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89
5.9折
¥
79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冯天瑜;马志亮;丁援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25735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461541
上书时间2024-06-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著有《中华文化史》《“封建”考论》《中国文化生成史》《张之洞评传》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著有《秦礼仪研究》《武昌老建筑》《样式雷》等。;.;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共享遗产委员会秘书长,著有《文化线路》《堪舆》《一本书读懂中国建筑》《武汉历史建筑图志》等。
目录
长江礼赞
导言
第一章 自然长江
第一节 流域
第二节 干流
第三节 支流
第四节 湖泊
第二章 自然长江认知史
第一节 主干之辨
第二节 江源考察
第三章 大河文明纵览
第一节 诸大河文明
第二节 “人类文明发生线”横贯长江流域
第四章 文化分区
第一节 上游:羌藏文化、滇黔文化、巴蜀文化
第二节 中游:荆楚文化、湖湘文化
第三节 下游:赣皖文化、吴越文化
第五章 文明演进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母亲河
第二节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
第三节 近代文化的推进线路
第六章 水运交通
第一节 早期运河工程
第二节 长江与黄河的纽带:汉江
第三节 近代航运
结语 守护与瞻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内容摘要
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也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印证。自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长江孕育并见证了数千年来中国历史的勃兴与流变。本书纵览古今,在全球视野之下,综合介绍了长江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文化优势、发展历程、
文化分区。长江全流域资源丰厚、人文兴盛、经济繁荣,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符号,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持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长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并历数了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与长江文明进行对比辨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长江流域的认识和考察也是逐步形成的,作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区域阻隔,从中华文明的高度重新建立对长江文明的整体性认知,详解长江、黄河并立的文明格局,定义长江文明的历史角色。
江水滔滔而逝,奔涌数千年,长江沿岸孕育了太多中华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英杰,形成了推动中华大地不断更新发展,塑造我们共同的民族品格与家国记忆的强大文化力量。在长江文明这一统一的概念之下,文化记忆与遗存将更成体系,唤起对长江流域历史与将来的更多关注。
精彩内容
长江礼赞长江,从雪山走来,自北而南,腾跃于羌藏滇群峰间,又东折入川,接纳巴蜀众水,汇巨流冲决川东绝壁,迎来荆楚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汉朝宗东去也,阅尽吴越繁盛,倾注大海不复返,以180万平方千米的丰美沃土,天赐中华。
长江,穿行于北纬30度南北。这是人类古文明(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中国)的发生线,而长江流域是其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胜的地段——其他诸域皆因副热带高压控制,成为干旱的沙漠带,文明凭大河灌溉,而长江流域西边有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崛起,阻断太平洋湿暖季风,形成地球上少有的亚热带降雨丰富的地段,水热资源俱富。长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天赐中华。
回望古史,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育居功至伟,而长江流域依凭巨大潜力,自晚周急起直追,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于秋。龙凤齐舞、国风—离骚对称、孔孟—老庄竞存,共同构建二元耦合的中华文化。中唐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长江迎来领跑千年的辉煌。近代以来,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江担当起中国工业文明的先导、改革开放的先锋。
长江流域人文兴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下正在创造更加壮阔的现代文明。试看今日之环球,长江正辉耀于东方。
冯天瑜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导言
一
水是有机生命的源泉,而文化由人这一高级有机体创造,因此,水(尤其是人类饮用、农作物灌溉需要的淡水)是文化生成的必备条件。人类有了稳定的淡水供应,方可经营定居农业,进而跨入文明门槛(以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及金属工具的使用为标志)。而能够为人类生存及文明发展源源不绝地提供淡水的,主要是河流。
河流,是指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流动的天然水体。汉字的河流拟名甚多,大者如“江、河、川”,小者如“沟、涧、溪”,被统称为“水”(《水经注》称黄河为“河”或“河水”,称长江为“江”或“江水”)。江河纵横奔腾的流域,因有充沛的淡水供应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成为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皆仰赖大河的恩惠,比如,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于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之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之于中华文明。古希腊“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此语适用于诸大河文明,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也都是江河的赠礼。
二但不无遗憾的是,上述诸大河文明多已消弭在历史长河之中,比如,尼罗河文明被希腊化、伊斯兰化,两河流域文明被波斯征服,印度河文明先后被雅利安化、伊斯兰化,唯有中华文明于起伏跌宕间传承不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领域广阔、地理形势错综,存在平行互补且有自然屏障相间的两个大河文化——雄浑的黄河文化和清奇的长江文化,所谓“北俊南孊。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僿南华。”1当黄河流域因垦殖过度、气候转向干冷、胡马南征而文明渐趋衰落之际,长江流域后来居上,发挥其优越的自然禀赋,成为粮食、衣被、财赋的主要供应区和人文胜地。黄河流域邻近游牧区,一旦长城被突破,就可能被游牧人占据。而“长江天堑”成为一道防卫线,拥有巨大经济、文化潜力的长江流域为华夏文明提供退守、复兴的基地。经由长江文化对黄河文化的承接与创造性发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义得以保持与光大。得两条大河的滋养与回护,是中华文明于数千年间延绵伸展、从未中绝的原因之一。正如近人梁启超(1873—1929)所说:“中国何以能占世界文明五祖之一。则以黄河扬子江之二大川横于温带。灌于平原故也。”2三黄河纵横于北温带80万平方千米的高原和平原,曾经是林茂草盛、自然生态良好的地域,先民在黄河诸支流(如洛水、渭水、汾水等)流经的台地采集、狩猎,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文明根基。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在20世纪初展开于中国,首批田野考古用力于黄河中下游。仰韶、龙山、大汶口等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殷墟等商周故城的发掘,与《尚书》《左传》《史记》等传世史典对先夏及夏、商、周三代文化在黄河流域繁衍的记述相映照,学界据此确认“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长江流域广及180万平方千米,恰在北纬30度线这一“人类文明发生线”两侧。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发现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驯育稻谷推定距今7000~8000年,随后又发现长江下游的良渚、马家浜,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上游的大溪等“稻作文化”,湖南道县更发现距今万余年的人工驯育稻谷。故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历史之久远,绝不让于黄河流域“粟作文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发祥地”成为学界新共识。
四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就古人类栖息和农业发明的时间而言,长江流域似早于黄河流域。然而,黄河流域的黄土层结构均匀、松散,具有良好的保水与供水性能,蕴含较高的自然肥力,便利于木石——铜石农具时期的垦殖。虽然年降水量较少,但雨水集中在夏季,有利于粟、稷、菽、麻等旱作物生长,黄河流
域率先成为定居农业文化发达地区。古史所载之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海岱地区的太昊、少昊所代表之族群,多活动于黄河上、中、下游,夏、商、周,秦、汉、唐的都城及经济、文化繁盛地带,皆在黄河流域。以《诗经》代表的商周文学,儒、墨、法等学术流派,主要展开于黄河流域,形成齐鲁、三晋、三秦等繁富的文化区。
古时长江流域瘴气弥漫,土壤黏结,以木石器及初级金属器开垦不易,故先夏及夏、商、周时期农耕经济落后于黄河流域。当金属器(尤其是铁器)普及为农具后,长江流域优越的水热条件渐次得以发挥。春秋战国时的巴蜀、荆楚、吴越等文化区在长江上、中、下游竞起,以屈骚代表的楚文学及道家等学术流派,主要在长江流域滋衍。
自东周以降,黄河—长江双峰并峙,“风—骚”竞辉,“儒—道”相济,构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格局。
自汉武帝经营南方,尤其是东晋、中唐、两宋之际,中原士女南渡,铁制农具与牛耕普及。在黄河流域继续发展的同时,长江流域得以开辟和熟化,演进为物产丰富、人文兴盛的地区。从隋唐到宋元明清,长江下游及长江中游相继成为粮米、布帛的主要供应地。唐代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3之说,南宋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谣,明清更流行“湖广熟,天下足”之谚。总之,自秦汉起,在黄河流域以政治经济重心雄踞中华之际,长江流域的开发也取得长足进展,后来居上。以户口论,在西汉,北方与南方之比为3∶1;到东汉则变为6∶5,已大体持平,至北宋则为4∶6,南方呈反超之势。4明清之际学者王夫之《读通鉴论》议及文化南移:“三代以上,淑气聚于北,而南为蛮夷。汉高帝起于丰、沛,因楚以定天下,而天气移于南。”黄宗羲更具体地述评中古至近古文化的南北变迁:“秦、汉之时,关中风气会聚,田野开辟,人物殷盛;吴、楚方脱蛮夷之号,风气朴略,故金陵不能与之争胜。今关中人物不及吴、会久矣,……而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箧也。”5然而,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意味着军政重心的随之南移,因为军政重心的确立除经济因素外还有别种缘故,比如,地理位置居中以驭四方、择都的习惯性标准、抗御北方胡人的战略考虑等,这使得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诸王朝大多仍将首都设在北方。不过,位于黄河流域的军政中心,须依凭东南财赋的支撑。为调适这种“政北—经南”的格局,隋唐至宋元南北运河的开掘被启动了,以繁庶的长江经济支撑地处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随着大运河的开通,由黄河、长江、汉水、大运河构成的中华文化内环线正式形成。“西北甲兵”与“东南财赋”共同构成唐、宋、元、明、清各朝赖以立国的两大支柱,而两大支柱所依托的正是黄河与长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