地区800年间的社会变迁史。采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讨了作为“边缘”区域西水流域趋向于“中心化”或曰国家化进程的真实面相,展现了酉水流域少数民族社会从自身民族认同逐渐上升到王朝认同的过程,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政策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彭永庆,1993年毕业于吉首大学政治系历史教育专业,2009年毕业于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任职于吉首大学,主要从事区域社会史、民族史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思路
一 选题缘由
二 相关说明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一 区域社会史理论演变
二 通道与区域选择
三 酉水流域社会研究
第二章 酉水流域社会概况
第一节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和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历史典籍中的各民族
第四节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
第三章 誓下州:溪峒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族群与誓下州联盟的形成
一 誓下州联盟范围与形成时间的争论
二 誓下州的形成过程与分化
三 神宗开边与誓下州范围的确定
第二节 众建誓下州与溪峒西高州田氏的扩张
一 西高州田氏在沅水流域
二 西高州田氏一族与誓下溪州
三 西高州田氏从舞水流域向酉水流域的东移
四 种落自附,成为一方都誓首
小结
第四章 溪峒治理:从土官到土司的设置
第一节 各从其俗,无失常业:从土官到土司
一 元代酉水流域土官的设置
二 明代酉水流域川黔楚三地土司格局的确定
第二节 岂惜一官与自署官属:溪峒地区的权力结构
一 朝廷任命的职官体系
二 土司白署的职官体系
第三节 从碑刻所见土司婚姻圈的酉水区域特性
一 永顺宣慰司的通婚关系
二 永顺宣慰司婚姻圈的特点
小结
第五章 从峒到旗甲:溪峒社会的组成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峒组织的形成与表现形式
一 互助联盟:溪峒最基本的自助手段和方式
二 溪峒专条:从洞蛮到土人的过程
第二节 旗甲的形成和表现形式
一 旗甲是溪峒社会土司自署官职的管理机构
二 从驻防到征调:旗甲制度的军事性
第三节 从土地之争来看土官与土民的关系
一 永顺、保靖、酉阳三土司争端的事由
二 土民的选择:歃血合款与叛主背投
小结
第六章 酉水流域城镇的形成和变迁
第一节 政治军事类城镇分布及其特点
一 从三州之卫到依山为障:永顺彭氏政治中心及其防御体系的形成和变化
二 从依山为固到以江为堑:保靖彭氏的政治中心及其变化
第二节 商业贸易类城镇的分布
一 酉水干线上的中心集镇
二 酉水支流上的市镇中心
小结
第七章 人口、物资的流动与文化
第一节 族群的构成与变化
一 土、苗、客籍的形成与分布
二 移民出入的原因与方式
三 科举:宗族势力的延续
第二节 物资流动的方式
一 互市贸易
二 贡赋和赏赐
三 采木
第三节 摆手堂、土王祭祀与地方信仰
一 官方认可和国家制度下的祭祀体系
二 摆手堂与土王祭祀:作为社区共同体的寺庙与神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呈现了宋元明清时期武陵山区腹地酉水流域土
家族、苗族、客籍的基层社会及该地区800年间的社会变迁史。采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讨了作为“边缘”区域西水流域趋向于“中心化”或曰国家化进程的真
实面相,展现了酉水流域少数民族社会从自身民族认同逐渐上升到王朝认同的过程,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政策借鉴价值。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