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中国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中国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93 5.3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扬帆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359982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0763534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卢扬帆,管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府(财政)绩效管理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5本,多次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国家治理的绩效合法性审视
  第一节  国家治理绩效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国家治理绩效与法治化的概念内涵
  第三节  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研究范畴
  第四节  国内外对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研究现状
  第五节  国家治理绩效及其法治化转型的研究思路
  第六节  国家治理绩效及其法治化转型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治理绩效的类型分析框架
  第一节  嵌入绩效内涵的个体与组织行为方式
  第二节  政府与公众二元视角的国家治理绩效类型
  第三节  国家治理范畴的绩效类型实体构成
第三章  中国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过程梳理
  第一节  绩效类型分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断代
  第二节  基于愿景感召和集体行动的绩效类型一(1949—1977)
  第三节  基于功利互比与个体自决的绩效类型二(1978—1992)
  第四节  社会多元化与绩效类型的渐失(1993—)
  第五节  国家治理绩效的类型总概与其他佐证
第四章  法治型国家治理绩效的体系设计
  第一节  绩效与法治的基本价值精神
  第二节  国家治理绩效化改革的理想
  第三节  国家治理法治化建设的规划
  第四节  法治型国家治理绩效的模型特征
  第五节  法治型国家治理绩效的实质标准
第五章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必要性
  第一节  中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绩效类型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绩效类型的理想差距
  第三节  法治型绩效作为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目标的价值
第六章  预算绩效治理的法治化实践
  第一节  预算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预算治理的绩效化与法治化探索
  第三节  绩效预算和法治预算价值导向的互相干扰:经验性描述
  第四节  绩效预算和法治预算实践要求的互相冲突:技术性检验
第七章  推进国家治理绩效转型与合法性扩张
  第一节  国家治理绩效的法治之路:他国经验
  第二节  正确处理绩效与法治价值导向的关系
  第三节  不断完善法治规范和引领国家治理绩效的组织机制
  第四节  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绩效基础性领域的法治化建设
  第五节  以法治建设来充实和扩展国家治理的合法性根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融合理论与经验分析、规范与实证分析、案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国家治理绩效转型的动因、目标、路径、障碍和对策等关键问题逐步进行探讨。首先,基于绩效系统与行为动机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采用政府与公众二元视角构建了一个绩效类型分析的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推演获得四种基本的国家治理绩效类型。其次,利用模型结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绩效转型的历程进行检视,可大体将1949—1977年归为愿景型绩效、1978—1992年归为功
利型绩效,两者尽管“盛极一时”却都因其“不够法治”而不可持续;而到1993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转型的冲击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国家治理绩效的类型渐失与亟待法治化重建的阶段。再次,对作为转型目标的法治型国家治理绩效进行体系设计,其形式特征应包括政府与公众绩效目标的统合性、绩效行为的互促性与绩效分配的合理性,其实质标准体现为绩效导向的普适性、绩效决策的民主性、绩效执行的有效性、绩效结果的持续性、绩效分配的公平性和绩效沟通的流畅性。然而,中国现阶段治理绩效类型的实证分析显示,其在绩效决策、执行、分配及沟通等方面都与理想标准存在差距。广东省预算绩效治理法治化的案例进一步说明,法治与绩效的价值精神和实践要求本身存在互相干扰乃至冲突的特性,具体会导致诸如预算投向与其法定职能、预算过程规范与结果有效以及不同维度结果之间的背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