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话人生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0.63
3.6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苏青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3996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200034
上书时间2024-06-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null}}
目录
第一篇 大风·乾坤
003 ‖ 伟人科普身垂范
006 ‖ 执政根基力量源
010 ‖ 一曲深情唱予谁
013 ‖ 成败衡量唯实践
016 ‖ 不忘历史图雪耻
019 ‖ 白山黑水永安详
023 ‖ 天下无敌舍我谁
026 ‖ 光流彩溢盛眼屏
029 ‖ 历史潮流行浩荡
032 ‖ 阿拉套山唱大风
035 ‖ 揭露黑暗彰光明
038 ‖ 高考恢复路峰回
041 ‖ 热血青年立潮头
044 ‖ 清香白净满乾坤
048 ‖ 英雄一曲奇迹颂
051 ‖ 爱我中华国在心
054 ‖ 勇士闯行彰风流
057 ‖ 英雄史诗颂传扬
061 ‖ 和谐相处唯正道
064 ‖ 泉鸣战鼓风吹号
第二篇 宇宙·气象
069 ‖ 花甲喜作少年郎
072 ‖ 一树海棠羞煞梨
075 ‖ 给我支点撬地球
078 ‖ 立体攻防话布雷
082 ‖ 生机无限颂科技
085 ‖ 八方护卫安海疆
089 ‖ 北斗织网罩天庭
092 ‖ 史海钩沉溯本源
095 ‖ 科学普及魔奇漫
098 ‖ 把宇宙装进盒子
102 ‖ 登高望远抒情怀
105 ‖ 科技创新国运隆
110 ‖ 莫与自然较短长
113 ‖ 遥测未来托幻想
117 ‖ 百年器象灿若星
120 ‖ 科技出版硕果收
123 ‖ 思绪翱翔融宇空
126 ‖ 元素排序有规律
129 ‖ 天道从来酬辛勤
132 ‖ 容颜衰失为果丰
135 ‖ 火树银花竞相妍
138 ‖ 冰轮皎洁耀寰球
141 ‖ 满目琳琅皆惊异
第三篇 友情·年华
147 ‖ 高峰论坛话人因
150 ‖ 笔走匕枪刺时弊
153 ‖ 淦星闪耀照寰球
156 ‖ 传奇学界后评说
内容摘要
《岁月如歌话人生》是苏青的随笔集,文笔清晰流畅,语言灵动多变,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爱憎分明、敬长尊贤、踏实奋进、颂党爱国等品行特征,以及其睿智、豁达的人生见解和人生态度。本书区别于多数随笔集的特点是,每篇文稿几乎都有诗歌(部分含对联、词),或总结或抒情,用词扼
要,朗朗上口,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精彩内容
伟人科普身垂范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要
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
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标题叫作“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带领沙洲坝军民挖红井的故事,还非常简单地介绍了“红井”的来历。
2007年5月,我在中央党校中直分校学习时,曾随队参观了红井,除了实地瞻仰红色苏区,对革命先烈表示敬仰外,还想解开心中的一个谜团:南方的水源十分充足,水井也
不少见,为什么当年毛主席带领军民挖了这么一口水井,就让当地的老百姓如此感动,继而要立碑纪念呢?
按课文的说法,毛主席当年之所以带人挖这口井,是因为“村子里没有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既然别的地方都有水井,难道沙洲坝的村民就不知道就地挖一口井,省去每天奔波在路上挑水的力气吗?可见,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红井”的水确实很清甜。来这里的游人都会舀上一勺,品尝几口,体会一
下当年这里的老百姓的心情。我也喝了满满一竹筒“红井”水,之后的行程也
没带来闹肚子的麻烦。可见,“红井”的水质不错,很清澈,很卫生。
之后,我在中国广播网“红色旅游之江西行”里读到一篇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它是这样解释毛主席为什么要
带人挖井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们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这篇文章说“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就如同说“黄土高坡是水泽沼国”一
样缺乏说服力。“红井”的旁边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塘,目测其容量应足够
沙洲坝村民饮用,类似的水塘在南方乡村四处可见
,怎么能说“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呢?如
果是因为怕在村子周围挖井破坏风水,完全可以在村子外几百米的地方开挖,也用不着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
我是在南方长大的,小时候在长沙郊县的农村生活过。在我的印象中,家乡一点也不缺水——我的爷爷奶奶住的村庄不远处就是浏阳河,人们却习惯取用门前水塘里的水——挑塘里的水喝,在水塘里洗衣、洗菜,甚至刷马桶。今天看来,这绝对是陋习,非常不卫生。可在那个年代,人们却如此习以为常,并没有想到要去专门挖井喝水。挖井毕竟
是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的,更何况那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偏僻落后的赣南乡村。在我小时候,周围的人聊以自慰的还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也是那个时候农村为什
么疾病特别流行,孩子们肚子里永远都有打不尽的蛔虫的重要原因。
我想,沙洲坝的村民恐怕也不例外,既然门前有现成的水塘可挑水喝,干吗还要劳神费钱卖力挖井找水喝呢?那个时代,村民们连填饱肚子都是一
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谁还有闲钱为了喝水而去挖井呢?我想,那时的沙洲坝村民,一定也会因为常年喝不上洁净的井水而经常闹肚子生病。
毛主席是1934年4月随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的,而带人挖“红井”则是在这一年的9月,两者相距近半年时间。这段时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在长沙和北京等大城市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毛主席,一定亲眼
看见了许多红军战士和村民因常年饮用不洁的塘水而拉肚子、闹蛔虫、发高烧的惨景——这可是损害红军战斗力和老百姓后勤保障力的大事啊!想必毛主席便萌发了带领红军和乡亲们挖井的念头。
正是因为有了这口红井,沙洲坝的村民们从此喝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不再受痢疾等疾病的侵扰,由此对毛主席开始感
激乃至膜拜。所以说,毛主席不光为沙洲坝人民挖了一口“红井”,而且革除了当地村民们的一种生活陋习,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启了中国乡村饮食卫生科普的先河。
这恐怕才是他老人家当年带人挖井的最真实原
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沙洲坝的村民乃至今天的我们,确实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正是:课说掘井事简单,深究细研不寻常。
赣南雨丰少干旱,洲坝水乏多荒唐。
随声附和从众易,独立思考自主难。
伟人科普身垂范,吾辈创新当自强。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