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94 5.9折 4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3182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133140

上书时间2024-06-05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目录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在义和利之外
性爱五题
悲观·执著·超脱
等的滋味
平淡的境界
人生寓言
孔子的洒脱
人生贵在行胸臆
父亲的死

失去的岁月
自我二重奏
习惯于失去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永远未完成
在沉默中面对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侯家塔
文学的安静
生命中的无奈
世上本无奇迹
都市里的外乡人
人人都是孤儿
记住回家的路
另一个韩愈
纪念所掩盖的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行淫的女人
南极素描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丰富的安静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经典和我们
生命中不能错什么
走进一座圣殿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善良丰富高贵
走在自己的路上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
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
和命运结伴而行
比成功更重要的
往事的珍宝
不同的天赋
个人的态度
倾听沉默
节省语言
论无聊
论嫉妒
论自卑
论吝啬
论名声
论舆论
论人性
论幽默
论世态
论处世
论孤独
论两性
论女人
论爱情
论婚姻
论读书
论写作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丛书的一种,图文兼具,篇目选自周国平各个著作集,体现了周国平的思想和写作风格,读者可从中感悟世界和人生。

主编推荐
周国平是当代文坛以哲理性见长的散文作家,也一直是当下图书市场的常销书作家。他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 丰富 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本书是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丛书中是不可或缺的品种,图文兼具,篇目选自周国平各个著作集,体现了周国平的思想和写作风格,读者可从中感悟世界和人生。

精彩内容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
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
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
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一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感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做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感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感触。超验主义死了,但爱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
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
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
样,他也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
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这种情况:同一种激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
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
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
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
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