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15 3.8折 ¥ 68 全新
库存56件
作者[美] 罗伯特·格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09334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2807989
上书时间2024-06-05
前 言
终极能力
每个人都要像雕刻家将原料精雕细琢为一件作品一样,去掌控自己的命运。但与从事其他所有艺术活动一样,我们几乎不可能天生就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将原料打磨成我们想要的样子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精心培养才能获得。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世上有一种能力和智慧代表了人类潜力的最佳状态。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和发现都来源于此。这种能力和智慧,学校无法传授,教授无法解释,但几乎所有人都曾在某时某刻的自身经验中窥见其一斑。它常常会在我们非常紧张的时候光顾我们——面对最后期限时,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应对各种危机时。它也可能会在我们长时间沉浸于某项工作时出现。无论何种情况,在环境的压力下,我们都会感到异常的精力充沛和专注。我们的心思全然投入在眼前的工作中。这种高度的专注会激发出种种灵感——这些灵感会在我们睡觉时突然出 现,仿佛是在我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冒出来的。在这些时候,别人似乎不那么抗拒我们对他们的影响;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更关注他们了,或许是因为我们可能有某种可以激发出他人尊敬的特殊能力。我们平日的生活可能消极被动,需要不停地应对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但是在这些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决定一些事情,达成一些目标。
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这种能力。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活在梦想、欲望、执念交织的内心世界中。但是在这段创造力非凡的时期,我们迫切想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强迫自己走出内心世界的惯性思维,与世界、他人及现实连接起来。我们不再总是心不在焉,浮于 事物的表面,而是一门心思地深入事物的核心。在这些时候,周遭世界的光明仿佛涌进了我们向外打开的心智,突然间暴露在新的细节和想法中的我们,变得更有灵感和创造力了。
一旦最后期限过了或危机解除,这种能力感和非凡的创造力就会逐渐消退。我们又会回到心不在焉的状态,控制感消失殆尽。如果我们能制造这种感觉就好了,或者哪怕让它持续得再久一些也好……可惜它似乎很神秘,难以捉摸。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种能力和智慧要么被忽略,没有人把它当作研究的对象;要么被各种迷思和误解重重包围,这反过来又为它平添了一份神秘感。我们以为创造力和才华是一种灵光乍现,源自天赋或好心情,或者与星象的排列有某种关联。若能扫清迷雾——给这种能力命名,了解它的由来,洞悉它背后的智慧,知道如何培养和保持它,将会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让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精通力(mastery)——一种能更好地掌握现实、他人及自我的能力。普通人只能短暂地感受到这种能力,但是对各个领域的大师而言,这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些大师包括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等。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通往精通的简单过程,人人都可以获得。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两个例子加以阐释:假设我们将要去学习钢琴,或开始一项需要掌握特定技能的新工作。起初,我们是门外汉,对钢琴或新工作环境抱着某种先入之见,并且这种先入之见中常常掺杂着一点担忧和害怕。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键盘看起来真是令人 颇有压力——我们不懂琴键之间的关系,也缺乏琴弦、踏板及演奏音乐的相关知识。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老板的心思以及对成功至关重要的处事规则。我们感到困惑——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所需要的知识都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尽管一开始我们可能会怀着一种学习新知识和使用新技能的兴奋之情,但很快我们就会意识到有多少辛苦的工作在等着我们。这时对我们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屈服于厌倦、急躁、恐惧和迷茫的情绪,停止观察和学习。因为一旦我们这样,通往精通的过程就停止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管理好这些情绪,把一切交给时间,让一切顺其自然,非凡的成就就开始酝酿了。随着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我们会慢慢了解一些规则,并知道事物是如何运转和相互协调的。如果我们坚持这种观察和学习,我们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因为掌握了基本技能,我们就可以迎接更新鲜和更刺激的挑战。我们开始能够看到之前觉察不到的联系。通过不断的坚持,我们慢慢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或克服弱点。
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从学习者变成了实践者。我们试验自己的想法,然后从这个过程中获取宝贵的反馈。我们用越来越有创造性的方式来运用我们不断扩展的知识。我们不再只是跟着别人学习如何做事,而是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如果我们不断坚持这个过程,日积月累,另一个飞跃就会出现——达到精通。键盘不再陌生,它被我们记在了脑子里,成为神经系统和指尖的一部分。在工作中,我们也对人际互动和业务现状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将这种感受应用到社交场合中,更深入地了解他人,预测他们的反应。我们可以迅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决策。灵感会找到我们。熟知规则的我们此时有能力打破或改写规则了。
在追求这一终极能力的过程中,有三个不同的阶段或水平。首先是学徒阶段;其次是积极创造阶段;最后是精通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是门外汉,还在尽可能多地学习基本原理和规则。我们只能窥见全局的一部分,因此能力有限。在第二阶段,通过大量的投入和实践,我们能看到组织的内部结构,以及事物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因此也能获得对自身领域更全面的认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能力——试验并创造性地运用相关原理的能力。到了第三阶段,我们的知识、经验及专注程度都很深了,因而能够对全局了若指掌。我们触碰到了生命的核心——人性和自然现象。这就是大师们的作品能触动我们的内心的原因:能捕捉到关于事物本质的一些东西。这也是杰出的科学家能揭示新的物理法则,发明家或企业家能创造出别人想都没想过的东西的原因。
我们可以称这种能力为直觉力,但是直觉不过是对事物本质稍纵即逝的捕捉,无须形成语言或规则。语言和规则可能晚些时候才能形成,但这一闪而过的直觉才是带领我们接近真相的关键,因为我们的心智会突然被一些之前无人能见的真相粒子照亮。
动物也有学习能力,但这种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连接周围环境和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本能。透过本能,动物可以快速高效地行动起来。而人类是凭借思考和理性来理解周围环境的。但是这种思考可能会很迟缓,并可能因为这种迟缓而变得无效。执念过多,内 心思考过程过于复杂,往往会让我们与这个世界脱节。处于精通水平的直觉力是本能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人性与动物性的融合。这是我们与环境以及对事物本身的感受和思考建立快速而有力的联系的方式。孩童时期的我们都有一些这样的直觉力和自发性,但是它通常被日积月累的、超过我们心智负荷的信息赶离了我们。大师们重新回到了这种孩童般的状态,因而他们的作品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和接近无意识的状态,但是水平比孩童高出许多。
如果我们经历这个过程并到达这一终点,我们就能唤醒潜藏在自己大脑中的直觉力,那种当我们深入研究某个问题或参与某个项目时曾短暂体验过的能力。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受到这种能力——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能隐约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我们能突然想到某个问题的完美答案。但是这些时刻是短暂的,而且我们也缺乏足以使之再现的经验。当我们达到精通时,这种直觉力就变成了一种可以由我们支配的力量,它是我们漫长经历的成果。同时,由于这个世界看重创造力和这种发现新的真相的能力,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实际效果。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精通力:纵观历史,由于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和响周围世界的力量,男人和女人都感到被自身意识的局限性所困。他们寻求所有能够扩展意识和获得控制感的捷径,如巫术、催眠、咒语和毒品等。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炼金术当中,寻找点金石——一种能将一切物质变成金子的神秘莫测的东西。
对神秘捷径的渴求以成功速成法的形式延续至今,古老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仅仅是心态的改变,就能吸引正确的能量。所有这些捷径看似都包含一丝真实性和可行性——例如巫术对高度专注的强调,但最终都聚焦在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上——毫不费力地取得实际效果的方法、快速简单的解决方案、理想中的黄金国(the El Dorado)。
与此同时,很多人在这些无尽的幻想中迷失了自我,从而忽略了自己实际拥有的力量。与巫术和过分简单的成功速成法不同,我们可以在历史上看到这种力量产生的实质影响——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宏伟的建筑和艺术品、我们拥有的技术能力、所有大师的杰作。这种力量给拥有它的人带来与现实的某种联系和改变世界的能力,而这对于过去那些神秘主义者和巫师来说只能是梦想。
数百年来,人们在这种精通力周围筑起了高墙。他们称之为“天赋”,认为它难以企及。他们视其为特权的产物、与生俱来的天资或者与星象的排列有某种关联。他们使其看起来和巫术一样神秘莫测。但是那高墙本身就是想象出来的。真正的秘密是:我们拥有的大脑是600万年进化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大脑的进化就是为了指引我们达到精通,我们人人都有这种潜力。
本书为畅销书《权力的48条法则》的作者罗伯特•格林的又一力作,通过分析生物学家达尔文、画家达•芬奇、音乐大师莫扎特、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爱因斯坦等16位历史上的大师的生平,并采访包括神经学家拉马钱德兰和工业设计师坦普•葛兰汀在内的9位当代大师,揭示了使他们成功的特质和普遍因素。
他们中有的天赋异禀,有的资质平平;有的出身富裕家庭,有的在穷人区长大。为什么这些天赋、出身和所处时代都差异巨大的大师们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这是因为他们都遵循了相似的人生道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并深耕其中,最终达到精通。
作者萃取了这些古今大师们的智慧精华,并将之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用的37项策略,帮助读者在面对择业等重要人生选择时,不仅有方向、不迷茫,还能释放内心的激情,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进而更好地掌握现实及自我,实现理想人生。
脱离兴趣的努力只是一场机械的劳作,遵循内心的召唤才是达到精通的关键
遵循内心的召唤能够让我们经受住成功过程中的痛苦——自我怀疑、单调乏味的练习、不可避免的挫折、嫉妒者无尽的冷嘲热讽……让我们有动力克服任何困难;而当我们感到无聊和不安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停止运转,我们就会变得越发消极,更遑论成功了。
借25位古今各个领域的大师的智慧,启迪自己的人生
本书的观点基于大量神经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有关创造力的研究,以及历史上16位杰出的大师们的传记,包括达•芬奇、白隐禅师、本杰明•富兰克林、莫扎特、歌德、济慈、法拉第、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亨利•福特、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舞蹈家玛莎•葛兰姆、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爵士艺术家约翰•柯川以及钢琴家格伦•古尔德。
还详细采访了9 位当代大师,他们是神经学家维莱亚努尔•苏布拉马尼安•拉马钱德兰, 人类语言学家丹尼尔• 埃弗雷特, 电脑工程师、作家、科技创业公司的幕后操纵者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建筑工程师圣地亚哥• 卡拉特拉瓦等。
将大师们的智慧凝练成6大方面37项策略,掌握它们,你也可以成为天选之人!
教你如何发现兴趣、积累沉淀、吸收导师力量、处理人际关系、训练多维思维、融合直觉和理性,帮助你在面对择业等重要人生选择时,不仅有方向、不迷茫,还能释放内心的激情,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进而更好地掌握现实、他人及自我,实现理想人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